- 年份
- 2024(3458)
- 2023(4385)
- 2022(3736)
- 2021(3460)
- 2020(2974)
- 2019(6849)
- 2018(6602)
- 2017(12236)
- 2016(7244)
- 2015(7681)
- 2014(7861)
- 2013(7869)
- 2012(7230)
- 2011(6510)
- 2010(6454)
- 2009(5900)
- 2008(5993)
- 2007(5378)
- 2006(4530)
- 2005(4078)
- 学科
- 济(25651)
- 经济(25626)
- 业(18291)
- 管理(17682)
- 企(15800)
- 企业(15800)
- 方法(13863)
- 数学(12058)
- 数学方法(11851)
- 学(9281)
- 财(6930)
- 农(5820)
- 中国(5714)
- 业经(5407)
- 制(4828)
- 地方(4828)
- 务(4764)
- 财务(4756)
- 财务管理(4744)
- 企业财务(4584)
- 技术(4552)
- 和(4355)
- 理论(4351)
- 贸(4191)
- 贸易(4187)
- 易(4079)
- 银(3975)
- 银行(3950)
- 环境(3938)
- 农业(3909)
- 机构
- 大学(103705)
- 学院(103293)
- 研究(40735)
- 管理(35589)
- 济(35503)
- 经济(34644)
- 科学(31029)
- 理学(30905)
- 理学院(30485)
- 管理学(29711)
- 管理学院(29543)
- 农(28792)
- 中国(28270)
- 所(23734)
- 农业(23248)
- 业大(22986)
- 京(22798)
- 研究所(22388)
- 中心(17356)
- 财(16248)
- 江(16109)
- 省(15575)
- 院(15280)
- 农业大学(14867)
- 室(14468)
- 北京(14043)
- 实验(13625)
- 科学院(13594)
- 业(13201)
- 财经(13184)
- 基金
- 项目(77654)
- 科学(58329)
- 基金(54731)
- 家(52747)
- 国家(52381)
- 研究(47425)
- 科学基金(41671)
- 省(31950)
- 自然(30423)
- 自然科(29722)
- 自然科学(29703)
- 自然科学基金(29142)
- 基金项目(28862)
- 社会(27951)
- 划(27939)
- 社会科(26530)
- 社会科学(26520)
- 资助(23251)
- 教育(21291)
- 重点(19108)
- 计划(19011)
- 科技(18338)
- 发(16541)
- 编号(16505)
- 部(15987)
- 科研(15930)
- 创(15737)
- 创新(14857)
- 业(14685)
- 专项(14155)
共检索到144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曙才 俞元春
以广东河源中心苗圃(共有5个不同地块,分别记为地块A,B,C,D,E)为研究对象,选用土壤质地、容重、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8项属性作为评价指标,运用修正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土壤肥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对肥力系数与苗木生长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圃土壤肥力系数P平均为1.06~2.48,P最小为0.03~0.97,综合肥力系数p为0.66~1.65,不同地块、同一地块不同土层同一系数差异很大。该苗圃仅有地块A,B和D的表层(0~20 cm)土壤和地块A的表下层(20~40 cm)土壤肥力达到一般水平,上述地块的其他土层和地块C和E的所有土层均属贫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严亮亮 岳坤 宋丽华
【目的】研究土壤、叶片、果实养分与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Lingwuchangzao’品质的关系,用于建立灵武长枣的科学施肥体系。【方法】以宁夏灵武市5个灵武长枣栽植基地的果实、果树叶片及土壤为试材,通过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栽植基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栽植基地普遍缺锰;灵武长枣果实纵径与土壤全钾、果实硬度与果实氮呈负相关;果实滴定酸与土壤速效钾、叶片磷、果实氮呈正相关,与果实铁呈负相关;果实氮与土壤有机质、叶片铁、果实锌呈正相关,与土壤硒呈负相关;果实钾与土壤有效铁呈负相关,与土壤全磷呈正相关;果实锌与土壤速效钾、叶片锌、果实氮呈正相关。【结论】灵武长枣栽植基地应增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特别是锰,而应减少铁的施用量。表11参2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邱尔发
本文对毛竹林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胸径与土壤理化性质、竹叶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分别得出 3个较为理想的回归模型 ,对指导竹林生产经营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毛竹 土壤肥力 林分生长 相关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马姜明 郑志新
以3年生印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一个不施肥对照,运用当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土壤养分和生物指标讨论了施肥对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生印楝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生长对施肥的反应存在差异,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单施氮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和混合施肥(处理7、处理8、处理9)的当年胸径生长量均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而当年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2)合理施肥不仅可改善土壤酸碱性和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酶活性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还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防治印楝人工林地力衰退;(3)不同施肥处理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氮、...
关键词:
印楝 干热河谷 土壤肥力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包耀贤 徐明岗 吕粉桃 黄庆海 聂军 张会民 于寒青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吕贻忠 成春彦
土壤肥力(又称地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土壤肥力为题,综述了几种对土壤肥力概念的认识观,肥力的变异性和评判方法比较。从而,为深入开展土壤肥力研究及培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肥力评判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旭 王慧达 王卓 刘建国 孙婉怡 韩梅 白洪志
将大豆根瘤菌R12、解磷菌S7、解钾菌C1制作复合菌剂,并进行包埋和草炭吸附处理。以大豆作为试验作物,在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的生长与土壤肥力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植物株高、干重、根瘤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6.64%、79.41%、40.83%和18.59%。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测定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鼓粒期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增加68.81%、196.15%和21.05%,成熟期分别增加59.31%、145.45%和20.00%。包埋菌剂与空白对照相比鼓粒期植物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71.02%、50.00%和32.61%,成熟期分别增加67.63%、41.66...
关键词:
复合菌剂 固定化 大豆 土壤肥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育军 鲁鑫浪 陈丽鹃 周冀衡 王超 杨家明
于2010—2013年对云南宜良烟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普查,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宜良烟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硼含量适宜,速效磷、有效镁、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有效磷和水溶性氯含量的变异较大;②宜良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为Ⅰ~Ⅴ级的比例分别为20%、47.7%、29.3%、1.5%和1.5%,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61;③2010至2013年,烟区土壤pH和有效镁含量逐年降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有所增高。
关键词:
植烟土壤 肥力 综合评价 云南宜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提出了模糊数学方法与半定量评价法相结合的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 Arc View GIS3.1地理信息系统和 Visual Basic软件 ,实现了对试验田内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评价 ,生成了土壤单项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土壤综合肥力空间分布图。经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准确
关键词:
半定量评价 综合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竑竣 李传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力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24%。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特性有重要意义。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与力向,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本文以阔叶杂木林为对照,探讨了杉木幼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在土壤营养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杉木人工林土壤改良、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杉木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鼎华 叶章发 李宝福
研究了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连作相比 ,轮作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酶活性增强、土壤酚类物质减少、土壤酸度降低、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提高以及土壤有效养分增加 ,并由此导致了林分生长量的提高。轮作林分土壤肥力提高 ,林分生长量增加的实质在于 :人工林林分实施轮作后 ,由于后茬植物与前茬植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 ,土壤生物活性增强 ,并由此而导致土壤酸度降低、有毒物质减少 ,速效养分增加
关键词:
轮作 连作 杉木 马尾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德彩 常庆瑞 刘京 岳庆玲 贾晓娟 陶文芳
【目的】改进传统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方法】在陕西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GIS环境对全省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了土壤肥力评价等级图。【结果】陕西省土壤肥力质量较差,以3~6级肥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4.5%,其次为2、7级肥力土壤,1、8级肥力土壤所占比例很小,不足5%;陕西省北部土壤肥力偏低,大多在4级以下,关中地区以3、4、5级土壤居多,南部山区以2、3、4级肥力土壤为主。【结论】基于土壤空间数据库的肥力评价,实现了土壤肥力的分级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
土壤肥力评价 GIS 空间数据库 陕西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李国良 余才记
土壤肥力变化是造林地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杉木造林地土壤的肥力观测分析,为杉木造林地的环境评价和防止杉木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衰退,改善营林措施提供重要参考。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云南省东部罗平县八大河乡,东经104°40′,北纬24°2...
关键词:
杉木,土壤肥力,叶片营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开敏 林国清 张沈龙 俞立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关键词:
天然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 林地 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俞新妥 林先富
通过对杉木-山苍子(A)、杉木-山苍子-黄豆(B)、杉木-山苍子-烟叶(C)及对照的纯杉林土壤生物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孔隙组成和水分性状等研究,结果表明:模式B、C表层土壤结构性状变差,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下降,土壤生物学活性减弱,但底层土壤熟化程度提高。为了维持幼林地土壤肥力,模式B、C应适当降低耕作强度,缩短间种年限,同时适当增加N和P肥使用量。模式A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能力,是南方林区优良的杉木混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