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7240)
- 2022(6069)
- 2021(5342)
- 2020(4351)
- 2019(9835)
- 2018(9711)
- 2017(18633)
- 2016(10218)
- 2015(11303)
- 2014(11500)
- 2013(11755)
- 2012(11621)
- 2011(10625)
- 2010(10922)
- 2009(9958)
- 2008(9932)
- 2007(8971)
- 2006(8278)
- 2005(7876)
- 学科
- 济(55376)
- 经济(55328)
- 业(26091)
- 管理(24002)
- 地方(20979)
- 企(18828)
- 企业(18828)
- 中国(17810)
- 农(15845)
- 方法(14656)
- 业经(14288)
- 地方经济(12441)
- 数学(11921)
- 数学方法(11807)
- 农业(10996)
- 产业(10928)
- 发(10347)
- 融(9759)
- 金融(9759)
- 学(9639)
- 银(9337)
- 银行(9323)
- 行(9153)
- 制(9070)
- 贸(9059)
- 贸易(9049)
- 技术(8887)
- 财(8587)
- 易(8553)
- 环境(8371)
- 机构
- 学院(149288)
- 大学(146366)
- 济(66358)
- 经济(65003)
- 研究(59778)
- 管理(53343)
- 中国(44860)
- 理学(44234)
- 理学院(43640)
- 管理学(42998)
- 管理学院(42700)
- 科学(35494)
- 京(34194)
- 所(31455)
- 财(29153)
- 研究所(28056)
- 农(27525)
- 中心(26474)
- 江(26025)
- 范(21960)
- 北京(21803)
- 财经(21723)
- 师范(21716)
- 院(21516)
- 业大(21333)
- 农业(21317)
- 州(20516)
- 经济学(19887)
- 省(19697)
- 经(19411)
- 基金
- 项目(92706)
- 科学(72836)
- 研究(70809)
- 基金(64177)
- 家(55524)
- 国家(54996)
- 科学基金(46253)
- 社会(44825)
- 社会科(42603)
- 社会科学(42599)
- 省(39117)
- 基金项目(33523)
- 划(31600)
- 教育(30699)
- 编号(28811)
- 发(28231)
- 自然(27142)
- 自然科(26453)
- 自然科学(26450)
- 资助(26056)
- 自然科学基金(25960)
- 成果(23885)
- 发展(23353)
- 展(22954)
- 课题(21618)
- 重点(21472)
- 创(19883)
- 部(19718)
- 创新(18629)
- 国家社会(18150)
共检索到250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莉
山东和江苏同属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相似度较高,在东部率先发展中面临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江苏发展态势迅猛,与山东距离有拉大趋势。对二者比较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晓钟 王莹 王倩倩
江苏和广东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较快的两个省份,在发展中各具特点。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揭示了制约两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劣势和瓶颈,探讨了促进两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两省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物联网 产业集聚 政府驱动型 商业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东琪
采用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等数学方法,对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类型、模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借助SPSS17.0软件,对2011—2020年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一级要素竞争力进行了一元回归预测,分析了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市、区产业竞争力模式可分为5个等级、8个类型,苏鲁两省均属于强势产业竞争力模式,其模式为F=B3+B4+B5+B6。②苏鲁产业竞争力的模式类型及其结构具有雷同性。③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均成上升状态,但是其产业结构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江苏总体低于山东;农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两省基本达到持平;服务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江苏依旧高于山东。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中的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出发,探讨了苏鲁两省产业竞争路径,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省区产业竞争力及其模式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针对“江浙外贸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比较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浙江两省外贸发展路径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外贸发展模式。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两省外贸发展模式的成因,探讨了两种外贸发展模式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江苏省 浙江省 外贸发展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双芹 张晓丽
苏鲁两省工业总量规模彼此接近,各自形成了“以三资企业为龙头”和“以企业集团为支柱”风格迥异的区域发展特色。相比于山东,江苏在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尚存有差距,但亦有潜力可挖。面对入世后的全新竞争环境,加速提升江苏工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苏鲁 工业 比较 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袭著燕 蒋红彬 龙蓉
产业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体现。文章利用1999—2009年鲁粤苏浙4省高技术产业及4个分行业的统计数据,分别测度各省产业创新中技术进步因素对产业产值增加的贡献以及产业创新中的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东、广东、江苏、浙江产业创新共同之处是依靠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不重视技术消化吸收,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都偏低。这说明我国企业学习吸收能力还不强,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产出尚不能满足企业技术需求。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创新 创新路径 比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仁泉 余文飞
在中部崛起的口号下,江西和湖南两省如何发挥毗邻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省际间产业互补,已成为两省谋求深度合作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表明,赣湘两省的第一、二产业存在着结构差异,具备产业互补的可能性,应制定对策,推动经济合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省际产业协作 对外关联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世银 冯瑞莹 张成翠
“互联网+农业保险”为“三农”迈向现代化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是实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立足江苏、青海两省实地调研,探讨两省“互联网+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现实挑战。研究发现,“互联网+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面临通信设施薄弱导致农户对“互联网+农业保险”接受程度低、机制不畅且险种单一导致农户分散风险能力有限、线上交易信息不充分造成农户权益侵害、“互联网+农业保险”对大数据应用程度不深等现实挑战。为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构建新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对“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接受度;优化运营机制,促进农业保险多元化发展;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建立强大的农业保险智能支持系统;加强“互联网+农业保险”合规运营监管,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以期促进金融科技与农村现实场景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保险” 乡村振兴 大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伟全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离不开其合适的发展机制。长三角"两省一市"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涵义: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特征的上海经济模式;以"温州模式"为特征的浙江民营经济模式;以"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江苏发展模式。这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突破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使经济圈内富有效率地分工与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经济 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新
粤鲁苏浙4省是2010年中国内地经济总量排在前4位的省份,又同属东南沿海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改革开放程度也相对较高。本文对"十一五"期间粤鲁苏浙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粤鲁苏浙 经济发展 比较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邦瑶
城镇化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战略,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我国消费与投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而城镇化建设需要民间资本的鼎力支持。本文基于民间资本强省浙江与江苏两省的对比,分析民间资本在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民间资本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0.1以外,其余年份都处于0.1以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创新资源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创新资源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俊 胡静 朱磊 于洁
基于超效率DEA-MI模型对鄂皖两省29个城市旅游效率与曼奎斯特指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武汉和黄山两市旅游效率始终保持有效,咸宁市的效率排名进步最大,合肥的效率排名降低的幅度最大,各个城市的旅游效率的差异有缩小的趋势。(2)区域维度上,鄂西圈旅游效率的进步最大,区域内部各市的效率差距不断缩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区域内部差异较大;武汉都市圈和皖北区域旅游效率名次均值较低,其中武汉都市圈内部各市之间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而皖北区域城市效率差异不断缩小。(3)两省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各地级市州之间旅游效率增长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更加均衡;鄂皖两省在2009—2012年间旅游效率增长速度最快,近几年增长的动力已逐渐放缓。最后研究分析得出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条件、技术创新、政策因素和行政区划变动都对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效率的驱动程度不同,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