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2)
- 2023(3624)
- 2022(3177)
- 2021(2898)
- 2020(2340)
- 2019(5466)
- 2018(5108)
- 2017(10464)
- 2016(5511)
- 2015(6002)
- 2014(5958)
- 2013(6177)
- 2012(5988)
- 2011(5454)
- 2010(5499)
- 2009(5003)
- 2008(4875)
- 2007(4311)
- 2006(3983)
- 2005(3490)
- 学科
- 济(32697)
- 经济(32672)
- 业(16095)
- 管理(14240)
- 企(12228)
- 企业(12228)
- 地方(12109)
- 方法(10969)
- 农(9412)
- 数学(9070)
- 数学方法(9012)
- 业经(8381)
- 产业(8301)
- 地方经济(7368)
- 中国(6692)
- 农业(6686)
- 学(5487)
- 技术(5291)
- 结构(5220)
- 环境(4295)
- 制(4243)
- 和(3994)
- 发(3928)
- 体(3914)
- 贸(3782)
- 贸易(3777)
- 产业结构(3683)
- 划(3609)
- 财(3552)
- 易(3529)
- 机构
- 学院(85136)
- 大学(83677)
- 济(38545)
- 经济(37913)
- 管理(33850)
- 研究(30454)
- 理学(29723)
- 理学院(29317)
- 管理学(28923)
- 管理学院(28768)
- 中国(20886)
- 京(19172)
- 科学(19005)
- 所(15140)
- 财(14850)
- 农(13995)
- 研究所(13891)
- 江(13864)
- 中心(13569)
- 业大(12654)
- 财经(12331)
- 范(12173)
- 师范(12058)
- 经济学(11831)
- 经(11091)
- 院(11034)
- 农业(10957)
- 经济学院(10756)
- 北京(10660)
- 州(10391)
- 基金
- 项目(60963)
- 科学(49799)
- 基金(45510)
- 研究(44013)
- 家(39653)
- 国家(39406)
- 科学基金(34524)
- 社会(30267)
- 社会科(28915)
- 社会科学(28911)
- 基金项目(25504)
- 省(24552)
- 自然(21943)
- 自然科(21428)
- 自然科学(21426)
- 自然科学基金(21034)
- 划(19968)
- 教育(18897)
- 资助(17291)
- 编号(16523)
- 发(15327)
- 重点(13868)
- 部(13366)
- 创(13255)
- 发展(12764)
- 国家社会(12755)
- 展(12601)
- 成果(12548)
- 创新(12390)
- 课题(11697)
共检索到120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周诚君,汪劲松,向俊波
在经济全球化与上海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苏锡常地区作为制造业大规模投资涌入地区 ,制造业功能得到极大强化 ,但技术创新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弱 ,产业集中度低 ,分布分散 ,导致地区就业岗位减少、区域创新能力降低 ,地方经济网络薄弱 ,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前景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在本区寻求与上海发展实现一体化分工的进程中 ,其区域产业发展功能应定位为 :①从产业升级和区域竞争要求出发 ,要优化制造业结构 ,集约经营第一产业。②从苏锡常面临与上海既竞争又联合的关系、自身比较优势以及国际二级城市发展经验教训看 ,在保有苏锡常制造业基地的位置同时 ,要加速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现代服务体系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③为保证新产业经济的发展 ,应该改变目前分散型、低协作的产业空间分布形式 ,向枢纽与响应型 (Hub -and -spoke)的空间模式发展 ,使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产业密集带集聚。
关键词:
苏锡常 产业选择 空间组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大树 吴婷莉
本文从空间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运用分形理论对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进行了研究。通过测算苏锡常城市群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发现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各要素分别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分布均衡且相互关系密切。结合C-D函数,本文分析苏州、无锡、常州三个核心城市的要素功能,发现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核心城市不明确,主导功能不清晰。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组织 苏锡常城市群 分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延军 林康
阐述了新形势下产业转型与空间结构重塑的新要求,对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自适应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为例,运用改革开放30a以来的发展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与匹配关系,提出了苏南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实证表明,苏南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跨越实际上都是发展模式再创新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重组。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结构和最佳匹配模式,两者只有在发展阶段上保持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自适应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艳莹 王效科 欧阳志云 苗鸿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该文以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1991年到199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该地区9a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纵向分析的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历年的人均生态占用不断增加,9a时间增加了37 78%,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减少了18 67%,该地区历年人均生态占用均出现赤字,而且呈连年增长的趋势,到1999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1 2684hm2。与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生态占用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苏锡常地区人均生态占用为1 7469hm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 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 4605hm2,也小于全球人均水平(2hm2);人...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苏锡常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王玉娟 Runlin Yang
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体现区域多中心性的最小阻力模型对区域城市扩展进行模拟,并结合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定量揭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反映出区域环境约束下区域城市扩展的空间态势,为区域城市发展政策调控提供了方向;未来城市扩展"热点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跃迁特征,在内生推力与空间阻力相互角力下,"热点区"聚簇形态由圈层式结构向组团、散布式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表明,最小阻力情景下沪宁线、长江沿岸、沿沪地区、太湖沿岸轴线城市扩展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分异机理,未来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展,应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隔离带建设、构筑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空间组织的有序安排和纵向聚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桂明 丁卫国
跨入21世纪的江苏已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江苏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多年已进入全国前列,但全省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却明显不平衡。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苏北地区发展却相对滞后。同一政治环境和政策条件,为什么江苏不同区域存在如此难以弥合的经济发展差距?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释长期困扰江苏经济发展的谜点———区域创新能力要素差异。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能力比 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化 空间发展 苏锡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菊 李睿鑫
2012年我国实施"营改增"结构性税制改革,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苏南地区是江苏物流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苏锡常地区"营改增"后对增值税收入和营业税收入增长速度产生影响,试点企业税负明显下降,减税效果明显。然而,物流企业税负有增有减,物流业认定标准、税率不统一,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过高,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发票存在风险等问题突出。针对苏锡常物流企业"营改增"现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进苏南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苏南地区 营改增 物流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凯,曾尊固
在实地调查所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农业产加销系列化经营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考。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产加销系列化经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茂林
探讨了新形势下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和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李明辉 曹慧明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江苏省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跃区域,面临着包括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粗放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之间、经济发展与传统的行政管理之间的诸多矛盾。与此相对应,该地区对政府审计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调查表明,苏锡常地区政府审计机关在审计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从而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实践 苏锡常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峰 濮励杰 彭补拙
利用1980、1995和2000年的Landsat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研究区1980—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用地总量迅速扩展,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城镇用地同速增长;耕地大量流失,呈现破碎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为核心向外扩展;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较优,环境绩效较差;城镇用地变化的绩效较农村用地更为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瑾佳 许有鹏 潘光波
苏锡常地区位于太湖流域的腹部地区,经济发达,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城市群之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该区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影响到当地水循环过程以及降水过程的变化。以该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典型城市为例,基于长系列降雨资料,在相同的气象背景条件下,通过城区与郊区雨量站同期资料的对比分析,采用线性回归、R/S分析、MK检验等方法,重点探讨城市化对降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缓慢期,城郊降雨差别不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化发展较快的苏州、无锡城市"雨岛效应"较为明显,而城市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常州城市"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存在。该研究为长江下...
关键词:
城市化 雨量变化 雨岛效应 苏锡常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 李永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曾经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但自90年代起,常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出现边缘化迹象,且与周边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应用定量研究方法从结构性问题入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为常州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显得十分紧迫。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应用结构变化值、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产业扩张弹性对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促进常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