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5)
2023(10722)
2022(8992)
2021(8032)
2020(6278)
2019(14261)
2018(13752)
2017(25767)
2016(14065)
2015(15048)
2014(14822)
2013(14733)
2012(13980)
2011(12909)
2010(12960)
2009(11678)
2008(11364)
2007(9946)
2006(9016)
2005(8195)
作者
(43530)
(36353)
(36147)
(33820)
(23161)
(17622)
(16170)
(14197)
(14045)
(12826)
(12485)
(12098)
(11781)
(11350)
(11266)
(11128)
(10976)
(10794)
(10597)
(10297)
(9287)
(8852)
(8841)
(8326)
(8273)
(8066)
(8009)
(7956)
(7377)
(7139)
学科
(66248)
经济(66180)
管理(35528)
(35371)
(24309)
企业(24309)
中国(23618)
地方(23538)
方法(20655)
(19891)
数学(18264)
数学方法(18144)
业经(14974)
农业(14290)
地方经济(12632)
(12583)
贸易(12572)
(12420)
环境(12122)
(12065)
(12041)
(11848)
(10504)
金融(10503)
(10379)
银行(10340)
(10159)
(10035)
技术(9891)
产业(8749)
机构
学院(201640)
大学(198949)
(84953)
经济(83217)
研究(77818)
管理(73344)
理学(62982)
理学院(62077)
管理学(61049)
管理学院(60679)
中国(56953)
科学(49985)
(44909)
(43090)
(40583)
研究所(37115)
(35470)
中心(34537)
业大(34454)
农业(33992)
(31548)
(28345)
(28216)
财经(28021)
师范(27949)
北京(27683)
经济学(25852)
(25581)
(25470)
(25093)
基金
项目(139821)
科学(109824)
基金(100976)
研究(96740)
(90975)
国家(90186)
科学基金(76058)
社会(63804)
社会科(60542)
社会科学(60527)
(55759)
基金项目(54611)
自然(49646)
自然科(48511)
自然科学(48498)
自然科学基金(47585)
(47449)
教育(42261)
资助(39071)
编号(36963)
(36806)
重点(32165)
(29379)
(29282)
发展(28830)
(28387)
成果(28183)
创新(27498)
计划(27253)
国家社会(26816)
期刊
(98203)
经济(98203)
研究(60812)
中国(43228)
(39952)
学报(36719)
科学(33703)
农业(27248)
大学(26788)
管理(26123)
学学(25698)
(24368)
(19723)
金融(19723)
教育(18966)
业经(17833)
经济研究(15988)
技术(15354)
问题(14610)
(14333)
财经(13334)
(11551)
资源(11434)
科技(10652)
商业(10421)
(10354)
(10030)
业大(9975)
(9786)
现代(9706)
共检索到307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瑾佳  许有鹏  潘光波  
苏锡常地区位于太湖流域的腹部地区,经济发达,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城市群之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该区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影响到当地水循环过程以及降水过程的变化。以该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典型城市为例,基于长系列降雨资料,在相同的气象背景条件下,通过城区与郊区雨量站同期资料的对比分析,采用线性回归、R/S分析、MK检验等方法,重点探讨城市化对降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缓慢期,城郊降雨差别不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化发展较快的苏州、无锡城市"雨岛效应"较为明显,而城市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常州城市"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存在。该研究为长江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茂林  
探讨了新形势下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和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陆玉麒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虞孝感  陈雯  
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锡常为例虞孝感,陈雯城市,作为高度集约的地域类型,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又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载体。因此,城市更新对经济进步而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城市经济合理运作的结构性保证;另一方面,它又植根于经济发展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凯熙  张利平  宋晓猛  佘敦先  夏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城市汛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洪涝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国首都北京各城市化阶段汛期降雨变化显得非常有必要。论文基于30个雨量站1963—2012年汛期降雨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北京汛期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城区和近郊区汛期降雨之间的差异来研究城市化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北京不同城市化阶段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变化对降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北京各区域汛期降雨时间上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整体表现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小的趋势。②北京山区最容易发生小雨和中雨;城区则更容易发生中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特别是暴雨和大暴雨;近郊区发生小雨和中雨概率与城区接近,但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发生可能性小于城区;远郊发生各等级降雨事件的可能性均较大。③相对于北部近郊而言,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区降雨比南部近郊更大,但城市化增雨效应在城区与北部近郊之间也有所体现。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城区和郊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原有下垫面条件被改变;由于城区城市化进程比近郊区更快,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使得城区汛期降雨量大于近郊区,且更易发生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菊华  吕昌河  杨续超  
根据较详尽的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苏锡常地区1995年~2005年城市用地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1年来,该地区的城市用地总面积年均增长45.55km2,增长率为12.83%,呈现出高度线性递增;受人口增长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级城市(吴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溧阳市和昆山市)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远高于地级城市市区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②二元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皆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才是影响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萍  郑悦华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南北方大城市———广州市和西安市1951~ 1996年之间的逐月降雨资料及 1971~ 1996年的暴雨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对比方法对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年内总体分配、年内干湿季分配及暴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 ,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总结 ,以便为城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环境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三个高新区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炳昌  
一、世界经济形势和对我国之影响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已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互争垄断、互相渗透之经济体系。垄断资本国际化的触角已遍及全球。资本输出,跨国经营,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体。由于发展之不平衡,世界经济重心已有东移之趋势。亚太地区以显著的经济增益迅速崛起。我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正确国策指引下,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内,都取得十分显著的进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菊  李睿鑫  
2012年我国实施"营改增"结构性税制改革,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苏南地区是江苏物流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苏锡常地区"营改增"后对增值税收入和营业税收入增长速度产生影响,试点企业税负明显下降,减税效果明显。然而,物流企业税负有增有减,物流业认定标准、税率不统一,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过高,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发票存在风险等问题突出。针对苏锡常物流企业"营改增"现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进苏南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陈先明  
通过南昌市1951~2007年降雨资料市区站与郊区站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南昌市城市化对城市降雨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虽然城区汛期雨量没有增加,不存在明显"雨岛效应",但是降雨有趋于集中的趋势,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更加明显;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区降雨变化频率将增大,这直接影响到城市现有的和拟建的排水工程标准和雨洪排水工程的安全;城市化使得城区强降雨发生概率增加,其中对大暴雨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许有鹏  陈爽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王玉娟  Runlin Yang  
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体现区域多中心性的最小阻力模型对区域城市扩展进行模拟,并结合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定量揭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反映出区域环境约束下区域城市扩展的空间态势,为区域城市发展政策调控提供了方向;未来城市扩展"热点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跃迁特征,在内生推力与空间阻力相互角力下,"热点区"聚簇形态由圈层式结构向组团、散布式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表明,最小阻力情景下沪宁线、长江沿岸、沿沪地区、太湖沿岸轴线城市扩展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分异机理,未来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展,应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隔离带建设、构筑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空间组织的有序安排和纵向聚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宗财  甄峰  张年国  席广亮  
人是信息化的主体,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个人联系网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对苏锡常地区12城镇2100余份调查问卷结果整理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和建模的方法从个人的信息来源、联系方式、联系频率等三个方面对信息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个人联系网络的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电视、报纸等传统信息来源比重降低,而因特网、手机等新型信息来源的比重上升;地理实空间的传统联系方式比重逐渐下降,而网络虚空间的远程通讯方式蓬勃发展,且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等,地理实空间和网络虚空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等。地区城市间个人联系和交流变得频繁,且个体联系频率指数的增幅与城镇等级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