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4)
- 2023(8185)
- 2022(6855)
- 2021(6255)
- 2020(5152)
- 2019(11272)
- 2018(11031)
- 2017(20223)
- 2016(10764)
- 2015(11229)
- 2014(10829)
- 2013(10550)
- 2012(9578)
- 2011(8731)
- 2010(8812)
- 2009(8095)
- 2008(7901)
- 2007(7143)
- 2006(6113)
- 2005(5215)
- 学科
- 济(39773)
- 经济(39731)
- 业(38581)
- 管理(37464)
- 企(33034)
- 企业(33034)
- 方法(16707)
- 技术(15552)
- 数学(13746)
- 数学方法(13658)
- 中国(11999)
- 技术管理(11989)
- 财(11423)
- 农(11411)
- 业经(10829)
- 学(9478)
- 贸(8924)
- 贸易(8918)
- 易(8665)
- 制(8409)
- 农业(8054)
- 理论(7486)
- 银(7464)
- 银行(7431)
- 务(7103)
- 财务(7084)
- 财务管理(7075)
- 行(7057)
- 融(6986)
- 金融(6985)
- 机构
- 大学(157421)
- 学院(155957)
- 济(63077)
- 经济(62006)
- 管理(61093)
- 理学(53514)
- 理学院(52906)
- 管理学(52154)
- 管理学院(51845)
- 研究(51163)
- 中国(37364)
- 科学(32962)
- 京(31658)
- 农(30200)
- 财(28212)
- 业大(26241)
- 所(25966)
- 农业(24047)
- 研究所(23916)
- 江(23369)
- 财经(23000)
- 中心(22987)
- 经(20969)
- 范(20160)
- 师范(19852)
- 北京(19277)
- 经济学(19224)
- 州(18341)
- 院(17907)
- 商学(17641)
- 基金
- 项目(108706)
- 科学(86597)
- 基金(79913)
- 研究(75591)
- 家(71951)
- 国家(71299)
- 科学基金(61098)
- 社会(50510)
- 社会科(48030)
- 社会科学(48017)
- 省(43897)
- 基金项目(43185)
- 自然(40379)
- 自然科(39552)
- 自然科学(39539)
- 自然科学基金(38931)
- 划(37202)
- 教育(34600)
- 资助(29847)
- 创(29447)
- 编号(27798)
- 创新(26442)
- 重点(24624)
- 部(23424)
- 发(23196)
- 业(22820)
- 成果(21668)
- 计划(21408)
- 国家社会(21319)
- 科研(20816)
共检索到224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乔
苏轼的传神论既有对前人传神理论的继承,也有个人关于传神的实践经验探索和学术理论总结,由于其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从事传神写照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自其提出以来一直是后世传神理论应用、继承和阐发的模板。随着东西方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及照相技术的普及,传神术逐渐消失,但其所倡导的观察生活、观察表现对象以及捕捉传神对象之"天"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与发展依然具有明确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苏轼 传神论 写真 人物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晓帆
殷芸《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梁代一部重要的轶事小说集,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小说"命名的小说集。不但对后世唐传奇及小说唐宋的轶事小说影响较大,而且对唐宋之后的历史演义小说及诗文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转折之历史地位。
关键词:
殷芸《小说》 历史地位 文学艺术创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中举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雯
苏轼的音乐词提到的乐器种类繁多,场面描写生动传神,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信息。词人善于捕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奏者的情感内涵,描写乐器或演奏者之美,刻画听歌赏乐之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尽现个人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开拓了词境。苏轼在音乐词中使用通感等多种手法描写音乐,并将诗的用典方法移植到词中,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
苏轼 音乐词 通感 审美生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玺吾
谪居黄州的五年为苏轼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苏轼作于此期的词与其诗文一道成为其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苏轼黄州词作中意象虽极为繁富,但贯穿其始终的水意象无疑可为其主体意象。苏轼黄州词作中的水意象分明呈现出一条由凄丽而至平和,再由平和而转旷达的演变路径。而其演变之因,既与苏轼善于排解忧愁,随遇而安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更与其在遭贬黄州的特定背景下,经由楚天之雨楚地之水的熏染而生发的水性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水性思维在助推苏轼思想转型的同时,促成了苏轼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词作 水意象 水性思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岳芬 常如瑜
在《文心雕龙》中,“祝”这一文体被定义为祭祀群神的文辞,撰写“祝”的人也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这些人或是专门的祭祀执掌者,或是社会地位显赫者。北宋时期,苏轼就曾经是重要的祝文撰写者。在内容上,苏轼的祝文以祈福为主,如祈雨、祈雪、祈晴、祭神等。苏轼的祝文表明,在古代社会观念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向神明祈福实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祝文象征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环境智慧。祝文在精神上给予祈福者以力量,使之产生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关键词:
苏轼 祝文 环境心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宇翔 刘艳虹
采用作品分析的方法,对174名7-25岁先天视力残疾学生的人物画进行研究后发现:借助可以提供触觉反馈的绘画工具,全盲、功能性盲、低视力学生均能有效参与绘画活动且具有绘画能力的发展潜力;随着年龄增长,先天视力残疾学生的人物画的发展先后经历涂鸦期、过渡期、常规人物期三个主要阶段,符合儿童人物画发展的一般方向,但发展较缓慢、发展时间相对延长。
关键词:
先天视力残疾 学生 人物画 触觉反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兆权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艺术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西南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深入揭示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涵。同时,对该艺术形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南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敦忠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 文翁名党字仲翁,一说翁仲,庐江舒(今安徽舒县)人,“少好学,通春秋”,具有渊博的学识,“以郡县吏察举”。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自从修筑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大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物产富饶,但是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文翁担任蜀郡太守后,除“穿湔江口”,即开蒲阳河,灌溉灌县东部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建国
汉代的俗乐呈现出兴盛之势。汉代统治者认可了俗乐的艺术价值,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管理机构──乐府,兼掌雅乐与俗乐,尤其是在整理民歌、创作新曲方面业绩显著。汉王朝还实行了合理有效的散乐管理方式,对散乐基本上实行市场化管理,使散乐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汉代统治者制订了女乐娼优管理制度,选拔国内优秀艺术人才,以供朝廷礼乐、娱乐之需,并开始设立营妓制度。汉代俗乐管理制度和模式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汉代 俗乐管理 散乐管理 营妓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晋文
自桑弘羊主持或参与制定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榷等财经政策取得巨大成效后,历代王朝大多予以仿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内容更为广泛的禁榷制度。尽管这些禁榷制度都达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但其中许多内容实际却背离了桑弘羊理财的宗旨,而完全蜕变为“聚敛”政策。
关键词:
桑弘羊 理财 禁榷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红云
<正>现代绘画美术思潮是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而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强调个性表达、情感释放和艺术创新,对传统美学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颠覆。在这一背景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发展。山水画是一种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绘画形式,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再现,更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在现代绘画美术思潮的影响下,山水画创作也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现代绘画美术思潮的兴起为山水画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现代绘画美术思潮对山水画创作理念和审美的影响。通过分析现代绘画美术思潮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瑜 张静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其人口思想、经学思想、经济思想、美学思想都有独到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苏轼的人口思想 :对“人众国富论”的批判 ,反对“不举子” ,主张“度地以居民”。苏轼人口思想中的一些内容 ,在人口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人众国富论 求庶论 不举子 均户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成文
书名:《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第二版)》作者:易存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1800-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定价:68元敦煌壁画艺术保存了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的壁画,其内容包括关于佛教(经变、佛传、本生、装饰等)和世俗生活百态的各类题材,保存至今历时10个世纪以上,可谓是中国中世纪的一部美术史。由易存国著、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雨晨
山东作家莫言和河南作家墨白都以自己的故乡为基础,在文学地理上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版图。相似的成长经历让两人在文学主题的选择上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二人共同以苦难、神秘、新历史等为关键词,立足故乡进行结构叙事。但二人又因个性气质的差异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从而让作品在相似的主题下呈现出迥异的审美风格,文章意在辨析二者创作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
莫言 墨白 苦难 神秘 新历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