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3)
- 2023(11082)
- 2022(9368)
- 2021(8752)
- 2020(7328)
- 2019(16396)
- 2018(16618)
- 2017(31016)
- 2016(17272)
- 2015(19153)
- 2014(19338)
- 2013(18450)
- 2012(17278)
- 2011(15644)
- 2010(16119)
- 2009(15339)
- 2008(15205)
- 2007(13892)
- 2006(12758)
- 2005(11880)
- 学科
- 济(59378)
- 经济(59276)
- 管理(54127)
- 业(48108)
- 企(40844)
- 企业(40844)
- 制(21635)
- 财(21535)
- 中国(19726)
- 方法(19567)
- 农(19439)
- 数学(16282)
- 数学方法(15988)
- 体(15762)
- 业经(15174)
- 银(14006)
- 学(14003)
- 银行(13969)
- 行(13459)
- 融(13002)
- 金融(12995)
- 策(12625)
- 体制(12331)
- 农业(11846)
- 务(11845)
- 地方(11845)
- 财务(11803)
- 财务管理(11769)
- 理论(11533)
- 技术(11294)
- 机构
- 学院(239637)
- 大学(239244)
- 济(96574)
- 经济(94206)
- 研究(89471)
- 管理(86031)
- 理学(71759)
- 理学院(70941)
- 管理学(69664)
- 中国(69278)
- 管理学院(69200)
- 科学(53243)
- 财(52277)
- 京(52238)
- 所(46528)
- 农(43801)
- 研究所(41482)
- 江(40500)
- 中心(40317)
- 财经(38199)
- 业大(34893)
- 经(34491)
- 农业(34221)
- 北京(33423)
- 院(32921)
- 范(31402)
- 州(31081)
- 师范(30964)
- 省(30091)
- 经济学(29124)
- 基金
- 项目(151820)
- 科学(118671)
- 研究(113835)
- 基金(107269)
- 家(94368)
- 国家(93520)
- 科学基金(78569)
- 社会(69907)
- 社会科(66085)
- 社会科学(66071)
- 省(60290)
- 基金项目(54591)
- 教育(53156)
- 划(51299)
- 自然(49759)
- 自然科(48565)
- 自然科学(48545)
- 自然科学基金(47694)
- 编号(46637)
- 资助(44616)
- 成果(41277)
- 课题(35057)
- 重点(34987)
- 部(33942)
- 发(33141)
- 制(32853)
- 创(32099)
- 性(30210)
- 创新(30111)
- 教育部(28801)
共检索到393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挥
一、世界性科技竞争对苏联的挑战当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正推动着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一国的科技优势,不仅为本国带来经济、贸易的优势,而且为本国在政治、外交、军事方面争得主动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一切代价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形成了在电子、航天、超导、核技术等方面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局面。据悉,美国在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上已花去3000亿美元,现在每年的投入仍维持50亿美元左右。如此浩大的投资,甚至超出登月所花去的资金。这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安仙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送来了东风,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近十年来献身于改革事业的同志们感到极大的鼓舞。近来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已成为科技界议论的热点,这里我也想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周文磊 赵作权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以科技主体目的、科技系统结构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基本问题、原则及特征,并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维培,颜元培,陈兆育
本文揭示了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把握原则、减轻负担、明确分工、制定政策、经费支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旭
1995年以来日本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科技界,而且波及日本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考察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因、契机与政策措施,为我国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日本 体制改革 科技政策 科技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萍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重光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秦”战略,加速秦皇岛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二次跨越的目标。为此,市科委认真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秦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全市科技经济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焕章 夏恩君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定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进而提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科技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应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体制改革 供给与需求 有效需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咪咪 卢芳妹 贾良定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A组织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进行深入调查,探讨了宏观制度变迁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方式、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展现了A组织五十多年来,其社会身份(S)、关系身份(R)和个性身份(I)与宏观科技体制变迁的共演过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意义打破和意义赋予触发组织身份危机,推动组织身份变革,呈现涟漪效果;识别了A组织以关系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R_1→R_N"变革路径、以社会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S→R→I"变革路径以及以个性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I→R→S"变革路径。研究还归纳了组织实现身份变革的四种意义建构方式,包括接收式、选择式、反思式和前瞻式意义建构。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组织身份变革的理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忠泰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条件已经形成,但在陕西,这种微观基础远未形成。研究提出新时代陕西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五方面路径和政策措施: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着力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以切实落实"陕九条"政策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名利双收"并向企业流动;以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实现陕西原始创新,强化大型企业和工程的集成创新,突出中小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解决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过剩、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
缅怀邓小平同志对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和关怀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尚勇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和关心科技工作。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为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指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淳朴
江西省科技体制改革回顾与对策江西省科委主任杨淳朴一、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10年来,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试点起步、全面展开到纵深推进三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试点起步阶段。1984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继成 李红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点、产业布局、资本市场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诸如体制机制僵化、利益格局固化、创新环节割裂、科技和产业脱离等,严重降低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的活力,亟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改革效应,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为加快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秀 范省伟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的总体水平低、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西部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融资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成果法律保护等等方面提出了西部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科技体制 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登义
改革科学技术体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科技战线的首要任务。这项首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如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应当看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以来,经过半年多的贯彻执行,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是良好的,健康的,效果也是明显的。首先,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通过学习中央的《决定》,对旧的科技体制的主要弊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新的体制的模式等等重要问题,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了这样一致的认识,才能端正改革的航向,使改革稳妥地发展下去。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所指出的那样:重要的是航道已经开通。中央领导同志也一再强调指出,关键在于拨正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