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0)
- 2023(3950)
- 2022(3457)
- 2021(3260)
- 2020(2824)
- 2019(6719)
- 2018(6350)
- 2017(11495)
- 2016(6459)
- 2015(7266)
- 2014(7280)
- 2013(7426)
- 2012(7056)
- 2011(6218)
- 2010(6365)
- 2009(5719)
- 2008(5630)
- 2007(5197)
- 2006(4489)
- 2005(4221)
- 学科
- 济(23427)
- 经济(23395)
- 管理(16413)
- 业(15448)
- 方法(12009)
- 数学(10991)
- 数学方法(10844)
- 企(10790)
- 企业(10790)
- 贸(10754)
- 贸易(10746)
- 出(10741)
- 易(10607)
- 财(8709)
- 农(8208)
- 口(7737)
- 出口(7734)
- 出口贸易(7734)
- 中国(7304)
- 制(6929)
- 农业(5666)
- 度(5452)
- 制度(5448)
- 地方(4972)
- 服务(4530)
- 收入(4514)
- 学(4484)
- 业经(4477)
- 财政(3833)
- 疗(3631)
- 机构
- 大学(88788)
- 学院(88008)
- 济(36684)
- 经济(35579)
- 管理(34378)
- 研究(31027)
- 理学(28846)
- 理学院(28479)
- 管理学(27970)
- 管理学院(27825)
- 中国(24510)
- 京(19797)
- 科学(18901)
- 财(18320)
- 所(16298)
- 农(16074)
- 中心(15333)
- 江(14994)
- 研究所(14617)
- 财经(13681)
- 业大(13210)
- 北京(12769)
- 经(12480)
- 农业(12424)
- 省(12037)
- 范(11915)
- 师范(11812)
- 经济学(11492)
- 院(11451)
- 州(11401)
- 基金
- 项目(59742)
- 科学(46217)
- 研究(44083)
- 基金(41870)
- 家(36679)
- 国家(36330)
- 科学基金(30535)
- 社会(27733)
- 社会科(26229)
- 社会科学(26219)
- 省(23820)
- 基金项目(21699)
- 教育(20370)
- 划(19847)
- 自然(18997)
- 自然科(18556)
- 自然科学(18550)
- 自然科学基金(18209)
- 资助(18056)
- 编号(17795)
- 成果(14358)
- 部(13697)
- 重点(13406)
- 课题(13130)
- 发(12722)
- 创(11655)
- 科研(11520)
- 国家社会(11457)
- 教育部(11388)
- 大学(11123)
共检索到143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遇勇人
苏联卫生部长E·恰佐夫在《真理报》撰文说,我们要提高医疗质量,那么就应该恰当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评价地区医院医生工作质量的指标不应是门诊和出诊的次数,而应该是由他负责的这个地区的居民的身体状况。患者应该有权选择自己所信任的医生,这也可激发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贺飞燕 任燕燕 阚兴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的最新数据,利用Heckman、Log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医疗支出规模随收入的增加、医疗保障的获得和健康状况的恶化显著增大;医疗服务利用率随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医疗保险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健康,城镇、中部和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西部老年人。
关键词:
老龄化 医疗服务利用 医疗支出 健康状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文涛 何平
目的:探究退休对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基于北京市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从而估计平均处理效应。结果:退休导致慢性疾病风险增加,门诊服务利用和住院服务利用显著增加,其中健康体检是潜在的机制。结论:相关政策制定中可以将免费体检的年龄提高到60岁,提高退休人群的体检频率,增加对个人健康情况的关注程度,从而有效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进而减少医疗花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淑英 王浩 高永胜 闫彦
基于反映河流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健康内涵,构建了河流健康状况诊断指标体系,包括河流形态结构、河流社会经济功能、河流生态功能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选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模型诊断河流健康状况,提出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的标准特征值,给出了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以东江为例,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值,诊断河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的下缘,形态结构改变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修复建议。
关键词:
河流健康 模糊诊断模型 东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秋晓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健康投入与健康产出的作用机制,依据格罗斯曼(Grossman)理论构建宏观健康生产函数,并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医疗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一味关注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张和医疗资源的存量增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矛盾是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且分布不平衡,与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医疗卫生投入 健康生产函数 人口死亡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慧劼 姚兆余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信任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和自评精神健康均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和制度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社会信任,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社会信任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城市居民 健康分层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明梅 杨朦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环境污染等危害居民健康的负面问题。利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上升1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0.37%.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48%。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镇化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增加、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等途径增加人均预期寿命.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薇 胡宏伟 吴振华 石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本文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对广东不同群体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客观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探寻不同群体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其客观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的主客观指标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医疗状况的老年人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梅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在其未来的寿命中,身体的健康状况不是衡定不变的。有生病的时候;有机体功能受损的时候;也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那么,在人的整个老年期中,各种不同健康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分别有多长,各自占整个老年期的比重又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王翌秋
文章采用2000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江苏省农村居民数据,运用倍差法研究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考察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种模式——风险型、风险福利性和福利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合作医疗没有改变农民的健康状况,并存在道德风险的倾向。
关键词:
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健康 倍差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莉 林海波
基于CHARLS 2011年和2013年近邻两期跟踪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分位数倍差法考察医保一体化对于原有高医疗负担群体的影响以及和其他群体的差距变化。结果表明:医保一体化较之新农合和居民医疗保险降低了整个收益群体的医疗负担,但原有高负担群体的医疗支出收入比的降幅小于其他群体。虽然以实际医疗支出和大病支出发生率为评价指标的新农合经济绩效并不显著,但是如果能够提高参保受益人群的健康绩效和保障程度,则政策效果也是合意的。
关键词:
医疗负担均等化 健康绩效 政策评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菊娥 闫永亮 王亚茹 赖莎
目的:分析3种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并找出差异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入户询问方法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比较3种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健康状况,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在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存在差异,性别、是否住院和人均收入等是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障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在基本医疗资源方面的公平性,积极促进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统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文 苏晓馨
本文基于2016年返乡农民工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描述了三群体参加医保及就医行为选择的基本情况、差异程度。研究发现,三群体参加医疗保险项目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未就医原因选择上也基本相同,并与其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这是农民工群体特征、职业特性、健康状况和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三群体 健康状况 医疗保险 就医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晟也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越差,其家庭储蓄越高;而心理健康对居民储蓄的负向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家庭储蓄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家庭储蓄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