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0)
- 2023(3669)
- 2022(3196)
- 2021(3014)
- 2020(2612)
- 2019(6048)
- 2018(5875)
- 2017(10969)
- 2016(5749)
- 2015(6521)
- 2014(6281)
- 2013(5985)
- 2012(5877)
- 2011(5248)
- 2010(5616)
- 2009(5291)
- 2008(5537)
- 2007(5255)
- 2006(4844)
- 2005(4511)
- 学科
- 济(23282)
- 经济(23239)
- 业(14825)
- 管理(14817)
- 企(12444)
- 企业(12444)
- 方法(8040)
- 中国(7509)
- 农(6794)
- 数学(6256)
- 学(6186)
- 数学方法(6037)
- 财(5313)
- 制(4860)
- 理论(4761)
- 关系(4721)
- 贸(4580)
- 贸易(4574)
- 业经(4511)
- 易(4443)
- 农业(4198)
- 融(4178)
- 金融(4178)
- 银(3910)
- 银行(3900)
- 地方(3846)
- 行(3743)
- 策(3733)
- 教育(3725)
- 体(3515)
- 机构
- 大学(84745)
- 学院(81043)
- 研究(31850)
- 济(31688)
- 经济(30945)
- 管理(28006)
- 中国(24146)
- 理学(23323)
- 理学院(22986)
- 管理学(22276)
- 管理学院(22114)
- 京(19461)
- 科学(19333)
- 所(16801)
- 财(15864)
- 研究所(15038)
- 农(14548)
- 中心(14452)
- 江(13396)
- 北京(12753)
- 范(12542)
- 师范(12399)
- 财经(11991)
- 业大(11570)
- 农业(11309)
- 院(11165)
- 经(10887)
- 州(10530)
- 师范大学(10174)
- 经济学(9556)
- 基金
- 项目(50023)
- 科学(38860)
- 基金(36399)
- 研究(36395)
- 家(33326)
- 国家(32565)
- 科学基金(26539)
- 社会(22829)
- 社会科(21439)
- 社会科学(21429)
- 省(18327)
- 基金项目(18123)
- 教育(17073)
- 自然(16819)
- 自然科(16448)
- 自然科学(16441)
- 自然科学基金(16128)
- 划(15972)
- 资助(15651)
- 编号(14413)
- 成果(13554)
- 重点(11513)
- 部(11115)
- 课题(10425)
- 发(10208)
- 创(9797)
- 大学(9778)
- 国家社会(9666)
- 教育部(9546)
- 性(9530)
共检索到139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汀新
家庭是微观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但是,在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上,个人与家庭的相互关系、家庭的地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学红
文章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影响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互动关系的多样性,资本的概念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等以及学校知识分配的不均等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为理解现代学校的功能以及学校与家庭之间互动的复杂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安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一定的家庭形式总是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细胞”;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家庭是他们活动的中心,因此,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续继 黄娅娜
"家庭中丈夫收入应多于妻子"的性别认同会影响和扭曲家庭中的婚姻及劳动表现。本文利用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2014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初步显示性别认同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并进一步发现:(1)性别认同会导致结婚率下降和初婚年龄推迟;(2)性别认同扭曲了已婚女性的劳动行为,包括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者选择从事低于自己潜在收入的工作,甚至额外增加家庭劳动时间来弥补性别认同违背造成的损失;(3)背离性别认同的家庭离婚概率随妻子相对收入上升而显著增加;(4)农村户口、低学历、结婚年限长和有孩子的女性受到性别认同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判断我国性别认同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能推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国别比较,而且对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制定亦有裨益。
关键词:
性别认同 婚姻匹配 工作参与 家庭劳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万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今天,我和各位一样满怀着喜悦,来参加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37年半,经历了高校图书馆散乱落后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和转型发展的知识服务阶段,见证了40年来,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见证了高校图工委40年来,在引领和推动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核心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基于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揭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代居住方式、影响因素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未婚者中,亲子组成核心家户是主导;已婚者中,亲子独居和合爨并存。已婚子女的性别、婚配组合类型、亲代所拥有的住房数量和亲子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居住方式影响显著。这是传统惯习和现代观念、居住意愿和物质条件、个人偏好和家庭功能履行相互制约的结果。而亲子在初婚、初育和抚幼阶段家户类型的时期差异更表明不同代际成员居住方式并非遵循单向或单一模式演变,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生活单位边界相对模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特征明显。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家庭 亲代 子代 居住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包志梅
基于“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院校、家庭和同伴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支持的现状,并借助回归模型探讨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读期间专业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支持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院校支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上,并且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不易受到同伴群体的负面干扰;两者在专业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专业规范承诺上差异不显著;关系群体的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有显著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强化任课教师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支持,提高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利用意识和转化能力,关注家庭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并发挥同伴网络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娇
基于2019年《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的4 461份问卷,从学业表现、能力提升以及态度认同这三个维度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高考分数等背景变量之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挂科数、专业排名以及奖学金获得情况都与非第一代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修专业的认同以及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见高校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帮扶重点不在学业表现,而是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的专业选择以及入校之后的专业认同。帮扶工作还需对城乡生源予以区分,促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感知、体验并运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提升沟通表达、未来规划等核心能力。
关键词: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量化调查 学生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亮
“公平”的社会逻辑不是由一个人的行动决定,而是由群体互动产生。从社会互动论视角出发,对华北Q村多子女家庭房产分配案例进行经验探讨发现,家庭成员经历了提出“均分”初步方案、争议制衡、降低预期、沟通调整、达成新平衡、回到互惠互助“大家庭”的完整互动过程,由此达成“均衡互惠”的公平。这种公平分配模式以均分为初步原则,以家庭总体和长期互动中情理与利益的“平衡”作为现实原则,具体通过以“衡”调“均”进行财产分配。从两代家庭到三代家庭的演变中,成员间无法完全整合的情感关系、伦理义务和利益诉求高度混合而成的情理,是塑造均衡互惠分配模式的内在动因。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房占红
家庭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而妇女则是家庭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影响不太深的秦汉时代,妇女积极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她们同男子一样共同承担着田间的劳作,闲暇之时从事纺织等手工业活动,对家庭财产也有一定的处置权。这一切均说明,在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秦汉时期的妇女在家庭生活中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家庭 妇女 劳作 地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坚 苏彦捷
聋童能否正确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已有研究表明,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随其语言发展和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聋人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处于正常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成熟。尽管存在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迟滞,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图片对于现实的错误表征。研究结果提示正常的社交情境可能与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有关。
关键词:
聋童 心理理论 语言 年龄 图片表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周小娟
本文根据四川省309位返乡老一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相关统计分析发现:返乡老一代农民工正面临着抗风险能力较弱、生活水平不高等生存困境。这种生存困境并不仅仅是由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后短期收入水平下降引起的经济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由长期制度缺陷对老一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基本能力的剥夺造成的制度贫困。因此,政府需要重新系统审视已有的农民工政策体系,尽快弥补现行体制的制度缺陷,通过完善政策设计给予他们返乡之后新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不仅是对现行制度的一种帕累托改进,更是对老一代农民工合理权益的历史补偿。
关键词:
返乡 老一代农民工 制度贫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霞 李树茁 靳小怡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关键词:
代际支持 三代家庭 外出务工 中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素红 范皑皑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推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规模可观,为深入探讨大学生发展状况带来新的议题和挑战。基于江苏省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家庭第一代本科生毕业后的路径选择不仅受原生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受读研机会、教育质量、就业机会等宏观因素制约。对宏观因素变化影响本科毕业生发展路径进行反事实模拟发现,与其他群体相比,农村家庭第一代本科生对读研机会、教育质量、就业机会和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等因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郭菲 史静寰
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是教育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使用本研究构建的三类九项有中国特色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及清华大学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项目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与过各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的收获显著高于没有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第一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类"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扩展性学习"和"研究相关性"活动上参与不足。加强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志趣有助于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