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760)
- 2022(2484)
- 2021(2361)
- 2020(2043)
- 2019(4840)
- 2018(4833)
- 2017(9408)
- 2016(5478)
- 2015(6350)
- 2014(6392)
- 2013(6466)
- 2012(6472)
- 2011(5777)
- 2010(5902)
- 2009(5554)
- 2008(5681)
- 2007(5350)
- 2006(5061)
- 2005(4948)
- 2004(4262)
- 学科
- 济(21828)
- 经济(21782)
- 管理(14695)
- 业(12997)
- 企(10331)
- 企业(10331)
- 方法(8306)
- 农(7935)
- 数学(7141)
- 数学方法(6963)
- 学(6273)
- 财(6190)
- 中国(6176)
- 制(5616)
- 贸(5011)
- 贸易(5007)
- 易(4886)
- 业经(4242)
- 银(4136)
- 银行(4114)
- 农业(4065)
- 行(3913)
- 融(3904)
- 金融(3903)
- 市场(3525)
- 地方(3522)
- 体(3515)
- 理论(3407)
- 税(3390)
- 务(3324)
- 机构
- 大学(81388)
- 学院(79479)
- 研究(33624)
- 济(32420)
- 经济(31592)
- 中国(27302)
- 管理(26126)
- 科学(21485)
- 理学(21177)
- 理学院(20902)
- 管理学(20362)
- 管理学院(20248)
- 所(19439)
- 农(19335)
- 京(19018)
- 研究所(17205)
- 财(16447)
- 农业(15479)
- 中心(15302)
- 江(14274)
- 业大(13786)
- 北京(12870)
- 省(12529)
- 财经(12003)
- 院(11960)
- 州(10993)
- 经(10805)
- 范(10383)
- 科学院(10269)
- 师范(10180)
- 基金
- 项目(46526)
- 科学(34924)
- 基金(32783)
- 研究(31252)
- 家(30563)
- 国家(30321)
- 科学基金(23870)
- 社会(17982)
- 省(17805)
- 自然(16944)
- 社会科(16885)
- 社会科学(16876)
- 自然科(16519)
- 自然科学(16509)
- 基金项目(16401)
- 自然科学基金(16219)
- 划(16151)
- 资助(15351)
- 教育(14303)
- 编号(12442)
- 成果(11356)
- 重点(11142)
- 部(10343)
- 发(10075)
- 计划(9957)
- 课题(9591)
- 科研(9414)
- 创(9018)
- 科技(8916)
- 创新(8533)
共检索到14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路南
1985年6月3日至9日,召开了苏联和东欧各国价格问题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苏联与东欧各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路南
二、苏东国家的通货胀膨问题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通货膨胀问题。苏联等集中管理型的国家存在抑制型的隐蔽的通货膨胀,在苏联,供不应求,商品匮乏,居民被迫大量存款的现象普遍存在。南、波、匈等国则存在公开的通货膨胀,尤以南的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通货膨胀的程度也不相同,原因也各异。南斯拉夫1965年以后出现了通货膨胀情况。1970年通货膨胀率超过10%,1971年达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1993年3月15—18日。由厦门大学、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东欧中亚学会联合举办的“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专家、学者,本着求实、探索的精神,围绕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目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问题“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共识。目前,这些国家都确立了以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总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选择来自过去 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实践 前苏联与东欧各国,都曾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经过三四十年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能充分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实施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体制模式。实践证明,经济改革都未取得成功,从而使这些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陷入危机,在经济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几十年的经济改革为什么未取得实效,以失败告终,最后导致剧变?简单地说,可以归结为:漫长的改革,都没有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纪中
一、外国投资的审批 阿尔巴尼亚:成立合资公司的申请由阿议会提交主管部审理。对外经济联络部最多在两个月内作出批准的决定。 保加利亚:新的投资法规定向财政部提交申报单申请外资注册登记。对某些领域实施投资需要取得部长会议或由其指定的某一机构或国家银行的预先批准。作出批准决定的时间:部长会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阿米特·艾蒂佐尼 王建平
摩擦度,即社会经济变革的难易度和速度,可被用来作为评价自1989年以来东欧各国政府所实施和急于推行的政策措施的重要因素。同时,上述国家的过渡进程有助于发展关于摩擦水平及其决定因素的若干理论。这种理论可适用于社会经济变革的许多其它领域,包括产业发展和推动贸易的自由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波兰吸收外资居东欧各国之首(本刊讯)1997年,波兰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这使得波兰自1990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206亿美元,首次超过匈牙利,成为东欧地区吸收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由于波兰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典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爱军
面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热忱”,纷纷表示对这些国家进行援助。以帮助他们重振经济。西方的企业界,国际上的一些投资机构也闻风而动,纷纷进入这些国家,考察投资环境,商议办厂。一时间,这一地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这样的变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对上述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和不安,认为今后几年国际资本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变化,大量的国际资本将涌向独联体、东欧国家,而其它地区有可能被忽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丽敏
1992年是东欧剧变后各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第三个年头,在连续两年普遍出现通货膨胀、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迅速增加和生活水平下降的严重局面后,1992年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各国经济转轨进展不一。随着各国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差异可能继续扩大。目前东欧原来的8国已变成12国。波、匈、捷三个中欧国家中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从1993年起已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国家。1992年三国生产下降幅度缩小或停止下降,并已出现回升迹象,1993年可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英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取向,是实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目前在这组国家中,有的已经着手依法构造市场机制和推行私有化;有的正在设计市场经济模式和私有化方案;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还来不及把它列入议事日程。总之,它们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 虽则是初始阶段,诸多迹象业已显示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弗里·赛克斯
一、世界性改革的趋同性 当前,世界各国的改革有三个共同的方面,即使各国经济自由化、宏观经济稳定化和私有化。1.所谓经济自由化,是在保留有限的中央计划下,使经济市场化,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壁垒使其一体化,来推动经济发展。2.宏观经济稳定化,是指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保持市场稳定,解决市场短缺。3.私有化,是将国有企业转为私营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树清
近几年来在东欧和苏联发生的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社会政治事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按照官方的统计,苏联和多数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一直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程极明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原因,也是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