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3)
- 2023(12932)
- 2022(10757)
- 2021(10120)
- 2020(8518)
- 2019(19709)
- 2018(19441)
- 2017(37196)
- 2016(20274)
- 2015(23413)
- 2014(23685)
- 2013(22876)
- 2012(21065)
- 2011(18684)
- 2010(18495)
- 2009(16650)
- 2008(16366)
- 2007(14751)
- 2006(12291)
- 2005(10352)
- 学科
- 济(80318)
- 经济(80247)
- 管理(56393)
- 业(52262)
- 企(43725)
- 企业(43725)
- 方法(40402)
- 数学(35115)
- 数学方法(34652)
- 农(22679)
- 中国(21805)
- 财(21017)
- 业经(18331)
- 地方(16989)
- 学(15395)
- 理论(15328)
- 农业(15048)
- 贸(14426)
- 贸易(14422)
- 易(14016)
- 务(13741)
- 财务(13689)
- 财务管理(13656)
- 和(13414)
- 制(13238)
- 企业财务(12934)
- 技术(12722)
- 环境(12023)
- 教育(11126)
- 银(10811)
- 机构
- 学院(282693)
- 大学(275881)
- 济(108620)
- 管理(107731)
- 经济(106217)
- 理学(93299)
- 理学院(92263)
- 管理学(90559)
- 管理学院(90005)
- 研究(86306)
- 中国(63202)
- 京(57947)
- 科学(53348)
- 财(49706)
- 江(43618)
- 农(43582)
- 中心(41818)
- 所(41767)
- 业大(41241)
- 财经(40022)
- 范(38974)
- 师范(38615)
- 研究所(38015)
- 经(36334)
- 技术(35752)
- 北京(35026)
- 州(34438)
- 农业(34277)
- 经济学(33297)
- 院(31631)
- 基金
- 项目(192020)
- 科学(151250)
- 研究(145457)
- 基金(136053)
- 家(116885)
- 国家(115807)
- 科学基金(100147)
- 社会(90029)
- 社会科(85090)
- 社会科学(85067)
- 省(78712)
- 基金项目(72273)
- 教育(70914)
- 划(65221)
- 自然(63730)
- 编号(62725)
- 自然科(62208)
- 自然科学(62191)
- 自然科学基金(61055)
- 资助(54946)
- 成果(50233)
- 重点(43837)
- 课题(43822)
- 部(42612)
- 发(41812)
- 创(40641)
- 项目编号(37759)
- 创新(37629)
- 科研(37124)
- 教育部(36997)
- 期刊
- 济(115105)
- 经济(115105)
- 研究(75397)
- 中国(54413)
- 教育(42232)
- 学报(41549)
- 财(40687)
- 农(38967)
- 管理(37694)
- 科学(37418)
- 大学(32315)
- 技术(30430)
- 学学(29993)
- 农业(26651)
- 融(20787)
- 金融(20787)
- 业经(20479)
- 财经(19613)
- 经济研究(17865)
- 经(16831)
- 职业(15787)
- 问题(15663)
- 图书(15479)
- 业(14362)
- 版(13759)
- 技术经济(13564)
- 统计(13238)
- 坛(13011)
- 论坛(13011)
- 商业(12606)
共检索到40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丽华
苏派高职学校文化是江苏区域内近百所高职学校文化的简称,是植根于江苏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的总和,是具有江苏特色、高职特征、大学品质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的"江苏样本"。在追溯苏派教育、苏派职教、苏派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梳理苏派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内涵,从育人、传承、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价值定位,并从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的标识表达、强化学校精神文化价值的引领、注重专业文化的品牌塑造、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学校活动文化的品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冲
学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倒逼高职院校务必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确立一个准确定位的职教文化,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和终身化;二是打造一个致力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文化,重点建设围绕产业链发展的专业群,促进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设一个充分融入产业文化的专业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全过程、全方位体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通;四是构建一个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课程文化,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培养体现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纳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善平 宋艳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是国家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的设计、实施、认同和完善的过程。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有:把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髓吸收到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把国家审计制度融入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在绩效考评中落实并完善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振国 陈华文 金蕊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众多大学类型中,综合类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上,其内涵包括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职学院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锐 陈杰新
高职院校正处于机遇期和攻坚期“双期叠加”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是提质培优和攻坚过坎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脉络,指出产业数字化的外部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驱动等现实之需,分析了资源应用、数据治理和系统闲置等现实之困;以《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指南》为依据解析了赋能教学、赋能管理和赋能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内涵,提出了夯实数字新基建、构建校本资源体系、打造校本数智大脑、创设校本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秋云 张钱
应用型大学强调服务,其服务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体现于各项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服务除了凸显社会服务,还包括服务师生生活学习、服务教学科研。大学治理文化具有改革性、开放性、凝聚性、服务性等特点,其体系包括观念层、制度层、行为表现层三个层面。从以人为本理念、诚信契约观、系统思考观念出发,分别探讨了塑造"尚贤""尚同"的精神文化、完善"有范""有力"的大学治理制度、创建"善能""善行"的服务共同体。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治理文化 治理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有三大特点:体现社会先进性;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突出职业与技能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通过凝练德育理念、融合企业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通过认清制度的"软法"属性、建设制度体系、强调制度运行,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制度;通过校园环境建设、人文精神塑造、企业文化引入、品牌活动打造,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技术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刚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建设,应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实现动态的融合与互补,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实现系统的、深屡次的文化体系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通、体现具有鲜明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中相关元素的融入与体现这三个方面为主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海波
基于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功能、特色和构成内容的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学校领导重视、校企合作、校友支持和师生主导四项原则,采取在校园景观环境中表现校园文化,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呈现校园文化,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展现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校园文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 师生主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取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天爽
我国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两大使命要求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本文以四川成都多所高校开展的"校社合作"为研究蓝本,旨在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与社区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案例,探索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及方法,促进两者共同更好发展。
关键词:
校社合作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兴跃
国家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催生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校园文化的励志导行、聚气凝心、以文化人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掘,文化育人的作用日益渗透到大学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中。深入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齐守泉
高职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其地位根本的攀升,原因在于"高职无文,行之不远"。因此,高职需要在现有的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重构。借鉴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等相关理论,对高职文化的四个重要维度从策略探究和路径选择上进行重构,以解决"高职之行,可以远矣"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 学校文化 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