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
2023(286)
2022(218)
2021(184)
2020(155)
2019(411)
2018(425)
2017(787)
2016(393)
2015(467)
2014(371)
2013(448)
2012(408)
2011(337)
2010(339)
2009(341)
2008(280)
2007(245)
2006(242)
2005(229)
作者
(955)
(832)
(766)
(749)
(518)
(361)
(330)
(321)
(319)
(284)
(275)
(270)
(265)
(260)
(254)
(238)
(237)
(232)
(215)
(206)
(195)
(190)
(190)
(189)
(186)
(178)
(168)
(166)
(162)
(154)
学科
(1356)
(1201)
经济(1200)
服务(817)
管理(747)
工作(714)
服务业(685)
(589)
企业(589)
读者(550)
地方(519)
中国(473)
(434)
(387)
制度(294)
(294)
(289)
农业(278)
业经(273)
(270)
咨询(270)
(270)
(269)
参考(263)
(259)
贸易(257)
(256)
金融(256)
(253)
银行(253)
机构
大学(4146)
学院(4009)
管理(1589)
(1539)
经济(1489)
(1441)
研究(1395)
中国(1330)
理学(1267)
理学院(1251)
管理学(1245)
管理学院(1233)
图书(1158)
书馆(1143)
图书馆(1143)
(972)
(897)
中心(891)
(773)
科学(722)
(712)
(678)
(623)
(620)
师范(617)
(614)
(604)
银行(590)
(561)
财经(555)
基金
项目(2797)
研究(2439)
科学(2179)
基金(1912)
(1590)
国家(1572)
社会(1527)
社会科(1434)
社会科学(1434)
科学基金(1351)
编号(1181)
(1152)
成果(1049)
教育(1041)
基金项目(979)
(904)
项目编号(770)
资助(751)
(743)
服务(727)
自然(722)
自然科(711)
自然科学(710)
(709)
课题(706)
自然科学基金(693)
(683)
发展(618)
(614)
国家社会(607)
期刊
(2043)
经济(2043)
图书(1412)
中国(1369)
研究(1363)
书馆(1094)
图书馆(1094)
(819)
金融(819)
(678)
教育(678)
管理(633)
学报(586)
(530)
大学(465)
情报(452)
技术(445)
(386)
论坛(386)
科学(377)
业经(358)
学学(337)
农业(333)
经济研究(330)
理论(325)
农村(314)
(314)
实践(313)
(313)
职业(279)
共检索到8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建清  陆建梅  高定华  
苏州市高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围绕"两聚一高"的要求,坚持以"人才优先、民生为本"为宗旨,在人才、民生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为解决人社服务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结构性的"短板"和瓶颈,今后将加大服务"两聚一高"和"两高两新"力度,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社保待遇共享普惠、筑优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建清  陆建梅  高定华  
苏州市高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围绕"两聚一高"的要求,坚持以"人才优先、民生为本"为宗旨,在人才、民生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为解决人社服务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结构性的"短板"和瓶颈,今后将加大服务"两聚一高"和"两高两新"力度,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社保待遇共享普惠、筑优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州高新区第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坐落苏州古城西部,临太湖、携运河,是伴随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步成长的现代化高级中学。2000年8月,成为全国首批内地新疆高中班14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邹婷  
本文梳理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持续实施产业用地全域治理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现阶段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土地监管体系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尚汉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南宁高新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特色产业优势显著,教育、人才资源聚集和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完善等条件的支撑下,应该走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路。重点是要树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科学理念、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类型与定位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型。文章认为,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带动力量,亟须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优化产业选择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利益导向机制来引导构建生态产业的内生机制,建立健全产品生态链和废弃物处理机制以增强生态产业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跃  罗彬杰  
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我国信托行业在这个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金融业排行第二的地位远不相称。成都高新区立足金融服务创新,通过构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长期扶持和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通过对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经验的梳理,基于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分析,为信托如何有效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匡致远  陈杰  
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高新区不仅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和现代化城市的示范区。据科技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达1010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达78亿美元。而且,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规模效应明显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已开始在各高新区崛起。但是与国际上成功的高新区相比,我国的高新区还存在着很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广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着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高地、互联互通新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等战略任务。高新区通过发挥引领功能、辐射功能和先行先试功能,有利于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赢得先机。为实现这一目的,广西高新区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合作共享机制,增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打造面向东盟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高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东华  逯宇铎  
对高新区与大学区一体化实践开展研究,指出集群理论与和谐理论是高新区与大学区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旨在对"二区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提供操作性指导,形成具有普适性解释框架的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志敏  
北京、上海、深圳、西安、苏州、天津等城市高新区,近几年在国家科技部确立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与发展综合指标评定上始终位居前列并日趋成为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除客观存在的区位与资源比较优势外,更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在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了结构性战略调整与系统性贯彻落实。因此,对先进高新区的实践经验做出分析,提供学习、借鉴的范例,对推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晶  
深圳高新区通过创新引领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在科技创新领域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政府战略规划、科学引导和错位布局,得益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先进的创新理念、活跃的创新思维和火热的创新热情。本文深入分析了深圳高新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做法,以便为其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或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