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
2023(786)
2022(637)
2021(557)
2020(435)
2019(1169)
2018(1066)
2017(1733)
2016(1029)
2015(1154)
2014(1051)
2013(1167)
2012(1141)
2011(980)
2010(984)
2009(851)
2008(757)
2007(597)
2006(599)
2005(532)
作者
(3129)
(2643)
(2534)
(2408)
(1967)
(1364)
(1171)
(1163)
(1039)
(1003)
(1001)
(973)
(946)
(852)
(852)
(849)
(834)
(814)
(784)
(732)
(685)
(655)
(635)
(619)
(616)
(611)
(600)
(587)
(565)
(564)
学科
(3949)
经济(3946)
地方(2870)
(1689)
(1602)
管理(1576)
农业(1323)
中国(1161)
地方经济(1146)
(1113)
业经(1024)
环境(991)
(967)
(821)
企业(821)
方法(777)
事业(763)
建设(748)
城市(717)
(700)
数学(677)
农业经济(675)
数学方法(659)
组织(654)
资源(607)
(604)
城市经济(579)
生态(567)
(555)
金融(554)
机构
学院(13171)
大学(12669)
(6136)
研究(5261)
科学(4264)
管理(4127)
中国(3673)
理学(3442)
理学院(3366)
(3318)
管理学(3253)
管理学院(3231)
经济(3221)
(3140)
(2838)
(2829)
研究所(2673)
(2591)
中心(2587)
师范(2570)
(2538)
(2461)
农业(2292)
业大(2286)
师范大学(2066)
(2011)
(1993)
技术(1890)
(1739)
资源(1716)
基金
项目(10266)
科学(7794)
研究(7121)
基金(6830)
(6299)
国家(6233)
科学基金(5081)
(4681)
社会(4081)
基金项目(3930)
(3842)
社会科(3817)
社会科学(3816)
自然(3601)
自然科(3505)
自然科学(3502)
自然科学基金(3428)
教育(2946)
编号(2780)
资助(2606)
(2563)
成果(2432)
科技(2380)
重点(2376)
课题(2290)
计划(2245)
(2104)
(2035)
创新(1997)
发展(1926)
期刊
(4940)
经济(4940)
研究(3705)
中国(3331)
学报(3252)
(2941)
科学(2636)
图书(2140)
农业(2058)
大学(1992)
书馆(1844)
图书馆(1844)
学学(1765)
教育(1660)
资源(1413)
(1354)
管理(1296)
(1214)
金融(1214)
技术(1101)
(1009)
(989)
(962)
业经(927)
科技(840)
城市(831)
地理(824)
林业(805)
(796)
业大(765)
共检索到2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费愉庆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苏州私家藏书楼据文献记载有七十多处,这些藏书楼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因此,它们是吴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苏州城市建筑中最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费愉庆  
藏书是一种雅好,文风鼎盛,鸿儒硕彦荟萃的苏州,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藏书楼。自两宋以至明清,藏书最盛的地方首推苏州,藏书家之多,庋藏数量之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书楼文化遗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晓帆  
从反映古代藏书的文化理念,显示藏书家的文化品位,寄情存志读书治学,以及用人、物或居地等特定含义命名等方面,揭示古代苏州私人藏书楼命名的文化意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一琼  
古越藏书楼在中国的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有其显明的特色。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古越藏书楼的特色进行了论述和评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柏松  
本文就“藏书楼”与“图书馆”是两种不同事物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分别从中国藏书楼使用范围狭小的内、外部原因 ,明清时代社会开明人士对藏书目的认识的提高 ,清末近代图书馆雏形的形成 ,西方图书馆对中国藏书楼变革的冲击和影响等方面来论证 :“藏书楼”与“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季水娟  
文章在介绍古越藏书楼的过程中,穿插了对其藏书宗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人员配置乃至楼舍建筑模式的评论,并在评论的过程中,突出了古越藏书楼的古为今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爱武  
何光岳先生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长期从事远古历史和炎黄文化的研究,藏书12.7万册,其中家谱5万册。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何光岳先生及他的藏书、藏书楼和学术成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成骥  
"重藏轻用"是国人对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固定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史料文献证明藏书楼"重藏"是实,而说"轻用"则不符史实。我国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藏书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与西方图书馆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我国民族特色的图书馆发展道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增清  
归安(今湖州)皕宋楼是晚清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它以收藏宋元刊本之富名闻海内外,其珍贵藏书在楼主陆心源身后被日本岩崎氏尽载东去,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沉痛教训。本文简要介绍了皕宋楼藏书聚散的概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纯  
本文简述了藏书楼阁建筑的特点,对中国著名私家藏书楼的建立、命名、藏书及其变迁进行了考证。从文化学、 文献学、心理学意义上对私家藏书楼进行考证,既可反映某一时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水平,也可为研究中国图书 馆史、著名藏书家和学者提供资料依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江向东  
"藏书楼"是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该文通过对曹勋的《松隐文集》、刘学箕的《方是闲居士小稿》、陈耆卿的《赤城志》、李昂英的《文溪集》、真德秀的《铅山县修学记》和应节严的《扬州州学藏书楼记》等宋代文献中有关"藏书楼"一词记载的详细考证,得出"藏书楼"术语起源于南宋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德华  屈湘南  
我国古代藏书楼是文献典籍的收藏和传播的建筑载体,为人们的信息查询行为提供了资源和途径,满足了特定群体的信息需求。但是古代藏书楼以藏为主,具有较大的封闭性,对人们的信息查询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不同性质、类别的藏书楼其信息来源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藏书组织体系,促进了目录学和校雠学的产生和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纯  
曲阜孔庙藏书楼奎文阁是孔庙三大主体建设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阁之首, 素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闻名中外。本文对奎文阁藏书楼的修建历史、布局特点,以及建 筑布局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进行了考据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