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2)
- 2023(7285)
- 2022(6058)
- 2021(5417)
- 2020(4561)
- 2019(10191)
- 2018(9595)
- 2017(17746)
- 2016(9916)
- 2015(10770)
- 2014(10356)
- 2013(10117)
- 2012(9154)
- 2011(8268)
- 2010(8144)
- 2009(7543)
- 2008(7221)
- 2007(6294)
- 2006(5509)
- 2005(4811)
- 学科
- 济(37235)
- 经济(37156)
- 管理(27998)
- 业(26739)
- 企(20745)
- 企业(20745)
- 方法(16750)
- 数学(15105)
- 数学方法(14964)
- 农(11588)
- 财(10191)
- 中国(9861)
- 学(9005)
- 业经(8705)
- 制(8671)
- 贸(8544)
- 贸易(8542)
- 易(8312)
- 农业(7851)
- 地方(7045)
- 环境(6395)
- 技术(6238)
- 银(5978)
- 银行(5935)
- 体(5896)
- 融(5882)
- 金融(5881)
- 务(5776)
- 财务(5768)
- 财务管理(5758)
- 机构
- 大学(142283)
- 学院(140770)
- 济(56642)
- 经济(55649)
- 管理(52712)
- 研究(49290)
- 理学(46722)
- 理学院(46141)
- 管理学(45333)
- 管理学院(45075)
- 中国(35550)
- 农(32923)
- 科学(32897)
- 京(28860)
- 业大(27272)
- 农业(26321)
- 所(25668)
- 财(25170)
- 研究所(23885)
- 中心(22393)
- 江(20584)
- 财经(20466)
- 州(19267)
- 经(18669)
- 农业大学(18114)
- 经济学(17849)
- 院(17687)
- 范(17457)
- 北京(17302)
- 师范(17142)
- 基金
- 项目(103661)
- 科学(81117)
- 基金(76928)
- 家(70666)
- 国家(70087)
- 研究(68089)
- 科学基金(58825)
- 社会(45451)
- 社会科(43053)
- 社会科学(43042)
- 基金项目(41511)
- 省(40360)
- 自然(40162)
- 自然科(39261)
- 自然科学(39243)
- 自然科学基金(38595)
- 划(34828)
- 教育(30854)
- 资助(30015)
- 编号(24879)
- 重点(23727)
- 部(22488)
- 创(21888)
- 发(21576)
- 计划(21251)
- 科研(20640)
- 创新(20554)
- 国家社会(19565)
- 业(18968)
- 成果(18858)
共检索到196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林文盛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满意度主要受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会网络影响,其中城市历史社会空间结构奠定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格局,具体设施条件受建成时间、维护水平、人口密度和更新机会的影响;城市更新、原住民比例下降和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的人口置换过程破坏了原本良好的社会网络,降低了居住满意度,减少了脱贫机会。从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林文盛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满意度主要受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会网络影响,其中城市历史社会空间结构奠定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格局,具体设施条件受建成时间、维护水平、人口密度和更新机会的影响;城市更新、原住民比例下降和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的人口置换过程破坏了原本良好的社会网络,降低了居住满意度,减少了脱贫机会。从微观社区尺度研究老城衰退邻里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不仅能加深对新城市贫困现象的理解,也有利于未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扶贫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红昕
文章介绍了我国老城区低收入群体问题的相关政策和社会背景。通过文献分析和总结,就不同领域对老城区低收入邻里的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政策、地域、收入等多方因素均对其造成影响,并以国外研究作为参考,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最后,就改善市民生活现状和城市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城市社区建设需要优化市民的物质条件因素,更要增加其幸福感,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老城区 社区 低收入群体 社区依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龙 雷弢
基于2006年完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当前北京城区居民的邻里关系在总体上呈现表面化和浅层次的特点;邻里之间日常互动的频率相对比较低,而拥有住房产权和不拥有住房产权的居民之间、北京出生和外地出生的居民之间、楼房和平房居民之间在邻里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北京城四区居民的居住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邻里之间仍然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守望相助这一日常的社会支持功能。
关键词:
邻里关系 社会互动 居住格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周开国
什么影响了个体的博彩参与决策?本文采用2005年中国12城市居民调查数据,实证发现:总体而言,群体成员参与博彩的邻里效应提高了个体的博彩参与期望,而个体收入满意度的作用正好相反。博彩制度的不规范降低了邻里效应的正面作用,而个体过去和现在参与博彩的经历、较高的债务水平、较高的受教育程度都使得他更加期望进行博彩。此外,收入满意度指标并不是个体风险态度量度的一个重复。我们的研究为博彩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架设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的政策视角:调整社会群体结构、提高个体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些都是在增加博彩筹集社会公益资金的同时,避免博彩成为低收入、低教育程度个体的陷阱所必需的。
关键词:
邻里效应 满意度 博彩参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婉晖 张尚 冯钧霆
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老城区改造中的问题、关注重点及改造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过于商业化、失去城市韵味"是苏州老城区改造中最严重的问题;而"生活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改善"是最应关注的重点;"小规模更新、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建"应是最主要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
老城区 改造 更新 基础设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云晓 余建辉 张文忠 李业锦 谌丽 湛东升
以环渤海地区为案例区,综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GIS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居民主观感受数据,对研究区域内43个城市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价,并探讨城市客观特征对主观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市之间的居住环境评价差别明显,辽宁省城市的评价结果整体较优,河北省城市的评价结果整体较差;2环境健康性是居住环境评价得分较低城市的共同短板;3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均呈负相关,中小城市的居住环境满意度普遍高于大城市,临海城市的居民对所在城市的满意度评价更高;4在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提升要素中,治理雾霾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海波
本文基于五个城市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住户的样本数据,在构建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和多水平模型实证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城际差异。研究发现:(1)城市、住房面积、房子获取时间、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对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住房性质和性别与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系不显著;(2)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存在城际差异,年龄、住房面积和房子获取时间对城市间的变异聚集性具有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邱婴芝 陈宏胜 李志刚 王若宇 刘晔 覃小菲
随着新型城镇化、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提出,"城市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既有研究较少基于邻里效应的视角,揭示城市社区环境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论文基于2015年广州市23个社区的1150份问卷调查数据,从邻里效应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识别了广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尤其关注社区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社区层面存在空间异质性,由个体层面因素与社区层面因素所共同决定。就个体因素而言,受教育程度、住房产权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就社区建成环境因素而言,服务设施配套和公园绿地供给均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社区社会环境因素而言,社区纠纷数量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区组织数量和邻里交往频率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通过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的供给,健全社区组织,鼓励邻里交往,从而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虞晓芬 黄忠华
本文主要探讨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实证检验预期因素、家庭及个体特征、住宅特征、小区环境、迁移因素及住宅权属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数据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的主要结果发现:(1)自有住宅者比租赁者具有更高的居住满意度;(2)住宅、小区及其配套设施便利的预期满意度越高,居住满意度越高;(3)男性与年长者的居住满意度较高;(4)就近入学方便、环境卫生好、交通便利小区能导致居民更高的居住满意度;(5)住宅面积、采光、隔音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正效应;(6)预期迁移性与居住满意度负相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钱锡红 申曙光
在养老保险的研究中,参保人的满意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但目前学术界很少从微观层面来探讨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参保人的角度对养老金满意度展开研究,并收集南方五省退休职工2 77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养老金满意度受参保人健康状况、养老金水平、家庭财产的正向影响,而参保年限、支出状况与养老保险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退休前工资对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不大,但退休前任职级别却与养老保险满意度有负相关关系;参保人的婚姻状况与配偶的经济收入状况也对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重要启示,也可为相关政策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养老金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华晨 王懧 钱海燕
近几年 ,杭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欣喜之余 ,杭州人居环境特色的日渐衰微又不禁令人担忧。尊重和保护杭州残存的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河坊街、南山路、中山路等街区的人居环境现状评价为基点 ,管中窥豹 ,分析杭州近年在老城区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对杭州城市建设中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文章呼吁要慎重地对待老城区的改造 ,减少建设性破坏和过多的突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谢启超 郑华
对苏州吴中地区21家合作社331个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以后,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年收入、外出打工人数和入股土地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家庭人口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应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入股与分红机制,在土地入股的基础上适当引进资产、技术等入股形式;加大对农户教育培训的力度,改变其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的负面看法;积极解决社员的就业问题,增加社员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瑜康 袁媛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普遍现象,西方许多研究证明这种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社区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城市中不同邻里对居住在其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在此将邻里特征分为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同龄人交往特征、机构资源特征4个方面,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4个方面的邻里特征确实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影响青少年的教育表现与心理状态,同龄人交往特征则对青少年性格有重要影响,机构资源特征会影响青少年发展机会的获得。而邻里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以用Jencks等的邻里机构资源模式和群体社会化模式来解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明国
农村微水利是指渠沟塘堰等农村毛细水利设施,以及农户自发进行的清淤肥田、末级渠系维护、田间院落水土整治等农田水利建设活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农村微水利呈现出衰退趋势的主要表现为:池塘淤积、沟渠遭废弃,村落水土流失疏于治理。微水利的衰退直接导致农业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减弱。河南、湖北、湖南三省18村526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就业的非农化趋势越强,农民对农村的生活面向越弱,其从事微水利建设的可能性越小;农村各类精英所构成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微水利建设开展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反。农村微水利的社会重建,应在建立专项财政农田水利资助体系,培育农村微水利的市场建设主体,整合农村人力资源,通过重建农村社会...
关键词:
农村 微水利建设 衰退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来农民工公租房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公交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测度
农民集中居住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1121份问卷调查数据
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幸福联盟”——基于对苏州市沧浪区“邻里情”幸福联盟的调查
居住迁移背景下邻里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差异
采煤塌陷区农民居住空间重构后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
邻里环境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广州的实证
农民工城市居住选择影响其城市融入吗?——以邻里效应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考察
邻里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基于广州市28个社区的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