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9)
- 2023(10525)
- 2022(8412)
- 2021(7609)
- 2020(6400)
- 2019(14549)
- 2018(14722)
- 2017(27444)
- 2016(15679)
- 2015(17905)
- 2014(18128)
- 2013(17368)
- 2012(16225)
- 2011(14570)
- 2010(14949)
- 2009(13728)
- 2008(13687)
- 2007(12546)
- 2006(11403)
- 2005(10461)
- 学科
- 济(65230)
- 经济(65153)
- 管理(39670)
- 业(36971)
- 企(29655)
- 企业(29655)
- 方法(27308)
- 数学(23489)
- 数学方法(22981)
- 中国(19383)
- 农(18273)
- 学(16171)
- 地方(14921)
- 业经(14670)
- 财(14000)
- 农业(12165)
- 理论(12063)
- 制(11938)
- 贸(10304)
- 贸易(10297)
- 易(9872)
- 银(9819)
- 银行(9774)
- 融(9700)
- 金融(9697)
- 发(9438)
- 行(9352)
- 和(9299)
- 环境(8876)
- 策(8387)
- 机构
- 学院(225180)
- 大学(225080)
- 济(84496)
- 研究(84082)
- 经济(82413)
- 管理(77375)
- 理学(65704)
- 理学院(64745)
- 管理学(62829)
- 管理学院(62445)
- 中国(62063)
- 科学(55479)
- 京(50150)
- 所(45180)
- 农(44714)
- 研究所(41067)
- 财(39274)
- 江(37961)
- 中心(37633)
- 业大(36234)
- 农业(35279)
- 范(33030)
- 师范(32596)
- 州(32447)
- 北京(31578)
- 院(30894)
- 财经(30587)
- 省(28053)
- 经(27600)
- 技术(26560)
- 基金
- 项目(148728)
- 科学(115668)
- 基金(106174)
- 研究(103955)
- 家(95742)
- 国家(94986)
- 科学基金(79193)
- 社会(63561)
- 社会科(59978)
- 社会科学(59957)
- 省(59525)
- 基金项目(55255)
- 自然(53587)
- 自然科(52333)
- 自然科学(52311)
- 自然科学基金(51360)
- 划(51106)
- 教育(49283)
- 资助(44779)
- 编号(41801)
- 成果(35230)
- 重点(35038)
- 发(32625)
- 部(31623)
- 课题(31419)
- 创(29978)
- 计划(29041)
- 科研(28633)
- 创新(28071)
- 大学(27001)
- 期刊
- 济(100433)
- 经济(100433)
- 研究(68205)
- 中国(50244)
- 学报(42174)
- 农(41465)
- 科学(37659)
- 大学(30767)
- 管理(30589)
- 教育(30193)
- 财(29921)
- 学学(28744)
- 农业(27893)
- 融(20655)
- 金融(20655)
- 技术(20350)
- 经济研究(15864)
- 业经(15747)
- 业(15309)
- 财经(14815)
- 问题(13441)
- 经(12786)
- 图书(12526)
- 版(12525)
- 统计(11972)
- 业大(11277)
- 资源(10936)
- 技术经济(10668)
- 现代(10525)
- 策(10484)
共检索到35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爱敏 吴杰 陈瑾
"协调、均衡"是新型城镇化应有之义,但如何走向城乡、区域的协调和均衡却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践探索和更为系统的理论总结。苏州提供了一个空间均衡型城镇化的典型案例,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城镇之间都表现出相对均衡协调的发展状态。从自然环境、城镇化历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与分权相关的制度设计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苏州空间均衡型城镇化的发展成因,并总结了这种城镇化模式在缩小城乡与区域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品位等方面的优势,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添砖加瓦。
关键词:
空间均衡 城镇化 成因 优势 苏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华 俞冰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必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所作为。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背景,探究了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涵关系,并以苏州市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供给侧改革的的思路与路径,即加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供给主体、改革职业教育供给模式等,试图为其它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具有区域特点和先试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许锋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其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度、发展度、均衡发展度、空间非均衡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云南省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在空间格局上发展等级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向边缘阶梯状递减的趋势。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要普遍低于非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对比方面,土地城镇化过度型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部,而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则分布在云南的中部。民族区域多呈现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均衡性方面,云南中部区域...
关键词:
城镇化 非均衡性 空间异质性 民族地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珠
基本公共服务为社会民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广大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对此,应从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出发,合理分担公共服务成本,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勋
农村小城镇化能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已成共识 ,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本文建立以政府和农民为局中人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奕模型 ,在其纳什均衡解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上 ,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各种问题的成因 ,并给出在有限投入情况下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化 完全信息静态博奕 均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齐园
从重视"物"的传统城镇化到重视"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是由"量"到"质"的内涵升华。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镇生活意识和文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非均衡现象,除了师资、经费等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制度改革,从根源上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车伟
城镇化显然是"十三五"时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过去谈得非常多,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存在一些误区,或者说一些有争议的地方。首先第一点要谈的是对城市和城市化的定义。全世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研究城市化的问题时大家也并没有共识。现在我们按统计局公布的——按城市常住人口来统计的城镇化率,我的印象中应该是55%左右。对这个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理论体系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方法论、城镇化理论发展新趋势、核心基础理论、推进途径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理论体系 中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严梅
商品房房价畸高畸低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是房地产市场化的结果,根据经济学关于供求价格弹性原理以及蛛网理论,商品房应该由政府干涉其价格形成,从而实现一个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满意的均衡价格。
关键词:
商品房 供求均衡模型 价格控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宝旭
本文以农民工市民化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切入点,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收益均衡系数模型,进行实证测算,并检验其城镇化促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均衡系数小于1,市民化能够实现福利改进,但均衡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即福利改进效应逐渐减小;(2)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收益均衡存在地区差异,省内市民化均衡系数范围为0.741.0,省外市民化均衡系数范围为0.880.964;(3)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收益均衡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促进效应呈现城镇化发展阶段性分化,以城镇化率70%为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地区间所处工业化进程差异不无关系。通过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时空依赖性,证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需要工业化支撑,缩小地区间城镇化发展差异需要依靠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空间集聚 时空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