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4)
- 2023(12680)
- 2022(10962)
- 2021(9872)
- 2020(8578)
- 2019(19309)
- 2018(19138)
- 2017(36379)
- 2016(20367)
- 2015(22662)
- 2014(22672)
- 2013(22361)
- 2012(20841)
- 2011(18844)
- 2010(18865)
- 2009(17786)
- 2008(17903)
- 2007(16298)
- 2006(14222)
- 2005(12810)
- 学科
- 济(79758)
- 经济(79642)
- 管理(63882)
- 业(57741)
- 企(47571)
- 企业(47571)
- 方法(35809)
- 数学(31494)
- 数学方法(31212)
- 财(25287)
- 农(22866)
- 制(19980)
- 中国(19902)
- 学(18306)
- 业经(17807)
- 贸(16272)
- 贸易(16267)
- 环境(16172)
- 地方(16055)
- 易(15809)
- 务(15684)
- 财务(15651)
- 财务管理(15611)
- 农业(14834)
- 企业财务(14802)
- 银(13552)
- 银行(13496)
- 体(13369)
- 划(12912)
- 融(12824)
- 机构
- 大学(295222)
- 学院(294221)
- 济(118539)
- 经济(116006)
- 管理(110214)
- 研究(101119)
- 理学(94841)
- 理学院(93746)
- 管理学(92187)
- 管理学院(91652)
- 中国(76404)
- 科学(65097)
- 京(61663)
- 农(59238)
- 财(57177)
- 所(53251)
- 业大(49586)
- 研究所(48568)
- 农业(47160)
- 中心(46811)
- 江(45447)
- 财经(44717)
- 经(40333)
- 州(38360)
- 北京(38340)
- 经济学(36613)
- 范(36277)
- 院(36233)
- 师范(35726)
- 省(34114)
- 基金
- 项目(199638)
- 科学(155331)
- 基金(144655)
- 研究(138709)
- 家(129148)
- 国家(128077)
- 科学基金(107869)
- 社会(88209)
- 社会科(83515)
- 社会科学(83486)
- 省(79575)
- 基金项目(77708)
- 自然(72021)
- 自然科(70282)
- 自然科学(70254)
- 自然科学基金(69019)
- 划(67274)
- 教育(63104)
- 资助(58275)
- 编号(54267)
- 重点(45844)
- 部(43907)
- 成果(43797)
- 发(42636)
- 创(41655)
- 科研(39418)
- 计划(39205)
- 创新(39121)
- 制(38779)
- 课题(38210)
- 期刊
- 济(131135)
- 经济(131135)
- 研究(81860)
- 中国(58008)
- 学报(55213)
- 农(53145)
- 科学(47253)
- 财(46962)
- 大学(40174)
- 管理(38718)
- 学学(38332)
- 农业(35082)
- 融(26552)
- 金融(26552)
- 教育(25480)
- 技术(23387)
- 财经(22593)
- 业经(21121)
- 经济研究(20687)
- 业(19264)
- 经(19247)
- 问题(17551)
- 版(16423)
- 科技(14336)
- 技术经济(14160)
- 业大(14110)
- 贸(14058)
- 资源(13723)
- 理论(13718)
- 商业(13133)
共检索到433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水芹 阮仁良 屠鹤鸣
利用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文水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苏州河水系控制和污染源分布特点 ,指出苏州河的支流污水汇入是苏州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苏州河水系一维非恒定流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与一维河网动态水质模型 ,对苏州河七条支流建闸控制工程后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 ,预测建闸后对黄浦江各水厂的水质变化和苏州河、蕴藻浜以及七条支流的水质变化。预测结果 :七条支流建闸后 ,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有所改善 ,污水在苏州河内回荡有所减轻 ,排向黄浦江的速度加快。另外 ,污水从蕴藻浜排向黄浦江 ,缩短了污水在黄浦江输移的距离 ,黄浦江沿岸的水厂水质大大改善 ,污水在黄浦江内回荡的时间也有所减少 ,但...
关键词:
建闸控制 水质模型 环境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春娟 陈振楼 许世远 郑祥民
苏州河一期污水截流工程完成并运行以后,非点源污染对苏州河的污染贡献日益增大,研究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点、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已逐渐成为解决苏州河污染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农业非点源污染、畜禽粪尿污染、城镇及乡村地表径流、底泥二次污染、船舶航运污染以及沿岸码头作业等。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州河市郊段非点源污染严重、支流非点源污染负荷大是目前苏州河非点源污染的两个主要特征,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苏州河 非点源污染 调控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士强 林卫青 徐祖信 廖振良
简述了苏州河概况、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一期工程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二期工程重点。为论证二期重点工程及其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达性,应用苏州河水系水动力水质模型对二期工程措施的水质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方案包括截污、底泥疏浚、综合调水等。通过计算和分析对二期工程目标的设定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二期工程实施后,苏州河水质总体上可以实现既定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凤朋 郑继勇 张兴昌
对黄河流域6条支流域的土壤、河床泥沙、河流水体的非点源污染物荷载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黄河6条支流域土壤中,洛河流域硝态氮含量高达45.2 m g/kg,远高于其他流域;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土壤的铵态氮、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其中洛河流域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窟野河流域最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土壤pH值高于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各流域泥沙中硝态氮含量以渭河中的最高,并远高于其他河流;皇甫川流域泥沙中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是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最低;与土壤相比较,6条支流域泥沙中的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土壤。渭河和泾河流域泥沙中的全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卫华 杨周南
内部控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建设内部控制系统,用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复杂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以便经济地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系统并有效地维护(杨周南、吴鑫,2007)。内部控制工程在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系统建模、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和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等三个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深入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敏
目前,由于全过程、全方位投资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资管理的各个层面不够完善,导致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的问题与原因 1.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尚未形成,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预结算上,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周南 吴鑫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理论完善与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控制系统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失败率居高不下、成功经验难以移植等。如能利用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借鉴一系列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成果,可有效缓解上述矛盾。本文首次提出用工程学的方法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工程学的特点着手,分析利用工程学可解决内部控制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进而研究内部控制工程学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为构建内部控制工程学、弥补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不足做有益的探索。本文所提及的内部控制特指内部控制的理论及其成果,内部控制系统是指具体的有实际功效...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系统 工程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西西 姜允芳
河流绿色廊道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发挥着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美化、游憩娱乐等功能。从物质设施的角度,将可达性分解成三个方面,首先是河流绿廊与居民分布之间的空间可达性,距离作为可达性指标,得出结论:80%以上的居民到达苏州河绿色廊道的距离小于1000m;其次,从河流绿廊配套的基础设施角度,考虑步行、公交和私家车三种模式下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的城乡差异和土地利用方式极大地影响了苏州河绿廊的交通可达;第三,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综合考虑街道网络结构与苏州河绿廊的联系性,得出街道可达性等级分布现状特征。最后,结合多元功能需求,从提高居住空间可达性、通行方式的可达性、道路实施的导向性等方面,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冬冬 施展 杨凯 白义琴
在阐述城市河流滨岸带的界定、结构、功能以及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的基础上,选择以上海市苏州河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解译、有机污染综合指数、野外调查评分等方法处理数据,将河流与河段两个尺度上的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河流水质和调查河段的景观适宜性进行相关比较研究,进一步结合上海市不同历史时期和现状背景揭示了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环境效应,同时提出城市河流滨岸带的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及农业用地的减少和居住用地、城市绿地与道路用地的增加、不透水面积的整体微减是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②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的变化趋势最为显著,...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主要工科学院之一。学院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矿山电机工程系,1953年更名为矿山机电系,1981年更名为自动化工程系,1995年建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电气工程专业调整至其他学院,原学院合并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并更名为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院目前有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2015年学院整合原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成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原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原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学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
关键词:
苏州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凯旋 王瑞 达良俊
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动因,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研究动态,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苏州河更新规划以复合规划、立体分层设计、无界限设计和多方位体验为规划理念,强调防洪安全、交通设施、滨河文化和遗产保护、生态格局、视觉景观和游憩感知六大体系,将滨水道路、滨水绿地、河道水系以及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进行一体化规划,并明确规划结构。
关键词:
滨水区 更新规划 复合规划 苏州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连成
1992年11月,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承担了京九铁路阜(阳)九(江)段的施工总承包,线路全长542公里,部批总概算为918亿元,该段工程于1995年9月全线铺通,提前工期3个月,1995年12月开通临管运输,1996年9月竣工交付铁路局,1997年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晓慧 陈英旭
本文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 ,结合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出“十五”期间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应当围绕区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结合区域水环境保护的具体规划和措施 ,集成应用已开发成熟技术 ,重点攻关关键和核心技术 ,建立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区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污染 控制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