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1)
- 2023(11098)
- 2022(9860)
- 2021(9308)
- 2020(7700)
- 2019(18000)
- 2018(18075)
- 2017(34600)
- 2016(19019)
- 2015(21459)
- 2014(21586)
- 2013(21254)
- 2012(19175)
- 2011(17140)
- 2010(16802)
- 2009(15241)
- 2008(14279)
- 2007(12101)
- 2006(10709)
- 2005(8896)
- 学科
- 济(73923)
- 经济(73842)
- 管理(50118)
- 业(47789)
- 企(38652)
- 企业(38652)
- 方法(33788)
- 数学(28557)
- 数学方法(28240)
- 农(23572)
- 中国(19466)
- 地方(18846)
- 业经(18000)
- 财(17092)
- 农业(16260)
- 学(16082)
- 理论(12973)
- 和(11737)
- 环境(11731)
- 贸(11539)
- 贸易(11533)
- 制(11166)
- 易(11098)
- 发(10825)
- 技术(10800)
- 务(10054)
- 财务(9996)
- 财务管理(9981)
- 教育(9957)
- 划(9837)
- 机构
- 学院(259537)
- 大学(258968)
- 管理(105981)
- 济(94772)
- 理学(92432)
- 经济(92413)
- 理学院(91338)
- 管理学(89778)
- 管理学院(89298)
- 研究(83904)
- 中国(60442)
- 京(55429)
- 科学(54814)
- 财(42106)
- 农(41310)
- 所(41007)
- 业大(39756)
- 中心(38500)
- 研究所(37755)
- 范(37589)
- 江(37377)
- 师范(37290)
- 北京(34854)
- 财经(34356)
- 州(33048)
- 农业(32017)
- 经(31085)
- 院(30974)
- 师范大学(30272)
- 技术(27197)
- 基金
- 项目(185332)
- 科学(144944)
- 研究(136845)
- 基金(132883)
- 家(114950)
- 国家(113940)
- 科学基金(98226)
- 社会(84381)
- 社会科(79650)
- 社会科学(79627)
- 省(73675)
- 基金项目(72643)
- 自然(64433)
- 自然科(62849)
- 自然科学(62836)
- 教育(61908)
- 自然科学基金(61659)
- 划(61404)
- 编号(57332)
- 资助(53909)
- 成果(45483)
- 重点(40639)
- 发(39944)
- 部(39692)
- 课题(38753)
- 创(38161)
- 创新(35372)
- 科研(35308)
- 项目编号(34541)
- 大学(34217)
共检索到36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卢松 钟静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乡古镇 旅游形象 定位 苏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志杰 吴国清 白光润
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游客问卷调查及意象地图描绘等方法 ,初步探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是以“环状”为特征 ;而组成意象空间的要素主要有干道、桥梁、节点、标志和区域 ;其中干道和桥梁构建了“环状”意象空间框架。根据此项研究的成果 ,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旅游地意象空间 意象地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意属性具有提升和开发的潜力,而带有旅游功能属性的感知意象相对最弱。从空间角度看,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展开与深入,游客感知意象流动易在古镇入口、特色通道与景观带、园林标志物处高度聚焦、聚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晟 曹昌智
我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由于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亟待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并举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多集中于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 ,且具悠久的历史 ,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古民居。为了让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遗韵流芳百世 ,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保护方略 ,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基础上 ,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 ,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 ,培养古城可持续发展理念 ,长久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古镇旅游 传统遗韵 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卞显红
江南水乡古镇转型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4方面: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旅游对古镇经济贡献度低、古镇旅游接待容量有限、古镇旅游发展促进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促进古镇转型发展。江南水乡古镇转型路径主要有5种: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推动古镇由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突破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向古镇之外区域拓展,以古镇旅游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古镇旅游圈,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开发项目,走纵向深挖道路;由区域知名向中国知名,再向世界知名转变,打造世界名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婷
近年来,在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过后,许多古镇由于旅游商业服务与为原居民服务的商业都设置在老镇区内,游客及本地居民的需求超出了生态承载能力,对古镇风貌造成了破坏。吸取之前古镇旅游开发的众多经验,结合金泽镇的空间文化特色,本文提出依托原有古镇,新辟商业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新模式,建设生态化的城市环境,既保护古镇有利于旅游发展,同时也照顾原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古镇 旅游开发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莉 陆林 童世荣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水乡古镇,它们多以水建镇,以水成市,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具有较高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古建筑学等方面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其优美的人居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较高的资源品味;优越的地理区位、精品战略和高投入高产出战略的实施,使得乌镇旅游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知名度迅速扩大,乌镇也因此成为旅游界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其发展倍受国内外游客及历...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旅游开发 战略 浙江乌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永博 魏向东 梁峰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意象的传播、接收方式处于急速变革之中,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带来新的挑战。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大众媒体、营销机构、旅行商乃至旅游者共同参与旅游目的地意象信息的创造、接收、筛选、加工和传播。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营销传播即通过一套完整的营销传播计划,协调各类旅游目的地意象信息来源,根据营销传媒特征和潜在旅游者信息偏好,通过各类媒介有针对性地投放旅游目的地意象信息,借助媒介与内容的双重整合,实现旅游目的地意象营销传播效率最大化。文章结合两个江南水乡古镇案例,基于大样本抽样调查,采用经改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余子萍
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TDI)研究中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内涵的争论仍未休止。造成当前研究中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目的地意象这一抽象概念的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方法不尽合理。现有研究普遍采纳的一维连续体理论虽有助于对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的理解,但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的操作化使用方面仍显不足。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基本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文脉属性、地脉属性及功能属性的旅游目的地意象结构,这一耦合结构更加清晰地界定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属性维度,从而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应用提供更合理的操作化方法。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连续体 耦合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品高 陈仙波
一提起江南水乡,人们就会被“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象所吸引,而江南水乡旅游又一直是被旅游者所青睐的重点旅游产品。随着“走出城市,走进田园,回归自然”呼声的提高,周庄、西塘、南浔等江南水乡名镇旅游产品不断推出。笔者正是在这种水乡旅游特别是水乡名镇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吴文智
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分析了新浪博客中关于朱家角的2633篇博文,根据词频统计结果,将游客对朱家角的旅游感知形象划分为地理位置形象、旅游地类型形象和地方性形象3种,其中旅游地类型形象涵盖词条数最多、频次最高,这表明朱家角作为江南古镇的类型形象强于朱家角的地理位置形象和地方性形象。通过共现分析发现,江南古镇的名称常常多个同时出现在博文中,这也表明朱家角与其他江南古镇的竞争表现在类型形象上,而非表现为与某特定古镇的竞争。结合长尾理论,本文发现,游客对朱家角旅游形象的感知呈现出"长尾"特征,同时在形象曲线的尾部出
关键词:
感知形象 文本挖掘 博客 长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徐宁宁 陈觉 李艳杰
在系统总结乌镇模式的基础上,从游客体验的视角,采用旅游者地方感测量量表,对乌镇东栅和西栅景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乌镇模式的市场接受程度和可复制性。研究发现:乌镇的旅游开发活化模式总体上得到了市场认可,但文化遗产的活化有待提高,社区空心化和遗产化石化在乌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游客的乡愁体验和文化感知不强;乌镇模式中,旅游开发活化和风貌保护存在矛盾,旅游功能的完善是以牺牲古镇风貌和游客的地方感为代价的;旅游开发中"真"和"美"的价值取向存在内部张力,精心修复和改造的建筑和风景更符合游客的审美;乌镇模式是对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但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文化根植性,异地复制需要考虑其约束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