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8)
- 2023(15931)
- 2022(12799)
- 2021(11748)
- 2020(9699)
- 2019(21977)
- 2018(21956)
- 2017(39920)
- 2016(21729)
- 2015(23917)
- 2014(23506)
- 2013(22544)
- 2012(20485)
- 2011(18476)
- 2010(18802)
- 2009(17757)
- 2008(17596)
- 2007(16142)
- 2006(14716)
- 2005(13380)
- 学科
- 济(80579)
- 经济(80465)
- 管理(66077)
- 业(60637)
- 企(51917)
- 企业(51917)
- 中国(28312)
- 农(27334)
- 方法(25021)
- 业经(24121)
- 制(23313)
- 财(23300)
- 地方(19955)
- 数学(19902)
- 数学方法(19559)
- 技术(18710)
- 农业(18042)
- 体(17246)
- 学(17206)
- 银(16025)
- 银行(15994)
- 理论(15834)
- 行(15405)
- 融(15336)
- 金融(15329)
- 体制(13179)
- 发(13174)
- 技术管理(12617)
- 划(12607)
- 策(12547)
- 机构
- 学院(292394)
- 大学(291845)
- 济(114538)
- 经济(111806)
- 管理(107786)
- 研究(103553)
- 理学(90796)
- 理学院(89725)
- 管理学(87952)
- 管理学院(87378)
- 中国(79935)
- 京(63977)
- 科学(61566)
- 财(58881)
- 所(51353)
- 江(48723)
- 农(47893)
- 中心(47783)
- 研究所(45787)
- 财经(43795)
- 范(41276)
- 业大(40971)
- 师范(40836)
- 北京(40592)
- 州(40196)
- 经(39569)
- 院(38535)
- 农业(36670)
- 经济学(34743)
- 省(34337)
- 基金
- 项目(191422)
- 科学(151071)
- 研究(145457)
- 基金(135370)
- 家(117816)
- 国家(116710)
- 科学基金(100299)
- 社会(92065)
- 社会科(86886)
- 社会科学(86868)
- 省(77380)
- 基金项目(70991)
- 教育(67981)
- 划(64406)
- 自然(61790)
- 自然科(60373)
- 自然科学(60356)
- 编号(59551)
- 自然科学基金(59291)
- 资助(52580)
- 成果(50516)
- 创(44509)
- 课题(44091)
- 重点(43923)
- 发(42213)
- 部(41235)
- 创新(40769)
- 制(40110)
- 国家社会(38040)
- 性(36610)
- 期刊
- 济(141991)
- 经济(141991)
- 研究(94446)
- 中国(77445)
- 财(47431)
- 农(46979)
- 教育(46433)
- 管理(45776)
- 学报(45008)
- 科学(41922)
- 大学(35408)
- 学学(32494)
- 农业(31220)
- 融(31114)
- 金融(31114)
- 技术(28559)
- 业经(24094)
- 财经(21986)
- 经济研究(21725)
- 经(19062)
- 问题(17669)
- 业(16441)
- 图书(16174)
- 科技(15552)
- 版(14747)
- 职业(14435)
- 坛(14226)
- 论坛(14226)
- 技术经济(13676)
- 现代(13529)
共检索到47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云 夏永祥
苏州争当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领跑者,已经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苏州市政府通过户籍改革、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马晓霞 陈瑜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诸多经验和成绩,未来应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村"政社分开",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收入获得能力和现代社会生存适应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经营机制 农民合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蹇彪
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立的几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特别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军
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推进,积极寻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08年4月起,安徽先后批准设立了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等6市和郎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东升 邹克俭
2003年以来,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在众多方面和领域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初步建立了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体制机制 先行先试 城乡统筹 科学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选择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本文从决策的价值选择、结构选择和战略选择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田代贵 马云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易明
制度改革起步于制度变革需求,决定于制度变革的激励。综合配套改革与26年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20年前的城镇经济改革相比,均有不同的制度变革需求和制度变革激励,基于此,文章认为综合配套改革应关注四个推进战略:以“以自主性制度创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主张有效制度创新;提供足够而持续的改革激励;探索普适性的制度创新内容。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改革激励 制度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体改委研究所课题组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推进建设体制与投资体制的配套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建设体制与投资体制配套改革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运舒 骆正清
本文在充分剖析"新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选择原则,并对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如何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为国家和地区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换兆 郝寿义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成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