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1)
- 2023(18870)
- 2022(16025)
- 2021(14944)
- 2020(12434)
- 2019(28285)
- 2018(28071)
- 2017(54335)
- 2016(29513)
- 2015(33312)
- 2014(33388)
- 2013(33055)
- 2012(30459)
- 2011(27458)
- 2010(27921)
- 2009(26235)
- 2008(26008)
- 2007(23384)
- 2006(21266)
- 2005(19480)
- 学科
- 济(125146)
- 经济(124979)
- 业(104181)
- 管理(100054)
- 企(91248)
- 企业(91248)
- 方法(49301)
- 数学(39071)
- 数学方法(38593)
- 农(38357)
- 财(38038)
- 业经(36116)
- 中国(35784)
- 制(28985)
- 地方(28687)
- 农业(26065)
- 务(25447)
- 财务(25350)
- 财务管理(25310)
- 企业财务(23925)
- 学(22928)
- 技术(22559)
- 理论(22287)
- 贸(22220)
- 贸易(22203)
- 和(22032)
- 易(21517)
- 策(21316)
- 银(21307)
- 银行(21263)
- 机构
- 学院(425651)
- 大学(422099)
- 济(173612)
- 经济(169758)
- 管理(169284)
- 理学(143932)
- 研究(143505)
- 理学院(142361)
- 管理学(140300)
- 管理学院(139486)
- 中国(111507)
- 京(91327)
- 财(85636)
- 科学(85085)
- 所(72058)
- 农(68018)
- 江(66865)
- 财经(65992)
- 中心(65012)
- 研究所(64395)
- 经(59714)
- 业大(59538)
- 北京(58424)
- 范(55570)
- 州(55192)
- 师范(55111)
- 农业(52577)
- 院(52079)
- 经济学(50869)
- 财经大学(48443)
- 基金
- 项目(274278)
- 科学(216748)
- 研究(206442)
- 基金(197620)
- 家(169637)
- 国家(168059)
- 科学基金(145744)
- 社会(129984)
- 社会科(123107)
- 社会科学(123078)
- 省(108262)
- 基金项目(104000)
- 教育(94288)
- 自然(93006)
- 自然科(90802)
- 自然科学(90781)
- 划(89672)
- 自然科学基金(89141)
- 编号(85329)
- 资助(81377)
- 成果(70492)
- 发(61123)
- 重点(60782)
- 部(60449)
- 课题(59439)
- 创(58339)
- 创新(53868)
- 制(53436)
- 项目编号(52599)
- 国家社会(52487)
- 期刊
- 济(207028)
- 经济(207028)
- 研究(133543)
- 中国(89369)
- 管理(68376)
- 财(68203)
- 农(64192)
- 学报(60106)
- 科学(57708)
- 教育(50079)
- 大学(46683)
- 融(44566)
- 金融(44566)
- 农业(43832)
- 学学(43757)
- 技术(40043)
- 业经(35793)
- 财经(32879)
- 经济研究(31491)
- 经(28118)
- 问题(26497)
- 业(23988)
- 技术经济(21880)
- 现代(20952)
- 图书(20759)
- 理论(20313)
- 贸(20155)
- 科技(19750)
- 商业(19703)
- 世界(18801)
共检索到661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海成 秦菲菲
苏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有力支撑。但制造业物流外包意愿不足和物流业专业化供给有限,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程度较低。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制造和物流企业的联动现状分析,提出了鼓励物流外包,提升供给质量,发展战略关系,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两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苏州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春阳 范林榜
利用徐州市2006年以来的行业经济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徐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徐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还不是特别协调的结论,并就未来徐州两业发展建言献策,以推动徐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龚鹏 阎黎
从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指出西安在两业联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西安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动发展 灰度关联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东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巧丽
为分析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同性,以泉州市2011-202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C2R-DEA模型对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未达到协同状态。据此提出,为促进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应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制造业的物流外包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技术助推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等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茂林 冯雷鸣 王冠辉
试图兼顾数据指标绝对量大小和变化速率快慢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灰色综合关联理论对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不甚协调,对此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物流金融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辉 王茂春
分析了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物流业和政府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李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以及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互联网+"驱动物流服务的创新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骆温平编著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