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1)
2023(9035)
2022(7445)
2021(6816)
2020(5765)
2019(13225)
2018(13121)
2017(25296)
2016(13683)
2015(15336)
2014(15259)
2013(15208)
2012(14094)
2011(12974)
2010(13445)
2009(12363)
2008(11931)
2007(10520)
2006(9572)
2005(8689)
作者
(41533)
(34715)
(34646)
(33184)
(22656)
(16915)
(15649)
(13516)
(13335)
(12427)
(12176)
(11922)
(11484)
(11295)
(11108)
(10933)
(10317)
(10121)
(9976)
(9903)
(8867)
(8568)
(8522)
(8209)
(7935)
(7872)
(7657)
(7281)
(7072)
(6861)
学科
(81585)
经济(81527)
管理(32146)
方法(30322)
(28370)
数学(27722)
数学方法(27175)
(21740)
企业(21740)
地方(21377)
中国(17530)
(16749)
(15256)
地方经济(13627)
业经(13483)
农业(10586)
(10540)
(10032)
环境(9885)
(9426)
金融(9425)
理论(9368)
(9038)
贸易(9031)
(8934)
经济学(8824)
(8526)
(8264)
(8213)
银行(8194)
机构
大学(201323)
学院(201265)
(89779)
经济(87967)
研究(75481)
管理(73044)
理学(62644)
理学院(61790)
管理学(60269)
管理学院(59899)
中国(55539)
科学(46820)
(43403)
(39271)
(37706)
研究所(35881)
中心(33982)
(33049)
(30699)
财经(30291)
业大(29542)
经济学(29061)
北京(27841)
(27364)
(27269)
(27124)
师范(26969)
(26784)
农业(25839)
经济学院(25806)
基金
项目(135178)
科学(106143)
基金(98356)
研究(93377)
(87685)
国家(87063)
科学基金(73874)
社会(60517)
社会科(57462)
社会科学(57445)
(52307)
基金项目(51681)
自然(48904)
自然科(47837)
自然科学(47825)
自然科学基金(46908)
(45045)
教育(42668)
资助(41770)
编号(35834)
重点(31307)
(30441)
(29059)
成果(28515)
(27052)
课题(26196)
科研(25801)
计划(25637)
创新(25540)
国家社会(25420)
期刊
(104590)
经济(104590)
研究(63534)
中国(38723)
学报(32104)
科学(31043)
(29352)
管理(27764)
(26789)
大学(23696)
学学(22769)
农业(19870)
技术(18705)
经济研究(18177)
(17474)
金融(17474)
教育(17223)
财经(15338)
业经(14292)
统计(13762)
问题(13300)
(13261)
(12079)
技术经济(11568)
(11151)
决策(11067)
资源(10613)
世界(9401)
商业(9088)
现代(9070)
共检索到30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进  陈爽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人口流动潮,其主要流向是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地区向城镇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不尽相同,不同模式下地区流动人口的流向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分析比较不同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特征,对当地经济政策、产业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为研究目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南模式”的苏州市和“温州模式”的温州市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总结两城市的流动人口空间特征与差异,可以看出:苏州市以人口流入为主,温州市流入流出人口数量持平;苏州市吸引外来人口的范围不如温州市广;苏州市城市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高过温州市。此外,还对不同经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承宽  周建芳  全碎莲  林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赛南  李志刚  郭炎  
居住满意度是国内外城市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现有研究关注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住房条件以及社区环境等对其的影响,缺乏关注和系统地探讨流动人口特有的"临时性"特征。本文将流动人口的临时性特征总结为行政、经济和社会临时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行政临时性对居住满意度影响不大,而经济和社会临时性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单纯地改革户籍制度,并不能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居住满意度,需改变其经济和社会的临时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飞  胡瑞法  张笃富  
在粮食生产的硬约束下,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重视对不增加劳动投入便可显著增产的技术和投资大技术性强的技术的选择,且在第二、三产业发达的条件下,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选择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户越来越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  
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中国特大城市——广州为例,首先系统分析了广州流动人口近30年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分布具有近郊区指向、文化程度较高者多集聚于发展新区、产业转型与转移对流动人口职业分布有重要影响、以户籍地为基础的集聚区经济形态已经出现。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出现了跨国移民聚居区的基本雏形。其次,对其原因进行归纳,包括城市发展格局的演变及产业地域转移、户籍和劳动力二元市场等制度因素及人力和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升华  陈田  刘洋  
商务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经济中心型城市发展旅游的理性选择。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和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浙江东南部的经济中心城市。“温州经济”、“温州模式”是温州最响亮的品牌,其商务旅游有着坚实的生成、生长与发展基础。温州商务旅游历经“初始化阶段—自发式阶段—自觉式阶段—现代化阶段”的“四段式”发展过程,是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商务旅游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一个完整表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玲,欧阳慧,陈耀森,林文生  
本文根据广州 2 0 0 0年对暂住人口和出租屋的全面登记资料 ,已发表文章中可获得的北京、上海的流动人口资料 ,比较分析三大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广州具有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快、平均滞留期短、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和居住出租屋的比例高、女性所占比例高、以务工为主的就业人口及相当于本地劳动力的比例高等特点 ,增加了对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本文认为 ,改变城市产业结构 ,可以减少低素质外来工的比例和总量 ,但无法杜绝他们进入城市。因而将对外来工聘用单位和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管理相结合 ,将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与改变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户籍和用地的二元管理体制相结合 ,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关键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鲁方平  
图书ATM机与"城市书房"是温州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两种建设模式。近年来,二者的发展和运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作为自助图书馆发展的早期模式,图书ATM机在进入成熟阶段后,有被"城市书房"取代的趋势。因此,各地在建设城市自助图书馆时,应根据不同的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悦  林李月  朱宇  柯文前  肖宝玉  
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成为当前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而永久定居意愿是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内在驱动力。论文从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有着整体水平偏低、空间不均衡的特点;永久定居意愿流形成以上海市、深圳市和北京市为主,内陆部分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辅的多极格局;随着永久定居意愿的增强,对城市的选择愈发聚焦在少数几个一线城市。(2)模型结果显示,流入地级市与流出地级市间的工资与失业率的差距显著影响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女性、年长、受教育程度高、短距离迁移、停驻时间长以及举家迁移等的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永久定居意愿;流入城市的住房开始取代就业成为定居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变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守亭  
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创立的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民间资本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模式与苏州模式的典型特征、民间资本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揭示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云成,张桂霞,何新发  
80年代后期中国流动人口出现“高潮”,尤其是广州市,1988年达到117.0万人,1989年下降之后,1992年又达到108万。如此之多的流动人口尽管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广州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着重探讨广州市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李晓晖  
苏州凭借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模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而温州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民营经济也使人均收入居于长三角前列。文章依靠协整分析这一工具对"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苏州模式"典型的外资经济特征和"温州模式"典型的民营经济特征,最后建议在目前苏州和温州经济发展都遭遇瓶颈情况下,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苏温模式是两地的正确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李步鸣  柯菊明  刘锡田  胡正武  林坚  杨海曼  张菁华  黄爱南  沈文超  马松伟  韩凤芹  申学锋  叶乐安  仇德龙  吴强  麻相漫  
2008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政府举债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回暖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挺  
~~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丹萍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