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4)
- 2023(11037)
- 2022(8682)
- 2021(7753)
- 2020(6047)
- 2019(13693)
- 2018(13681)
- 2017(25424)
- 2016(14027)
- 2015(16110)
- 2014(16354)
- 2013(15899)
- 2012(15317)
- 2011(14001)
- 2010(14469)
- 2009(13396)
- 2008(13447)
- 2007(12509)
- 2006(11612)
- 2005(10815)
- 学科
- 济(64961)
- 经济(64893)
- 管理(35231)
- 业(33232)
- 中国(24712)
- 企(23935)
- 企业(23935)
- 地方(22904)
- 农(20910)
- 业经(17507)
- 方法(16458)
- 农业(14204)
- 发(13532)
- 融(13430)
- 金融(13430)
- 数学(12833)
- 数学方法(12621)
- 银(12558)
- 银行(12541)
- 学(12516)
- 制(12350)
- 行(12239)
- 贸(12202)
- 贸易(12188)
- 易(11710)
- 地方经济(11611)
- 财(11444)
- 环境(10732)
- 发展(10516)
- 展(10487)
- 机构
- 学院(201562)
- 大学(199232)
- 济(81616)
- 经济(79621)
- 研究(78989)
- 管理(68131)
- 中国(61411)
- 理学(55303)
- 理学院(54545)
- 管理学(53413)
- 管理学院(53034)
- 科学(47500)
- 京(45639)
- 所(41046)
- 财(38135)
- 研究所(36611)
- 农(36169)
- 中心(35949)
- 江(35147)
- 范(30991)
- 州(30927)
- 师范(30668)
- 北京(29890)
- 院(28768)
- 财经(28124)
- 业大(28080)
- 农业(27793)
- 省(26239)
- 经(25247)
- 经济学(24554)
- 基金
- 项目(122232)
- 科学(94597)
- 研究(94152)
- 基金(83257)
- 家(72255)
- 国家(71543)
- 科学基金(59711)
- 社会(58010)
- 社会科(54738)
- 社会科学(54727)
- 省(50104)
- 基金项目(42798)
- 教育(42773)
- 划(41334)
- 编号(39843)
- 自然(35191)
- 成果(34503)
- 自然科(34324)
- 自然科学(34316)
- 资助(33704)
- 自然科学基金(33655)
- 发(33451)
- 课题(30061)
- 重点(28327)
- 发展(27343)
- 展(26860)
- 部(25635)
- 创(24858)
- 年(24769)
- 性(23607)
共检索到34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大生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中的国际化进程赵大生中新两国政府共同推动,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从项目的酝酿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国际合作特色。因此,其开发建设的过程始终就应该是一种国际化的进程。所谓园区的国际化,含义很广,包括开发过程中,投资环境的建设,项目的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华
当经济特区在合适的条件下被正确地实施,它便能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特区就成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场,代表着中国务实性和试验性并重的改革发展路径。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是90年代初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一个疲软的市场环境中,东道主国家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即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优势,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华
当经济特区在合适的条件下被正确地实施,它便能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特区就成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场,代表着中国务实性和试验性并重的改革发展路径。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是90年代初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一个疲软的市场环境中,东道主国家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即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优势,通过建立一个整体优化的营商体系,来成功打造产业园区。旨在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因素和重要经验,并同时为其他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虎荣
菀平镇地处东太湖之滨,地理位置偏僻,工业基础较差,改革开放前曾是穷乡僻壤,我镇党委一班人解放思想,转换观念,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突破口,主动呼应、接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工业小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该镇的工业小区已形成规模,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区域1平方公里。区内已落户项目17个,项目总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大生
跨世纪的宏伟开发工程─—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赵大生1993年11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西雅图会见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时宣布,中国十分重视同新加坡的合作和新加坡建设的经验,苏州工业园项目开创了两国合作的新模式。吴作栋总理也向江泽民主席明确表示,新加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琪龙 郭旭 李广斌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关键词:
乡村空间转型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丁金宏,徐建刚,陈启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麒,佘之祥
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为数不多超大规模外资引入地区,其建设将产生非常明显的区域效应:一是作为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江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辐射源和核心区域;二是除对周边乡镇的发展有直接作用外。对门户港城太仓市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太仓市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副中心予以建设,故可望形成苏州与太仓互利互动的双核型空间结构关系;三是作为我国独有的整体引入国外管理模式的地区,将成为我国国际经济管理经验的借鉴与示范基地。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区域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增伟 毕军 王习元 张炳 王晓宁
文章立足于国际、国内背景及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园区生态化面临的挑战,从园区生态系统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其生态化建设重点,主要包括资源能源优化方案、生态产业建设、绿色社区建设、园区安全与风险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效益做了预评估。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建设不但能提高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而且能大大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绿色社区 风险管理 苏州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纲 钱复旦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新合作的旗舰项目。2010年,中注协将园区列入全国首批试点的"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园区的示范基地自挂牌以来,对于促进园区会计专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期,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对园区示范基地内的24家会计师事务所做了一次调研,相关情况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焕友 苏勤 钱树伟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开发区已经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转型。旅游业作为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第三产业,在开发区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旅游新品牌形象难以树立、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和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高等,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研究区及其它处于相似境地的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发展室专题调查组
1992年底至1993年初,一股强劲的“新加坡投资旋风”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苏州、烟台、威海、无锡以及后来的厦门、成都、海南都争相邀请李光耀、吴作栋、王鼎昌、李显龙等新加坡显贵到他们那里看看.随后,一份份投资意向书、合作协议书和备忘录相继签署.其协议投资量之大,势头之猛,使国人瞠目,神州震惊.乃至于江泽民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期间,还专门向新加坡总理询问了此事.在这不同凡响的“新加坡热”中,起步最早、动作最快、影响最大的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一年半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炎 张敏 夏胜国
以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一区为例,对研究区的总量职住比以及三类不同人群的独立指数进行了测度,并运用交通-土地利用模型模拟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人群的职住空间分布以及道路交通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不同人群的职住分离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指出发展目标转向、建设时序错位以及土地财政导向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用地功能结构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
苏州 开发区 职住分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贵超 侯爱敏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规划建设标准高、定位及分工较为明确、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多点化的空间布局特征。但同时存在内部竞争较大、载体选址不够理想、商务成本较高以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均质化优惠政策、整合现有载体、优化商务成本、完善公共交通以及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等对策来进一步优化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发展。同时,这一系列经验、问题以及对策值得正在大力建设服务外包载体的城市参考借鉴。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服务外包载体 问题与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何磊 陈春良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对其他后进地区可能构成的经验借鉴,其与深受产城分离发展困扰的其他经济开发区路径上的分疏,应该是在理念引领、规划前瞻、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性胜出。这些方面的汇集协同让苏州工业园区"幸运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城镇化的新路。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工业园区 新型城镇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