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0)
- 2023(9944)
- 2022(8031)
- 2021(7184)
- 2020(5864)
- 2019(13765)
- 2018(13574)
- 2017(26185)
- 2016(14702)
- 2015(16582)
- 2014(16955)
- 2013(16775)
- 2012(15646)
- 2011(14006)
- 2010(14230)
- 2009(13338)
- 2008(13277)
- 2007(12089)
- 2006(10606)
- 2005(9564)
- 学科
- 济(68900)
- 经济(68846)
- 管理(36761)
- 业(35748)
- 方法(28046)
- 企(26029)
- 企业(26029)
- 数学(24953)
- 数学方法(24752)
- 中国(20646)
- 农(20242)
- 地方(19329)
- 业经(14459)
- 财(13946)
- 农业(13795)
- 学(13654)
- 贸(11423)
- 贸易(11420)
- 易(10926)
- 制(10856)
- 环境(10175)
- 地方经济(9453)
- 发(9437)
- 和(9355)
- 融(9039)
- 金融(9036)
- 银(8947)
- 银行(8921)
- 理论(8586)
- 行(8486)
- 机构
- 大学(216610)
- 学院(216173)
- 济(89190)
- 经济(87115)
- 管理(79416)
- 研究(77462)
- 理学(68157)
- 理学院(67209)
- 管理学(65935)
- 管理学院(65536)
- 中国(56391)
- 科学(49421)
- 京(46929)
- 所(39938)
- 农(39918)
- 财(38724)
- 研究所(36563)
- 中心(35809)
- 江(33707)
- 业大(33678)
- 农业(31523)
- 财经(31188)
- 范(31086)
- 师范(30802)
- 州(29600)
- 北京(29134)
- 经济学(28294)
- 经(28172)
- 院(27944)
- 经济学院(25758)
- 基金
- 项目(146237)
- 科学(114781)
- 基金(105795)
- 研究(104399)
- 家(93036)
- 国家(92322)
- 科学基金(78366)
- 社会(67052)
- 社会科(63504)
- 社会科学(63480)
- 省(57288)
- 基金项目(57284)
- 自然(50518)
- 自然科(49316)
- 自然科学(49301)
- 划(48785)
- 自然科学基金(48372)
- 教育(47198)
- 编号(42247)
- 资助(41647)
- 成果(34051)
- 重点(33445)
- 发(33299)
- 部(31771)
- 课题(29552)
- 创(29417)
- 国家社会(28042)
- 科研(27954)
- 创新(27689)
- 计划(27010)
共检索到316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晓冬 马荣华 蒲英霞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通过城市化强度指数,运用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测度等方法,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城市化强度的时相性变化、空间集聚特征的演化,以及城市化"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等。分析得出,1980年代以来,随着苏州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城市化发展的高值簇即"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苏州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全局层面的多因素驱动、"热点"轮换和局域层面的中心辐射与梯度推进是并存的。
关键词:
城市化 苏州 空间格局 演化 空间相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富华 杨山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区不同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结果表明:1984-2013年间,苏州市各开发区建设造成城市空间显著差异化扩展,沿开发区所在区域东西向迅速扩展;开发区建设使得苏州市从最初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成大城市核轴完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开发区对苏州城市形态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低水平变化、突变转换和高水平稳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城市形态指数既反映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也显现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状态;开发区对形态的影响过程表明,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调控开发区规模及时序以提高城市形态稳定性和紧凑性是城市开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指数 苏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伟峰 孙在宏 邵繁荣 倪婷 冯松松 张果
分析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以及驱动因素,可为优化区域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998~2008年苏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指标测算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农业结构调整明显;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与耕地减少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提升;苏州全域耕地、园地、城市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均为昆山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分别是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驱动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许有鹏 陈爽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玉龙 许有鹏 马爽爽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原有河流水系造成了较大冲击,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苏州市是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河网萎缩,水系连通受阻。为此运用图论和GIS的方法探讨了水系结构与河流连通变化。研究表明:(1)近50a来,苏州市中心区河流总长减少了约84km,河网密度下降了约19.7%;(2)研究区二、三级河流持续减少,一级河流不断增加,呈明显的主干化趋势;(3)河流结点数和河链数均呈下降趋势,且1980s到2009年的变化幅度要比1960s到1980s的变化幅度大;(4)水系连通度由19...
关键词:
河网水系 水系连通性 连通度 苏州市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保强 熊理然 蒋梅英 张磊
基于云南沿边地区56个县域单元1993,2002,2009,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ESDA-GIS方法分析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格局,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相对较弱。1993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格局变动不大,经济热点区域始终处于弥勒、建水、蒙自等县市,冷点区域则始终处于广南、麻栗坡、绿春等县域;而经济增长格局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和跃迁特征。整体上看,云南沿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较大,由随机成分造成空间异质性也逐渐增强,且东—西方向上县域经济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保强 熊理然 蒋梅英 张磊
基于云南沿边地区56个县域单元1993,2002,2009,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ESDA-GIS方法分析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格局,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相对较弱。1993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格局变动不大,经济热点区域始终处于弥勒、建水、蒙自等县市,冷点区域则始终处于广南、麻栗坡、绿春等县域;而经济增长格局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和跃迁特征。整体上看,云南沿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较大,由随机成分造成空间异质性也逐渐增强,且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滨 邓祖涛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最新地域空间范围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差作为衡量地区绝对差异的指标,变异系数用于衡量相对差异的变化,选用Moran’s I模型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用以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和分布态势。以Moran散点图、LISA聚集地图进行局域自相关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在显著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缓慢扩大。子城市群内旅游发展差异明显,子城市群间旅游发展差异不明显。旅游极化效应明显,旅游发展的轴—辐网络效应不突出,旅游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不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发展有一定的集聚趋势,但目前尚不明显。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空间差异 空间自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跃文 蒋国洲 许夏冰童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衡量与比较已不再利用人口或土地等单一指标的方法,而是在复合指标下的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和空间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针对2010年我国28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并运用Arcgis对各城市间的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呈现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特别是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及其周围辐射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城市。最后就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空间格局进行总结分析与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仙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总体改革新思路,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径,同时也为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打好体制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体制机制 苏州 新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仙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总体改革新思路,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径,同时也为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打好体制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体制机制 苏州 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演化 规模结构 江苏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建华 刘程军
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的角度对浙江省2001-2011年间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近十年间,浙江省区域城市化相对差距逐年增大,绝对差距呈波浪式上升;浙江省区域城市化差异明显,杭州、绍兴已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阶段,而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浙江省区域城市化水平基本相同的单元(高—高或低—低)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城市化发展呈现趋同现象。
关键词:
浙江省 区域城市化 格局 时空演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施雯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呈现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的演化特征。在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权力间的耦合成为推动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及演化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特征 机制 空间结构演化 苏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