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8)
- 2023(18315)
- 2022(15573)
- 2021(14497)
- 2020(11891)
- 2019(27385)
- 2018(27150)
- 2017(51713)
- 2016(28209)
- 2015(31476)
- 2014(31507)
- 2013(31065)
- 2012(29139)
- 2011(26462)
- 2010(26899)
- 2009(24540)
- 2008(23922)
- 2007(21685)
- 2006(19557)
- 2005(17361)
- 学科
- 济(113115)
- 经济(112996)
- 管理(82801)
- 业(78137)
- 企(63982)
- 企业(63982)
- 方法(43165)
- 中国(37219)
- 数学(36301)
- 数学方法(35827)
- 农(33047)
- 地方(30506)
- 业经(27079)
- 财(26918)
- 学(24963)
- 技术(22887)
- 农业(22105)
- 制(21924)
- 贸(19740)
- 贸易(19723)
- 理论(19503)
- 银(19334)
- 银行(19275)
- 易(19029)
- 环境(18786)
- 行(18581)
- 融(18444)
- 金融(18443)
- 和(18305)
- 策(17577)
- 机构
- 学院(395245)
- 大学(395005)
- 济(155713)
- 管理(153083)
- 经济(151888)
- 研究(141077)
- 理学(130313)
- 理学院(128769)
- 管理学(126540)
- 管理学院(125818)
- 中国(106028)
- 科学(87737)
- 京(86908)
- 财(72532)
- 所(71594)
- 农(67309)
- 研究所(64780)
- 中心(63900)
- 江(62301)
- 业大(58894)
- 财经(55869)
- 北京(55694)
- 范(55378)
- 师范(54808)
- 农业(52338)
- 院(52038)
- 州(52031)
- 经(50662)
- 经济学(45288)
- 技术(44297)
- 基金
- 项目(264062)
- 科学(207206)
- 研究(195150)
- 基金(187872)
- 家(164161)
- 国家(162692)
- 科学基金(139059)
- 社会(120802)
- 社会科(114227)
- 社会科学(114197)
- 省(105484)
- 基金项目(99313)
- 自然(90311)
- 教育(89829)
- 划(88665)
- 自然科(88176)
- 自然科学(88153)
- 自然科学基金(86585)
- 编号(80240)
- 资助(76830)
- 成果(66585)
- 发(60152)
- 重点(59586)
- 课题(57545)
- 创(57405)
- 部(57102)
- 创新(52993)
- 科研(49459)
- 项目编号(48696)
- 国家社会(48506)
- 期刊
- 济(183233)
- 经济(183233)
- 研究(123807)
- 中国(88652)
- 农(62184)
- 学报(62011)
- 管理(60070)
- 科学(57986)
- 教育(54539)
- 财(53066)
- 大学(46806)
- 学学(43406)
- 农业(42930)
- 融(39459)
- 金融(39459)
- 技术(36610)
- 业经(31064)
- 经济研究(28149)
- 财经(26662)
- 问题(24352)
- 图书(23614)
- 经(22866)
- 业(22595)
- 科技(20748)
- 技术经济(19522)
- 现代(18549)
- 理论(18528)
- 坛(18057)
- 论坛(18057)
- 版(17585)
共检索到61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寅生 周有军 朱建达
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承接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战略在城市尺度的具体化和地方化。本文分析了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基础和将要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优化空间布局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
关键词:
苏州 创新型城市 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生产方式粗放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创新型城市 产学研结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靖华 吕艳薇 常晓然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杭州21世纪最重要历史使命,为此国家、浙江和杭州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很多相关政策。本文搜集2000—2010年166条相关政策,在精读具体内容基础上量化编码,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三方面进行政策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政策力度提高速度快于政策数量,政策更趋规范化。第二,不同时期对政策目标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目前越来越重视创新主体培育。第三,政策措施主要通过激励性政策刺激城市创新动力,鼓励创新者开展创造性活动。杭州"花园城市"和"服务型"城市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其他富有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的我国创新型城市带来启示。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政策 演变 杭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杰
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成败的关键。目前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传统渐进性创新战略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追赶陷阱和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网的密集包围,此举导致了后进国家要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显得越来越困难。新兴产业作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抓手,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同样面临着前追后堵的困境。以苏州为例,通过剖析新兴产业现阶段突破性创新发展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以二元组织结构为代表的内部环境激励与转变和以强化载体平
关键词:
新兴产业 突破性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汉大学创新型城市研究课题组
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认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源头上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注重发挥大企业的创新优势,增强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为创新型城市注入金融"活水";加强城市创新的"硬设施"与"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升级;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高质量发展 西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玺玫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多方协同壁垒明显、学校办学现状限制、创新成果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及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等障碍因素,既不利于高职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也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文章从解决现实困境、寻找有效路径出发,提出了政府主导、高校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等举措,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服务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驱动 新型工业化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新明
未来几十年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 ,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经营城市”的理念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打开了希望大门 ,但如何经营城市是一个新事物 ,本文从杭州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杭州 经营城市 城市建设 资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兆廉 石大千
通过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看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自然实验,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6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PSM-DID方法和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政策通过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环境建设两种作用机制,分别产生了积极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二者是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本文的重要政策含义在于:明确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为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王欣 文春波 邱士可 李军利
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探讨,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洛阳市情的全面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提出了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建构、功能联动和要素组合,并从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并由此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科学依据和启示。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建设 洛阳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烨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别是中心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然后以贵阳市为例,在总结了贵阳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深入剖析了贵阳市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观念、体制、资金、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等瓶颈问题,进而参照发达地区经验并结合贵阳市实际,提出了突破这些瓶颈的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展旭
新型城市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构想,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我国建设新型城市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尚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城市快速发展带来诸多生态问题、创新方向与城市特点结合不足、重经济轻文化造成文化层面成为短板。为此,要在原有城镇化建设基础上,注重基础设施、绿色生态、城市智慧、创新能力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让城市发展进入一个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崭新发展阶段。
关键词:
新型城市 智慧城市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莹 李政 孙广召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细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指标,考察了产业发展、城市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产业集聚与城市人口扩张、城市面积扩张均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产城融合度较低时,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集聚与城市面积扩张均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而当产城融合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三者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并且随着产城融合程度的提升,产业集聚、城市面积扩张以及城市人口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也在逐渐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献波
文章以2006—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创业活跃度视角,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激发地区创业活跃度,从而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创业活跃度的协同效应在非中心城市、科教水平低的城市中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全面总结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提出了促进苏州产业转型创新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型创新 苏州 新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全面总结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提出了促进苏州产业转型创新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型创新 苏州 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