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5)
2023(12196)
2022(10279)
2021(9272)
2020(8169)
2019(18727)
2018(18511)
2017(36044)
2016(19679)
2015(21951)
2014(21852)
2013(22023)
2012(20441)
2011(18371)
2010(18713)
2009(17866)
2008(18109)
2007(16862)
2006(15019)
2005(13420)
作者
(57939)
(48983)
(48916)
(46061)
(30960)
(23501)
(22245)
(19207)
(18254)
(17526)
(16540)
(16469)
(15432)
(15325)
(15116)
(15056)
(14924)
(14286)
(14160)
(14111)
(12180)
(12018)
(11926)
(11251)
(11061)
(11000)
(10951)
(10883)
(10007)
(9869)
学科
(90906)
(88880)
经济(88775)
(73441)
企业(73441)
管理(67848)
(46768)
方法(40377)
数学(32024)
数学方法(31794)
农业(30889)
业经(30366)
(27573)
(20166)
财务(20148)
财务管理(20114)
中国(19862)
企业财务(19024)
(18921)
技术(17497)
(16441)
贸易(16435)
(15954)
(15686)
地方(15661)
(15174)
理论(14564)
(14455)
(14057)
(14008)
机构
学院(295511)
大学(288347)
(125887)
经济(123549)
管理(120462)
理学(104041)
理学院(103042)
管理学(101656)
管理学院(101115)
研究(91925)
中国(73541)
(66193)
(58922)
(56763)
科学(55997)
农业(51158)
业大(48805)
(47101)
(46990)
财经(45434)
中心(44303)
研究所(42442)
(41057)
(38814)
经济学(37387)
北京(35978)
(34911)
经济管理(34844)
师范(34578)
经济学院(34107)
基金
项目(191786)
科学(152378)
研究(140733)
基金(140474)
(121117)
国家(119911)
科学基金(104423)
社会(91596)
社会科(86511)
社会科学(86481)
(77463)
基金项目(75681)
自然(67118)
自然科(65612)
自然科学(65593)
自然科学基金(64536)
教育(62955)
(62636)
编号(58101)
资助(55716)
成果(45624)
(42866)
(42755)
(42555)
重点(41992)
(41971)
创新(38993)
课题(37806)
国家社会(37474)
科研(36706)
期刊
(146989)
经济(146989)
研究(80791)
(67238)
中国(54696)
(46680)
农业(45115)
学报(44523)
管理(43602)
科学(42717)
大学(34173)
学学(32769)
业经(31091)
(28897)
金融(28897)
技术(25871)
(24016)
财经(22686)
教育(22342)
经济研究(21094)
问题(20275)
(19493)
技术经济(17565)
(15708)
世界(15371)
商业(15170)
农村(14946)
(14946)
现代(14329)
农业经济(14189)
共检索到43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晓红  汪朝霞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兼业行为的干预,引导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尽快离农,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红  
兼业是农户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在一定自然或制度约束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苏州农村兼业化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亚飞  谢小飞  吕剑平  
[目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甘肃省34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模型中,农户家庭禀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交易费用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最小。(2)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3)感知绩效对小农户行为态度的影响强于感知风险;小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上级政府和村集体的信任度;缔约条件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更有效,农户较为重视进入门槛高低;劳动力数量、农户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收购产品中介的熟悉程度对小农户行为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4)多群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禀赋对自给型、兼业型和退出型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型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些变量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结论]要加强现代农业宣传力度,改善农户行为态度;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发挥周围人群的示范效应;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市场信息支持,增强农户对现代农业的掌控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设计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本文运用我国1 3个省(市) 4 7个县(市) 1 0 3 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对其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农产品的类型会影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例如,生产家禽、家畜、茶叶类农产品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要高于生产其他类型农产品的农户;农户生产农产品的目标销售市场会影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从事销售市场越远的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政府的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谢启超  郑华  
对苏州吴中地区21家合作社331个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以后,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年收入、外出打工人数和入股土地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家庭人口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应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入股与分红机制,在土地入股的基础上适当引进资产、技术等入股形式;加大对农户教育培训的力度,改变其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的负面看法;积极解决社员的就业问题,增加社员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伟林  黄贤金  陈志刚  
研究目的:对发达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结合苏州市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农户征地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家庭政治结构、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对征地后生活水平的预期、打工机会的预期、自主经营条件的预期以及社会治安条件的预期都会对农户征地意愿产生影响。研究结论: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充分保护农户的利益,同时从就业培训、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多途径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优化征地行为,为征地后农民可持续生计提供充分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毅  罗剑朝  曹瓅  房启明  
文章选取宁夏平罗501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和金融机构土地抵押联立选择行为及其供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普遍存在信贷需求,由于信贷供给抑制原因,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比例偏低。相较于纯农户和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土地贷款意愿可能性高,贷款可得性也更大;影响农户土地抵押既有共同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户教育程度、产品期限合理性和对抵押政策认知是影响不同农户参与土地抵押的共同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供给更多是考虑不同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和信用记录等变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婉菲  尹奇  鲍海君  
耕地保护是一个公众目标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制度不完善、征地缺乏合理补偿等问题。该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封闭式定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彭州市部分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彭州市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不高,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优化与完善耕地保护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毛飞  霍学喜  
利用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和Logit模型,分析了苹果种植户参与"贮+销"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贮藏设施,所在村有果农协会,交通便利地区的种植户参与"贮+销"模式的可能性较大;种植户所认定的贮藏后苹果质量等级与种植户参与"贮+销"模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往期销售状况良好,认为贮藏成本高的种植户参与"贮+销"模式的可能性较小。此外,种植户参与"贮+销"模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李录堂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439份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户对信息技术的主观认知、态度及行为选择,研究表明:农户对使用信息网络的认知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同时,农户使用计算机、手机信息网络的认知、态度、主观规范对其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这充分反映出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提升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芳  尚海洋  聂华林  
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而"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既受到主观因素和非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即家庭生计资本。本文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选取300户随机样本,分析了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对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形成呈负面影响作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形成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道元  卓翔之  黄海平  凌莉  
通过对皖北地区581个农户的实地调查,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小麦补贴品种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还不够理想,仅有60.7%的农户采用政府推介品种;户主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示范户、农户经营规模、是否与农技员有过联系、对补贴品种认知水平及态度是影响农户小麦补贴品种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良种补贴政策、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提高农户的教育水平、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是促进良种推广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海波  辛贤  
本文从农户根据自身偏好和观念做出的理性选择行为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农户采纳沼气行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户采纳沼气行为的影响趋势,并根据437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各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验证和进一步讨论。研究发现,沼气池建设费、劳动投入、使用年限、收益期望和液化气价格等是农户采纳沼气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柳  许承光  张盈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既是实现农地经营规模化的前提,也是克服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逐步摆脱小农经济方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对湖北省230个基层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