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9)
- 2023(12137)
- 2022(10460)
- 2021(9437)
- 2020(7814)
- 2019(18091)
- 2018(17864)
- 2017(34000)
- 2016(18633)
- 2015(21291)
- 2014(21959)
- 2013(21927)
- 2012(21182)
- 2011(19578)
- 2010(20182)
- 2009(18724)
- 2008(18748)
- 2007(17308)
- 2006(15523)
- 2005(14492)
- 学科
- 济(101133)
- 经济(101042)
- 管理(49260)
- 业(46949)
- 企(35439)
- 企业(35439)
- 方法(34601)
- 数学(30059)
- 数学方法(29807)
- 地方(27829)
- 中国(27643)
- 农(25221)
- 业经(20391)
- 财(20374)
- 学(19335)
- 农业(17272)
- 制(16692)
- 地方经济(16583)
- 贸(15929)
- 贸易(15915)
- 易(15257)
- 银(15091)
- 银行(15061)
- 融(14954)
- 金融(14952)
- 行(14542)
- 发(13723)
- 环境(13533)
- 和(13379)
- 理论(13004)
- 机构
- 学院(282228)
- 大学(279600)
- 济(125083)
- 经济(122355)
- 研究(103818)
- 管理(100086)
- 理学(83516)
- 理学院(82440)
- 管理学(81056)
- 管理学院(80505)
- 中国(79745)
- 科学(62420)
- 京(61149)
- 财(56567)
- 所(54917)
- 农(49676)
- 研究所(49076)
- 中心(46876)
- 江(46580)
- 财经(43543)
- 业大(39892)
- 北京(39645)
- 经济学(39425)
- 经(39074)
- 范(38923)
- 农业(38658)
- 师范(38543)
- 州(37020)
- 院(36522)
- 经济学院(35262)
- 基金
- 项目(170487)
- 科学(131784)
- 研究(127529)
- 基金(119103)
- 家(103011)
- 国家(102065)
- 科学基金(85554)
- 社会(79730)
- 社会科(75450)
- 社会科学(75428)
- 省(68756)
- 基金项目(62279)
- 教育(58294)
- 划(56763)
- 编号(53251)
- 自然(52131)
- 自然科(50824)
- 自然科学(50808)
- 自然科学基金(49875)
- 资助(49590)
- 成果(44512)
- 发(43199)
- 重点(38954)
- 课题(38232)
- 部(37147)
- 发展(35159)
- 创(34681)
- 展(34590)
- 创新(32518)
- 国家社会(32497)
- 期刊
- 济(155134)
- 经济(155134)
- 研究(91786)
- 中国(64101)
- 农(46565)
- 财(44864)
- 学报(42398)
- 科学(38743)
- 管理(37796)
- 教育(33888)
- 大学(31606)
- 农业(31150)
- 融(29967)
- 金融(29967)
- 学学(29494)
- 技术(27076)
- 经济研究(25185)
- 业经(24702)
- 财经(22404)
- 问题(20171)
- 经(19495)
- 业(16686)
- 技术经济(16170)
- 贸(15797)
- 商业(14445)
- 统计(14327)
- 世界(14299)
- 图书(14242)
- 国际(13658)
- 理论(13231)
共检索到455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良军 黄渝祥
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协调发展,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简晓彬 沈正平 刘宁宁
按照2000年江苏省新的区域划分方法,从经济总量、均量、外向程度、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等方面,首先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轨迹;进而阐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立足于欠发达的苏北,提出了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加锋 郑林昌 程晓凌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层次分析 低碳产出 低碳消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从才 晏维龙 胡荣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循着要素规模、质量和效率三位一体的逻辑,从两个层次挖掘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引入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贡献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扩大的首要推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人均资本差距也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贡献中,综合效率差距提供了主导性的正向支持,高级人力资本占比差距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设备性资本占比差距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笳旭
通过对全国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差距变动测度,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地区差距在2003年以后趋于缩小。全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趋同趋势,且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进一步,通过对地区差距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了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从空间范围对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对2003—2011的地区差距趋同起正向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劳动参与率对差距趋同起负向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变动趋势 趋同 成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选选
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经济区域间差距也在快速扩大,区域差距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各省统计数据合并计算出东、中、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1987-2007年的各项指标,在定性分析了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之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投资系数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文俊
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本文对苏北地区城镇化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呈对数关系;(2)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3)导致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子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4)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苏北城镇化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城镇化 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海鹰 何计文
区域差距是我国发展的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将促进区域差距的改变。本文主要用单一指标和系统指标法考察全国31个省市区在2006~201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通过聚类分析法找到欠发达地区的集合,并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与我国发展水平产生的差异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差距 欠发达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品 彭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水平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认为金融发展的效率对于降低收入差距的作用明显;金融发展规模对于降低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而金融对外开放度会扩大收入差距,但是效果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和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方面降低收入差距。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规模 金融发展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