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5)
2023(12667)
2022(10363)
2021(9414)
2020(7374)
2019(16539)
2018(16082)
2017(29523)
2016(15758)
2015(17524)
2014(17228)
2013(16627)
2012(15739)
2011(14332)
2010(14840)
2009(13478)
2008(13341)
2007(12615)
2006(11500)
2005(10334)
作者
(44643)
(37375)
(37169)
(34911)
(23768)
(17721)
(16660)
(14245)
(14174)
(13516)
(12687)
(12470)
(12205)
(11955)
(11550)
(11430)
(10922)
(10815)
(10630)
(10565)
(9335)
(9202)
(8961)
(8601)
(8543)
(8541)
(8387)
(8371)
(7524)
(7471)
学科
(65636)
经济(65584)
(49900)
管理(48414)
(39856)
企业(39856)
中国(25868)
地方(23784)
(23043)
业经(19516)
技术(19422)
农业(16483)
方法(16092)
(13465)
(13393)
银行(13378)
技术管理(13230)
(13035)
(12693)
(12625)
金融(12623)
(12584)
地方经济(12323)
数学(12026)
(11868)
数学方法(11861)
(11559)
贸易(11544)
理论(11436)
环境(11175)
机构
学院(219923)
大学(213456)
(87770)
经济(85668)
管理(81936)
研究(79916)
理学(68133)
理学院(67286)
管理学(66247)
管理学院(65789)
中国(61321)
科学(47123)
(47047)
(40369)
(39601)
(37469)
中心(36406)
研究所(35338)
(34505)
(33143)
师范(32856)
(30621)
北京(30506)
财经(30152)
(29770)
业大(28925)
(27073)
技术(26489)
(26318)
农业(26031)
基金
项目(139553)
科学(110688)
研究(109777)
基金(95793)
(82635)
国家(81791)
科学基金(70242)
社会(68774)
社会科(65050)
社会科学(65036)
(58909)
教育(50463)
基金项目(50282)
(48424)
编号(46169)
自然(41859)
自然科(40814)
自然科学(40805)
自然科学基金(40030)
成果(38110)
(37321)
资助(36458)
(34905)
课题(34838)
重点(32199)
创新(31561)
发展(30493)
(29939)
(28966)
(28877)
期刊
(114109)
经济(114109)
研究(71218)
中国(59463)
教育(37541)
管理(36279)
(34645)
科学(29980)
(29886)
学报(28730)
(25009)
金融(25009)
农业(23643)
技术(22800)
大学(22624)
业经(21750)
学学(20526)
经济研究(17021)
财经(14468)
问题(13997)
科技(13460)
图书(13307)
(12986)
(12863)
论坛(12863)
(12687)
职业(11712)
技术经济(11457)
现代(11121)
商业(10961)
共检索到36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战炤磊  方建中  
以整个苏南地区为规划范围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江苏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竞争的前沿区、自主创新的样板区。转型压力、创新红利、研发优势、政策扶持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多元动力。为顺利实现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必须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莉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异质的行政区域,其建设过程必须进行统筹布局,促进一体化协调发展,这也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应形成由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示范带和创新型城市示范带组成的"多核两带"内生发展的立体化功能布局,引导各城市进行差异化定位和互动发展,统筹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特别是要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苏南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灿明  段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创新立国的主导产业。以昆山高新区为例,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政府采购、投融资体系以及制度创新等八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继国  施国洪  宦娟  
常州市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实力、区位优势、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新兴产业、产业布局、城市环境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常州市作为苏南的重要板块,应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深化以产学研结合、开放集聚创新资源为特征的自主创新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威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突破技术模仿型创新瓶颈的必然选择。对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定位、主要任务、建设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从以下方面着力:在示范区内建立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整合和规划示范区产业结构、产业链布局;建立区域创新协同机制和国家创新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宗国  张辉  
通过分析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分布、政策演变及战略定位,总结取得的成绩,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区域差异化产业链;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系统化评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大精英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创新要素集聚"乘数效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经伟  王敏  
长期以来,依托政府财税、土地优惠政策等"政府倾销"的手段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区存在内生创新机制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探索"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试验地"。基于此,本文从投融资、人才激励、风险分摊、产业发展四方面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培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敢为天下先、振兴民族工业的精神和严格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科学态度,这样才会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英  赵雅曼  
从创新转化效率和创新产出效益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方法,对2013—2018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内部3个高新区及其与全国其他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水平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转化效率和产出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绩效整体呈上升态势,且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动,但目前整体水平都不高,与山东半岛、西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位于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游水平;郑州、新乡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获得较大提升,创新效益则为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持续增加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挥政府的指导、计划和协调作用等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勇  陈晓欣  丁焕峰  梁洁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肩负着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学界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否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使用2013—2019年106家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显著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和布局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正,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则不显著;无论是单城布局还是多城布局,两种类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均显著促进了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单城布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大于多城布局。(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深入推进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打造创新高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