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8)
2023(11676)
2022(9803)
2021(9231)
2020(7609)
2019(17644)
2018(17801)
2017(34645)
2016(19247)
2015(21823)
2014(22188)
2013(21539)
2012(19431)
2011(17228)
2010(17223)
2009(15679)
2008(15333)
2007(13456)
2006(11943)
2005(10806)
作者
(55310)
(45408)
(45076)
(43161)
(29047)
(21786)
(20534)
(17916)
(17345)
(16341)
(15672)
(15279)
(14341)
(14322)
(14040)
(13939)
(13646)
(13557)
(12980)
(12927)
(11272)
(11216)
(10943)
(10413)
(10176)
(10107)
(10082)
(10046)
(9139)
(8942)
学科
(75327)
经济(75230)
管理(55279)
(53362)
(44122)
企业(44122)
方法(32811)
数学(27715)
数学方法(27339)
(22543)
中国(22015)
业经(18830)
(18760)
(16824)
地方(16267)
农业(15047)
(14478)
理论(13785)
(12770)
贸易(12764)
(12470)
(12353)
(12051)
财务(11975)
财务管理(11945)
技术(11886)
(11517)
银行(11482)
环境(11408)
教育(11377)
机构
大学(269777)
学院(268548)
管理(107929)
(102472)
经济(100004)
理学(93048)
理学院(92028)
管理学(90383)
管理学院(89912)
研究(88775)
中国(65687)
(58615)
科学(56339)
(47133)
(44773)
(42349)
研究所(40608)
业大(40094)
中心(39895)
(39575)
财经(37682)
北京(37334)
(37209)
师范(36914)
(34105)
农业(32881)
(32746)
(32239)
师范大学(29816)
经济学(29475)
基金
项目(183085)
科学(143420)
研究(136485)
基金(131100)
(113382)
国家(112381)
科学基金(96587)
社会(83905)
社会科(79287)
社会科学(79262)
(71989)
基金项目(70194)
自然(62686)
教育(62473)
自然科(61197)
自然科学(61185)
(60351)
自然科学基金(60049)
编号(57328)
资助(53516)
成果(46973)
重点(40670)
(39679)
课题(39294)
(38905)
(37665)
项目编号(35237)
创新(35014)
科研(34633)
教育部(34036)
期刊
(116145)
经济(116145)
研究(81519)
中国(50146)
学报(41988)
(39921)
管理(39744)
科学(38819)
(35100)
教育(34374)
大学(31743)
学学(29446)
农业(27784)
技术(23842)
(22623)
金融(22623)
业经(19974)
财经(17908)
经济研究(17465)
图书(16721)
问题(15817)
(15145)
理论(14216)
(13483)
科技(13199)
实践(13127)
(13127)
技术经济(12798)
现代(12776)
(12167)
共检索到394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野青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苏南地区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已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而人的现代化则是其中核心且相对薄弱的环节。没有人的素质现代化,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人的素质现代化可通过现代化的开放教育体系、外部人力资本集聚、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社区教育、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加以实现。苏南地区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但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配套措施加以推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殷陆君  
经过本世纪初以来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积累了实现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中国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人,在新的时空背景中,中国人的现代化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务实求真,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步骤;既要有价值理念,又要有切入重点;既要有科学理论指引,又要有扎扎实实工作;既要有深层制度顶层设计,又要有形式吻合活动贴切;既要内生动力,又要外生环境。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推进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代转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彦随,鲁奇  
本文对苏南现代化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推进苏南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动力;伴随着城镇化发展所出现的耕地锐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全面认识土地问题的实质,依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虔  
针对南通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实现基本现代化提出的严峻挑战,并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践行举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展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特点就自然的决定了中国的政党必须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本文从分析中国现代化的时空特点入手,分析了政党在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政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海刚  万远英  
英国城市化拥有二百多年的实践活动,其所走过的路径和获得的经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城镇化国家,提供了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内在规律的基本素材。通过归纳法总结中英城镇化的差异,是从整体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规划,避走弯路,高效的完成城镇化的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比中英两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镇化治理问题,吸取英国在治理城镇化问题的政策策略,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崇明  
本文通过选择一系列反映现代化进程的指标,运用加权平均法对中国及其各个方面现代化进行了综合测度,提出了具有一定创见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杰,吴殿廷,李雁梅,武聪颖  
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计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各项现代化指标的得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估了各省市区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分级和分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整体特点及地域分异特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明  杜林盛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内涵的研究,得出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林业的基本特征,提出林业现代化的定义,对其内涵展开讨论。同时,探讨了何传启的二次现代化,阐述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依据林业的现实情况,得出林业现代化需要二次现代化的指导的结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本文讨论了农业的社会学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得复杂:由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一维关系逐步演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二维关系,进而发展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三维关系,最终形成服务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四维关系;这种演进亦伴随者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以及时间上的不断延续,并最终表现出空间和时间的一体化进程;而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机制由传统的情感逐步过渡到利益,最后是情感的回归,将情感和利益纳入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温铁军  
本文是在作者大量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对现代化的反思和解构。在对现代化概念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实现手段和目标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西欧国家发展历史的考察,指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殖民化为实现手段的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过程,而在现实国际政治经济条件下,这种发展路径实际是不可重复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考察,发现高国民收入和高城市化率所代表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不能解决普遍存在的"三大差别"难题;通过对中国现实的分析,指出资源资本化导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中国现代化应该立足于人口众多、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五个统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黄胜利  
对于中国的研究,就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三种人敢于做出概括,他们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厌恶中国的专家和汉学家。喜爱中国的专家热爱中国,厌恶中国的专家与中国打过交道但不喜欢它,而汉学家则愿意试图去分析中国。有代表性的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对大多数中国的事情表现出热忱,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光辉前景。厌恶中国的专家通常强调办事难,总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继渊   沈正元  
1993年11月中旬,江、浙、沪等省市的十多位专家、学者聚会于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心小学,参加了该校“苏南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实验”课题的开题会。 苏南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发达、超前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向型经济有了重大突破,高新技术已开发启动,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对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愿望非常迫切。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梅堰中心小学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苏南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实验”的课题,经专家多方论证,这一课题作业研究个案,已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滚动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