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36)
2023(18112)
2022(15125)
2021(14017)
2020(11609)
2019(26268)
2018(25871)
2017(49781)
2016(26933)
2015(29892)
2014(29800)
2013(29694)
2012(27480)
2011(24640)
2010(24868)
2009(23004)
2008(22663)
2007(20103)
2006(18013)
2005(16306)
作者
(79118)
(65681)
(65305)
(61918)
(41927)
(31278)
(29561)
(25710)
(25009)
(23542)
(22427)
(22229)
(21082)
(20966)
(20285)
(20099)
(19473)
(19125)
(18920)
(18735)
(16314)
(16311)
(15885)
(15133)
(14756)
(14647)
(14585)
(14560)
(13087)
(13046)
学科
(122472)
经济(122354)
(97511)
管理(88194)
(86972)
企业(86972)
方法(48284)
数学(38059)
数学方法(37690)
业经(36653)
(34643)
中国(32508)
(31880)
地方(30542)
农业(24585)
(22943)
技术(22828)
(22729)
财务(22660)
财务管理(22634)
(21702)
(21570)
企业财务(21449)
理论(20504)
(19774)
贸易(19757)
环境(19640)
(19077)
(18961)
(17653)
机构
学院(388016)
大学(383771)
(158372)
管理(155813)
经济(155064)
理学(133575)
研究(132190)
理学院(132053)
管理学(129976)
管理学院(129254)
中国(100084)
(83415)
科学(81729)
(71593)
(66718)
(64022)
研究所(60449)
(59382)
中心(59188)
业大(56859)
财经(56706)
北京(52841)
(51479)
(51441)
师范(51020)
农业(49991)
(48619)
(47764)
经济学(46520)
经济学院(42025)
基金
项目(260444)
科学(206665)
研究(191894)
基金(188505)
(163703)
国家(162252)
科学基金(140749)
社会(121706)
社会科(115436)
社会科学(115407)
(103671)
基金项目(100588)
自然(91052)
自然科(88927)
自然科学(88906)
自然科学基金(87318)
教育(86247)
(85675)
编号(78142)
资助(76401)
成果(61919)
(59674)
重点(58453)
(56236)
(56180)
课题(53898)
创新(51911)
国家社会(49822)
科研(49030)
(48145)
期刊
(184074)
经济(184074)
研究(115591)
中国(76803)
管理(62277)
(58859)
学报(57316)
(55762)
科学(55736)
大学(43541)
教育(41987)
农业(41132)
学学(41091)
技术(35660)
(34158)
金融(34158)
业经(32684)
经济研究(27980)
财经(27595)
问题(23906)
(23769)
(23291)
技术经济(21137)
现代(19447)
科技(19441)
图书(18990)
资源(18757)
商业(18618)
理论(17759)
(16908)
共检索到58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姗姗  刘存丽  张落成  
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分行业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环境政策,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无锡市的惠山区、江阴市的东部、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昆山市等地区,常州市整体上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2)2014年与2011年相比,集聚度明显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太湖周边宜兴市南面、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常熟市等地区,且企业向周边乡镇迁移的趋势明显。(3)太湖上游及一级保护区内,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雪  余辉  燕姝雯  陈雷  
为把握太湖流域上游西北部河网区域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该区域内的武进港-直湖港水系、洮滆水系、丹扁孟河(丹金溧漕运河、扁担河及孟津河)以及宜溧河水系的河网,监测了3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4水系TN平均浓度分别为3.88、2.83、2.91及1.93 mg/L,DTN占TN比重分别为91.80%、78.43%、70.01%及84.44%,河网氮输出均以DTN为主。在DTN中NO3--N浓度所占比重分别为67.47%、52.75%、77.48%及42.81%,NH4+-N浓度所占比重分别为16.33%、33.16%、11.27%及43.51%。TP平均浓度分别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培育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总体上仍呈现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基本状况。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如何进行最优空间布局?有无路径可寻?有何经验借鉴?文化产业空间协调模式如何设计与执行?这些问题成为诸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共同面临难题。对此,陈国生教授较早就曾提出过"区域协调共进论",并在近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产业园区设计中进一步将"区域协调"阐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玉鑫  张英  周李  徐鹏炜  
随着农村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将总量控制体系纳入到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中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许多研究都对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工程性措施,但对于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具体调控研究较少,没有按照"公平、效率、可行"的原则进行污染物总量的分配。基于对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典型污染物输出特征的研究,本文利用排污系数法对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快速估算,采用最大纳污量优化程序计算了农村小流域内水体纳污量与环境容量,并提出相应的污染物削减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污染物输出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农村生活污染为主要污染源。流域污染物输出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提高水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佳林  宋建辉  刘欣宇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沿海,水域滩涂面积广阔,渔业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水平领先,现已成为天津市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新区开发开放进程的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所需的水域空间不断萎缩,传统渔业亟待向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渔业方向转变。该文在滨海新区渔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照《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建设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的目标定位,着重研究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并提出推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可文  曹有挥  王聪  袁丰  
通过建立企业区位选择的"推力—拉力"模型,本文考察了具有不同产业特性的央企在不同区域政策阶段的空间布局演化,分析了区域政策、产业特性对央企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过程。主要结论为:企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来自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前者由企业特征和产业特性组成,后者由区域政策制度和区域条件组成。区域政策制度和产业特性是影响央企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央企空间布局总体变化与区域政策的演变趋同,但产业间存在差异。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央企布局受区域政策和区域条件影响较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央企布局偏好政策优惠及交通便利区域;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央企对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等因素依赖较大,布局受区域政策影响较弱;组织结构为区域部型、公共服务业、特殊行业的央企布局受外部拉力影响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玉亭  程序  韩纯儒  李荣刚  
在苏南太湖流域,对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水环境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50kg/hm2的高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产量已经下降、植株发生氮素“奢侈”吸收、氮肥利用率下降,氮的淋洗量迅速增加。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环境经济学的Coase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边际收益分析原理求得,221.5~261.4kg/hm2N为苏南太湖流域目前生产条件下,水稻兼顾生产、生态和经济三效益比较合理的施肥量,相应的产量范围为7379.6~7548.6kg/hm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崔永伟  王晓工  
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的扩张,养殖业有进一步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集中的趋势,加剧了畜禽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该文建立了两个企业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环境污染税费征收对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运用反向回溯法,得到模型的均衡解。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固定成本较低,发达地区的畜禽企业会在不发达地区设立分厂,以获得当地的产品销售市场,畜禽养殖业会根据环境污染税费引致的成本重新布局生产。因此,国家可以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税费调节畜禽养殖业布局。最优环境污染税费与畜牧产品需求、畜牧产品变动成本和排污量高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规划目标在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民  王彪  
环境规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在空间布局方面应采取怎样的行为予以应对,迫切需要人们加以思考和探讨。研究认为,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选择有两种:企业迁移和企业集聚。一般而言,在对污染密集企业的处罚程度存在差异、各国各地区环境规制松紧不同、所在地环境成本对企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情况下,企业应考虑作出向环境成本较低地区迁移的选择。在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成本降低、信息传递和服务便捷、专业化劳动力与技术在特定地理区域内能被利用等情况下,一些具有内在关联的企业应考虑作出向特定区域进行一定程度的集聚,以形成生态产业园区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丽珍  石敏俊  王磊  
太湖及其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呈现严重恶化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特点。结果表明:①虽然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影响及排污系数的研究较多,但是着眼于太湖流域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量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答案;②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较多,但将这些自然科学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的政策研究较少;③对农田面源污染的研究较多,对畜禽渔业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并且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④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的讨论,但缺乏管理实施标准的研究;⑤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泽新  张敏  
以太湖流域湖荡湿地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用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砷(As)和汞(Hg)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地累积指数法(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州和无锡地区湖荡湿地沉积物As的含量相对较高,且高于太湖流域As的环境背景值,各研究区域湖荡湿地沉积物均未受到As的污染;常州地区湖荡湿地沉积物中Hg的含量相对较低,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立忠  杨林章  
分析了太湖流域主要非点源污染类型与现状,指出在完成对点源污染的控制以后,非点源污染将成为该区域环境状况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认为太湖流域主要类型非点源污染来源于:农业、林业、养殖业(畜、禽、水产)的非点源负荷,城镇化建设、现代交通、农村居民用地的地表径流,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定性地论述了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途径。进一步讨论了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向,就目前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控制进行了探讨,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需要将环境水文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全面动态评估;同时有针对性地讨论了不同类型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大贵   杨山   李旭东  
城市更新自古有之 ,城市产业布局大规模变化则始于上世纪 50年代。我国正进入城市更新的高潮 ,大拆大建随处可见。如何将城市空间布局演化与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地结合起来 ,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您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 ,讲述了西方一些国家内城改造的得失 ;中西城市改造的原因与机制的不同 ;指出了我国城市改造应从中吸取的教训 ;剖析了无锡城市改造的缺失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川根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推行的是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给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太湖蓝藻的爆发说明太湖流域必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努力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既是环太湖地区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环太湖地区厚重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实现环太湖流域环保的一体化和有效防治太湖污染的客观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洋  伦闰琪  张烁  
[目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了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