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9)
- 2023(18530)
- 2022(15706)
- 2021(14879)
- 2020(12269)
- 2019(28459)
- 2018(28364)
- 2017(54792)
- 2016(29668)
- 2015(33558)
- 2014(33665)
- 2013(33041)
- 2012(30552)
- 2011(27721)
- 2010(28421)
- 2009(26279)
- 2008(24990)
- 2007(22353)
- 2006(20026)
- 2005(18199)
- 学科
- 济(121432)
- 经济(121304)
- 管理(83367)
- 业(82089)
- 企(67150)
- 企业(67150)
- 方法(50009)
- 数学(43206)
- 数学方法(42464)
- 中国(39866)
- 农(34927)
- 地方(31905)
- 财(30123)
- 融(29556)
- 金融(29552)
- 银(29014)
- 银行(28973)
- 业经(28250)
- 行(27982)
- 制(24935)
- 学(24389)
- 农业(23526)
- 贸(21544)
- 贸易(21524)
- 理论(21170)
- 易(20817)
- 技术(18788)
- 和(18665)
- 务(18523)
- 环境(18449)
- 机构
- 学院(414221)
- 大学(412513)
- 济(165412)
- 管理(161811)
- 经济(161485)
- 研究(142300)
- 理学(138180)
- 理学院(136574)
- 管理学(134037)
- 管理学院(133255)
- 中国(113018)
- 京(90032)
- 科学(86470)
- 财(78090)
- 所(71452)
- 农(66148)
- 中心(66081)
- 研究所(64511)
- 江(63660)
- 财经(60836)
- 业大(59244)
- 北京(57989)
- 范(56948)
- 师范(56471)
- 经(55062)
- 州(52369)
- 院(51953)
- 农业(50988)
- 经济学(48629)
- 师范大学(45294)
- 基金
- 项目(273513)
- 科学(214504)
- 研究(203264)
- 基金(195558)
- 家(169029)
- 国家(167527)
- 科学基金(144107)
- 社会(125987)
- 社会科(119342)
- 社会科学(119310)
- 省(107506)
- 基金项目(102886)
- 教育(94072)
- 自然(93096)
- 自然科(90917)
- 自然科学(90897)
- 划(90343)
- 自然科学基金(89209)
- 编号(85094)
- 资助(81928)
- 成果(70090)
- 发(61154)
- 重点(61139)
- 部(59626)
- 课题(59484)
- 创(56415)
- 创新(52496)
- 项目编号(51734)
- 科研(51412)
- 教育部(51182)
- 期刊
- 济(190454)
- 经济(190454)
- 研究(127989)
- 中国(88494)
- 管理(61585)
- 农(61222)
- 学报(60664)
- 财(58287)
- 科学(57835)
- 教育(52458)
- 融(51456)
- 金融(51456)
- 大学(46637)
- 学学(43506)
- 农业(41545)
- 技术(38178)
- 业经(32038)
- 经济研究(29726)
- 财经(28888)
- 经(24706)
- 问题(24513)
- 图书(23071)
- 业(21562)
- 理论(20363)
- 技术经济(20157)
- 现代(19338)
- 科技(19279)
- 统计(18623)
- 实践(18589)
- 践(18589)
共检索到640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滔 陈雪 雷诚
本文通过回顾苏南城镇发展,总结"产镇"要素经历了"产镇无序——产镇分离——产镇磨合——产镇融合"四个发展阶段,深入剖析当前多数城镇面临的"产镇"要素失调困境。建构产镇融合的理论框架,提出"产业发展、城镇空间、人居生活"三者构成了产镇融合的核心要素,确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人居生活为核心"的产镇融合发展内涵及模式,并以昆山市千灯镇产镇融合实践为例,开展产镇融合策略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苏南城镇 产镇融合 模式 策略 千灯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滔 陈雪 雷诚
本文通过回顾苏南城镇发展,总结"产镇"要素经历了"产镇无序——产镇分离——产镇磨合——产镇融合"四个发展阶段,深入剖析当前多数城镇面临的"产镇"要素失调困境。建构产镇融合的理论框架,提出"产业发展、城镇空间、人居生活"三者构成了产镇融合的核心要素,确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人居生活为核心"的产镇融合发展内涵及模式,并以昆山市千灯镇产镇融合实践为例,开展产镇融合策略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苏南城镇 产镇融合 模式 策略 千灯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城镇建设、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和定位同样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通过对上海五角场地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及昆山张浦镇未来城镇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苏南乡镇未来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变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集约化"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与理性的角度,摒弃原有"摊大饼"式的发展格局,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生活物品,减少游览中一次性用品消耗;设置旅游纪念林,引导旅游者参与古镇植树活动;提倡绿色食品,避免奢侈浪费;发展古镇特色民宿,做到低碳住宿;赠送低碳旅游纪念品,减少旅游者棉织品洗涤次数;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旅游者低碳出行;发展低碳智慧旅游,科学引导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
关键词:
低碳旅游行为 优化对策 水乡古镇 昆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
关键词:
低碳旅游行为 优化对策 水乡古镇 昆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涂玮 陆英 代春艳
[目的]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旅游环境构建直接关系到旅游地低碳旅游能否真正实现。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分析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并从低碳交通环境、低碳建筑环境、低碳生活环境等3个方面确定10个调查指标,对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环境感知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的构建。[方法]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承载力公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对10个调查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了解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现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人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天成 施祖麟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现行行政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分析入手,以昆山市张浦镇为例,探讨了现行体制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就其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论述,并就"扩权强镇"改革对策、建议进行了设想,结论中指出"扩权强镇"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镇域经济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胜
民俗节庆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在塑造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三清山板灯节是三清山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板灯节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是从目前的保护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如传承人缺乏、保护不力、缺乏知名度等问题。有鉴于此,三清山板灯节的发展应在新型管理体制、节庆产品创新、品牌共建推广、区域旅游合作四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关键词:
民俗节庆遗产 旅游经济 三清山 板灯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艺怡 张京祥 曹荣林
苏南城镇化模式曾对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及经济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 ,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 (包括六个县级市 )城镇化的历程进行阶段式的回顾 ,对苏南城镇化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前景做了预测
关键词:
城镇化 苏南城镇化模式 苏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城镇 省界 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发达地区乡镇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旅游业的内涵特性以及在我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的成功历程表明,旅游业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径选择。接着以昆山市张浦镇旅游业的发展为例,从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其政策建议等内容展开论述,最后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在经济转型升级及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有效推进"三位一体"、"内外兼修"及"三管齐下"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化和品牌化的乡镇旅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豫新 张威振
本文构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西北五省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2007-2014年西北各省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产城融合的推进起主要作用,城市发展对产城融合的推进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海燕
城镇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诸多弊端,譬如:体制不健全、产业机构调配不合理、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严重阻碍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开始注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产业为发展动力,城市为发展载体。经验表明,产业与城市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新时代中国城乡建设的发展要求和特点,有利于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宏 陆英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研究发现,目前昆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不够吻合,三大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与其产值比重不够吻合,部分行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同步,热门专业招生数与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快设置产业发展亟需专业,弱化过剩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合理控制专业人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