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5)
2023(11088)
2022(9319)
2021(8557)
2020(6948)
2019(16257)
2018(15964)
2017(30518)
2016(16635)
2015(18884)
2014(19100)
2013(19076)
2012(18554)
2011(17077)
2010(17459)
2009(16059)
2008(16238)
2007(15151)
2006(13336)
2005(12108)
作者
(49596)
(41729)
(41552)
(39698)
(26216)
(20089)
(19232)
(16247)
(15772)
(15168)
(14145)
(14039)
(13418)
(13254)
(13075)
(13022)
(12719)
(12300)
(12103)
(11988)
(10508)
(10424)
(10244)
(9572)
(9543)
(9489)
(9417)
(9281)
(8453)
(8343)
学科
(80820)
经济(80757)
管理(40898)
(39698)
方法(29075)
(28314)
企业(28314)
数学(25320)
中国(25307)
数学方法(25108)
地方(24959)
(24737)
业经(17779)
农业(16847)
(15868)
(15321)
(14818)
贸易(14806)
(14238)
(13640)
(13435)
金融(13431)
(13375)
银行(13352)
地方经济(13273)
(12909)
环境(12285)
(12213)
(11918)
理论(10522)
机构
学院(243593)
大学(241044)
(102398)
经济(100078)
研究(90250)
管理(86716)
理学(72669)
理学院(71668)
管理学(70361)
管理学院(69890)
中国(68518)
科学(54835)
(53648)
(46770)
(46446)
(43833)
研究所(42082)
中心(41491)
(39511)
(35947)
财经(35707)
师范(35659)
业大(35595)
北京(34669)
农业(34081)
(32477)
(32164)
(31936)
经济学(31677)
经济学院(28605)
基金
项目(153178)
科学(118842)
研究(116341)
基金(106282)
(92182)
国家(91323)
科学基金(76417)
社会(71969)
社会科(67866)
社会科学(67841)
(61815)
基金项目(56510)
教育(53442)
(51670)
编号(49517)
自然(46760)
自然科(45543)
自然科学(45528)
自然科学基金(44651)
资助(42876)
成果(41349)
(38666)
课题(35679)
重点(35470)
(33384)
发展(32138)
(31664)
(31089)
(29264)
创新(29091)
期刊
(125244)
经济(125244)
研究(77321)
中国(55408)
(41923)
学报(36216)
(34882)
科学(34022)
教育(33041)
管理(30976)
农业(28447)
大学(27273)
(25767)
金融(25767)
学学(25084)
技术(22450)
业经(21967)
经济研究(20078)
财经(17548)
问题(16726)
(15178)
(15096)
图书(13648)
(12917)
技术经济(12525)
商业(12273)
资源(12057)
世界(11516)
(11435)
论坛(11435)
共检索到386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桂林  张落成  张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为了研究苏南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基于1980~2010年建设用地数据,利用ArcGIS 9.3软件识别并提取了3种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填充型、边缘增长型和跳跃型,并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展类型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80~2010年,苏南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45.82%,其中1980~2005年增加了163.73%;2005~2010年增加了106.96%,常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率最大,为752.86%。1980~2005年,苏南地区边缘增长型占据了74.03%,其次是跳跃型与填充型,而200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宁  吝涛  章伟婕  曹英兰  
城市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是了解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生态影响过程与机制的一个理想途径。本文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在沿同集路方向与沿往翔安的324国道方向的城市扩展轴上布设样带,通过移动窗口取样,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沿同集路方向的扩展轴各项指数受城市化影响较明显,沿324国道方向的则不明显;在景观水平上,城市化造成沿同集路方向扩展轴景观形状更为复杂,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格局由原本的多种景观均势并存转变为以城镇景观为主导的格局,景观更为破碎化,而沿324国道方向景观形状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但城市化促使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格局由原本的以耕地景观为主导的格局转变为多种景观均势并存的格局,景观破碎化程度方面则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城市扩展轴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的不同,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建设布局模式、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等因素则影响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的幅度与峰值的出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燕  李廷轩  王永东  
基于RS和GIS的支持,以名山县为研究案例,分析与探讨西部经济以农业为主地区城镇扩展的时空特征和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以期为城镇规划及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结果显示:1975~1999年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貌区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林地面积大幅减少,分布区域向海拔较高地区收缩。居民及建设用地在低丘区增长较快,城镇用地大幅增加,成为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的重要要素。农业生产活动向地势较高的区域扩展,中丘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水田和旱地成其主要土地利用方式。高丘区旱地分布面积占首位;园地在低山区分布面积有所增加。1999~2005年基本维持1999年景观格局,居民及建设用地继续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王平  李阳兵  郭辉  陈萌萌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演变时空差异和内在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研究区1978~2013年多时序的MSS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理论,从研究区整体尺度、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等3种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8~2013年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综合扩展程度指数变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在2001年之后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过程由低缓发展向高速递增阶段过渡,各区尺度建设用地扩展深受地貌、经济、政策、交通等影响因素的干扰;(2)在不同空间尺度新增斑块数目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与跳跃扩展模式的主导优势先后发生3次转换,而在新增斑块面积比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填充扩展模式分别在新增斑块数目和面积比的比较中均处于弱势;(3)随着时间的变化,就整体尺度上景观指数变化而言,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和规则化,斑块之间连通性不断提高,与城市化进程趋于吻合。但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深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景观指数变化则相对复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空间尺度对城市扩展信息进行挖掘和理解,为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落成,吴楚材,姚士谋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和结构演变是城市化过程在空间地域上所反映的重要特征。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城乡用地矛盾也日趋突出,尤其是本来人多地少的苏南地区更是如此。本文试图通过近20年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用地扩展和结构演变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探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宏观调控对策,为城乡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小曙  田文祝  郭庆铭  
穗港城市走廊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及“主街道”,文章采用城镇用地的综合扩展系数分析走廊内各市、区、镇的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将穗港城市走廊划分为剧变型、强扩展型和弱扩展型三种变化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结构特征为“一轴两强三弱五中心”的空间格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浩   卢新海   任文琴   陈东军  
专业镇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专业镇建设用地的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有助于理解镇域国土空间的均衡可持续发展趋势。该文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批量化测算模型与Tobit回归分析方法等,考察分析1985—2020年中国专业镇建设用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及其扩张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涵盖东北和华东的“第一象限区”是中国专业镇的主要集聚区,而以华南和西南为主的“第四象限区”为次集聚区;各地区专业镇建设用地规模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但“十三五”期间的增速明显减缓;专业镇建设用地的景观聚合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其建设空间不断趋向融合和集聚,但同时也存在无序蔓延的风险。此外,专业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驱动因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其中镇域人口密度、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区域路网密度等变量均表现为正向驱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储金龙  马晓冬  高抒  徐建刚  
以多时相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引入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维数、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测度指标,分析了南通地区各类城镇的用地扩展过程、形态变化、结构分异及空间格局等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各类城镇用地扩展速度逐渐提高,扩展强度逐渐加大;②区域城镇用地扩展在1980年代以中心城市扩展为主,1990年代以后则以县(市)城和建制镇用地扩展为主;③因区域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城镇用地分维数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城镇用地的形态越来越不稳定;④城镇用地扩展主要以中、低速扩展类型为主;⑤城镇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偏弱,但个别类型也呈现出集聚分布的趋势,如扩展速度的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应用1986—2013年期间7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对厦门市近30年的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求其动态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厦门市建设用地景观增长较快,景观空间格局趋于均衡。城镇景观以极核为中心呈连片发展态势;独立工矿景观指数均呈现上下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较为平稳,具备一定的极核作用。建设用地景观形态演化时空特征明显,城市化初期,各类建设用地景观形态较为规则;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景观最先表现出扩张形态特征;其他两类建设用地景观也渐次展现扩张特征,各类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分布区域均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主要受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中心、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空间政策及景观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玉琴  李艳  曹宇  
应用传统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扩展速度、强度、分维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0~2005年浙江省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建设用地扩展的规律,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建设用地发生了剧烈变化,各类建设用地扩展迅速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分布特点和区域分异性,中、高速扩展类型占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主流。受工业化和区域城镇化加速的影响,1990~2005年,浙江省各类建设用地分维数均在1.6以上,呈不断增高的变化趋势,其形态越来越不稳定。扩展速度和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和集聚分布趋势,其高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二红  冯长春  张爱华  
通过用地扩展度量指标、缓冲区分析及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深圳市1996~2000年、2000~2005年、2005~2009年三个阶段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交通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各时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重心和强度差异明显,1996~2005年建设用地处于扩张期,扩展强度不断增加,重心向西北转移;2005年后进入减量增长阶段,扩展强度降低,重心转向西南。2全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沿交通线路跳跃组团布局、向轴向填充带状发展、再向逆向扩展为主转变,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房地产开发、城中村建设等是重要的驱动因素。3证实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扩张中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寨  彭涛  徐海燕  姜广辉  
随着我国旺盛用地需求与有限土地供给矛盾的日益尖锐,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RCGIS9.2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维数相关分析模型,对1990-2005年间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迅速,但仍低于同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最快,农村建设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基本相当;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区域差异明显,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亦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区域差异最大,城镇建设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平星  孙伟  
以快速城市化的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城市扩张的过程和效应为目标,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扩张强度、扩张速度指数反映扩张过程及格局,以分形维数、紧凑度指数等反映城市形态和位序-规模的变化过程,对影响苏南地区城市扩张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城市扩张的热点区域发生了变化,呈现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东西两翼地区整体扩张速度较快,东部地区的持续高速扩张推动了苏南地区"哑铃型"城镇体系格局的形成;城市形态相对紧凑,但随着时间推移有趋于不规则、不稳定、不紧凑的态势,中部地区城市紧凑度下降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城镇固定资产额、常住人口等的增长直接导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康娟  王学雷  
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是湿地生态研究的核心之一 ,景观功能的性质和发挥 ,影响着湿地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特征 ,进而影响湿地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运用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的湿地农业的区域特点 ,确定了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分类系统 ,为了更好地定量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特点 ,我们选取了三类景观格局指数来定量描述湿地景观空间格局 ,即基本空间格局指标 (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 )、景观空间构型指标 (聚集度、破碎化 )及斑块特征指标 (斑块分维数 ) ,比较系统地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干扰对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莉1  2  李俊清1  王政通3  
基于浙江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分析20年来浙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各类景观面积比例很不均匀,各类景观面积大小排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湿地>草地>未利用地;各类景观破碎化程度排序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湿地>耕地>林地,且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深;景观斑块边界曲折,形状不规则,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大;城镇用地急速扩张,主要挤占了耕地,其次是林地和湿地,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也变成了城镇用地;原有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和围海造田引起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较好,主要用来植树造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