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2)
2023(13764)
2022(11564)
2021(10776)
2020(8537)
2019(19608)
2018(19421)
2017(36595)
2016(20076)
2015(22482)
2014(22380)
2013(22290)
2012(21231)
2011(19486)
2010(19816)
2009(18470)
2008(18297)
2007(16733)
2006(15302)
2005(14196)
作者
(58550)
(49762)
(49170)
(46477)
(31514)
(23965)
(22157)
(19077)
(19053)
(17907)
(17165)
(16787)
(16218)
(15819)
(15589)
(15087)
(14529)
(14484)
(14356)
(14274)
(12755)
(12357)
(12063)
(11666)
(11186)
(11121)
(11083)
(11025)
(10066)
(9914)
学科
(89256)
经济(89134)
(60337)
管理(52100)
(51410)
(36367)
企业(36367)
农业(34441)
中国(28415)
地方(28181)
方法(25324)
业经(25051)
(21848)
数学(21591)
数学方法(21347)
(19719)
(17018)
(16700)
(15449)
银行(15426)
(15280)
金融(15275)
(15111)
(14978)
(14767)
贸易(14752)
环境(14718)
(14153)
地方经济(13454)
发展(13270)
机构
学院(289726)
大学(285233)
(120461)
经济(117785)
研究(107512)
管理(105094)
理学(88834)
理学院(87663)
管理学(86198)
管理学院(85643)
中国(83171)
(66828)
科学(64800)
(62830)
(56251)
(55156)
农业(50855)
中心(49788)
研究所(49388)
(48289)
业大(47499)
财经(42391)
(41945)
师范(41588)
北京(39665)
(39381)
(38167)
(38154)
(37065)
经济学(35790)
基金
项目(187685)
科学(147520)
研究(142309)
基金(133422)
(115951)
国家(114821)
科学基金(97276)
社会(90782)
社会科(85477)
社会科学(85453)
(75731)
基金项目(71224)
教育(63261)
(62756)
自然(59577)
编号(59280)
自然科(58063)
自然科学(58045)
自然科学基金(56960)
资助(52206)
成果(49106)
(46744)
重点(42685)
课题(42042)
(41483)
(39421)
(38867)
发展(37943)
国家社会(37334)
(37330)
期刊
(153674)
经济(153674)
研究(91406)
中国(71256)
(70585)
农业(47690)
学报(45710)
科学(44219)
(42347)
管理(37119)
大学(35774)
教育(34324)
学学(33654)
(33564)
金融(33564)
业经(30327)
技术(24836)
(22823)
问题(21299)
经济研究(20985)
财经(20800)
(17876)
(16906)
农村(16220)
(16220)
世界(16140)
资源(15890)
农业经济(15851)
经济问题(14424)
科技(13742)
共检索到467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  刘彦随  龙花楼  王介勇  
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兴起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成功典型,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苏南模式演进中农村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认识农村区域发展规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苏州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苏州市GDP呈指数增长,年均递增14.4%,第一产业比重由28.1%降为1.9%,第三产业比重由16.2%升为32.7%,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5.5%降为16.8%,城乡收入比由1.27扩大到2.0(但远小于全国平均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人口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农村城镇化进程。1989-2006年的17年间,苏州市城镇用地增加了4.7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构成苏州市农村发展的四大主导驱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杨  童举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国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要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接的若干思路,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路子。即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以乡镇工业为后盾,稳定提高农业;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以各业经济外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面繁荣。这也就是后来被许多经济学家概括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内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婷婷   辛绪红   焦翔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苏州通过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助力培养树立农业品牌闯市场,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得到一定彰显,但也存在着品牌发展水平不够高、品牌建设体系不健全,品牌富农成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分析最后提出以全面建立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品牌经营主体培育、打造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农民收入非农化、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村庄建设无序和城镇建设用地短缺是诱导苏南农村土地变革的主要因素.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是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趋势。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推动苏南农村居住空间演化的一个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农用地流转推动苏南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民居住空间相互分离,以"宅基地置换"为核心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民居住迁移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土地空间管制"为核心的新农村规划正在彻底重构农村居住空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春军  王国存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通过比较并借鉴苏州市在征地补偿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具体做法,反思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不当做法,依照征地补偿相关理论的要求,切实修改和完善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条件,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并且给他们提供长期稳定全面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推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静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成为解决土地碎片化经营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苏州市的数据为例,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业科技应用等角度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土地流转效率的几点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浩军  
文章以苏州市为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内涵与目标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交易市场信息平台与运行机制建立,交易对象的评估与信息披露,交易主体的准入与监控,交易后期的风险保障机制四个角度进行了市场交易机制构建,以期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城乡统一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茅亚平  李广斌  王勇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为利益合作联盟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通过对新型集体经济下合作社创建的相关行动主体缕析,到合作社行动者转译过程剖析,再到合作社网络运作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行动者网络理论不仅很好地解析了新型集体经济下相关合作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而且深入揭示了新型集体经济与苏南乡村空间之间互动机理。新型集体经济在促进乡村空间全方位重组的同时,自身也得以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即二者之间呈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褚素萍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等等,这些命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呢?这是因为它们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三农"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特别关注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有益的。而农村城镇化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剑钢  吕席金  王传海  
通过对当前苏南新农村社区建设事件的追踪,以苏州为考察对象,以社区形象为着眼点,对社区形象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形象特色缺失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认为应完善新农村社区规划体系,实现规划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准,提出"原乡规划"构筑社区新风貌、分类引导"新、旧"社区形象设计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彦波  
通过对农村超市动力机制内涵和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构建了"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我国农村超市仍处于发展的初创和成长时期,政府仍然要加强对农村超市的资金支持力度,各项政策应逐渐转向良好市场环境的塑造上,这样农村超市才能逐渐适应市场,形成企业自我持续发展的内生式增长动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同影  吕鸿瑞  
一、提出动力机制观的动因从总体上看,几十年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几经反复后的现状仍令人忧虑。从表层看问题不少,但从深层看到底是什么问题呢?能够促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佳对策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要弄清和回答这个难题,首先要探讨农村卫生事业的规律,特别是它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既有福利性,又有经济性,各种社会主义经济规律,都存在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中,而且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办事,科学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否则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是由农村卫生事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4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