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4)
2023(14429)
2022(12325)
2021(11626)
2020(9618)
2019(22505)
2018(22618)
2017(43540)
2016(23749)
2015(26870)
2014(27239)
2013(26801)
2012(24760)
2011(22488)
2010(22782)
2009(20734)
2008(20098)
2007(17690)
2006(15611)
2005(13963)
作者
(69599)
(57520)
(57340)
(54237)
(36921)
(27692)
(26026)
(22705)
(22123)
(20758)
(19790)
(19461)
(18459)
(18439)
(17772)
(17648)
(17105)
(17030)
(16504)
(16404)
(14457)
(14362)
(14012)
(13294)
(12947)
(12892)
(12873)
(12822)
(11653)
(11341)
学科
(101615)
经济(101514)
管理(64515)
(62879)
(50986)
企业(50986)
方法(44370)
数学(38518)
数学方法(37825)
中国(28598)
(27235)
地方(26189)
业经(22852)
(21602)
(21001)
农业(18445)
(17448)
贸易(17434)
理论(17193)
(16830)
(16534)
(16100)
技术(15818)
环境(15447)
(15393)
银行(15349)
(15214)
金融(15211)
(14763)
(14002)
机构
学院(336549)
大学(335882)
管理(133131)
(130894)
经济(127886)
理学(114820)
研究(114645)
理学院(113488)
管理学(111192)
管理学院(110597)
中国(85028)
(73028)
科学(72792)
(58665)
(58354)
(55278)
研究所(53182)
中心(51809)
(51066)
业大(50847)
北京(46832)
(46464)
财经(46460)
师范(46009)
农业(43006)
(41989)
(41765)
(41628)
经济学(37943)
技术(37411)
基金
项目(228335)
科学(178607)
研究(167228)
基金(162721)
(141711)
国家(140493)
科学基金(120361)
社会(102654)
社会科(97197)
社会科学(97170)
(91462)
基金项目(86031)
自然(79028)
教育(77519)
自然科(77200)
自然科学(77185)
(76174)
自然科学基金(75726)
编号(69448)
资助(68617)
成果(56442)
(51731)
重点(51197)
(49359)
课题(48752)
(47159)
创新(43901)
科研(43319)
项目编号(42266)
教育部(42029)
期刊
(148003)
经济(148003)
研究(100153)
中国(67715)
学报(52886)
(50916)
管理(50105)
科学(49132)
教育(43185)
(42245)
大学(39890)
学学(37275)
农业(35864)
技术(31721)
(29462)
金融(29462)
业经(25898)
经济研究(23275)
财经(21507)
图书(19426)
问题(19024)
(18580)
(18205)
科技(16970)
技术经济(16830)
理论(16430)
统计(15584)
商业(15477)
实践(15149)
(15149)
共检索到50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建军  
本文从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关系的角度 ,着重剖析了浙南和苏南两地区乡镇企  业在发展模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作者认为这种差别主要来自 :企业和地方政府及地  方自治组织关系的密切程度 ;企业兴起的时期及其相应的宏观政策环境 ;企业的规模及技  术条件 ;企业发展的地域环境等诸方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君  
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经济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研究,探讨了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企业家)对经济平等和社会分层的影响。同传统的智慧和人们的直觉——认为市场有产生不平等的天然倾向,而国家(政府)则有再分配和校正不平等的能力和企图——不一致的是,本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苏南)导致了更大的不平等,产生了收入和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而企业家推动的发展模式(温州)则出人意料地导致了相对平等的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地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机会结构的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寻求在发展的同时尽量达到公平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玉华  蒋瑛  
苏南、浙北和浙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三者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专业市场耦合联动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共性,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组织形式、外部环境和政府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陈宝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浙北、浙南不同经济格局对人口和生育影响比较研究”课题组 ,顾耀德  
70年代以来,浙江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出生率和育龄妇女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然而,各地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总的来看,浙北的生育水平低于浙南。其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浙北、浙南不同的经济烙局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环境是导致生育水平差异的深层原因。为了探索不同经济格局与群众生育观念、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以至整个区域人口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探索研究不同经济格局的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逢贤  茅志冲  袁菊英  
最近,我们到江苏省南部的苏锡常地区,即“苏南模式”所辖的无锡县、江阴市、宜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县、昆山市、吴县、吴江市;武进县、金坛县、漂阳市等12个县(市)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了一些乡镇企业、村镇和农户,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成为苏南人民的伟大实践活动,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个城乡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本文就苏南农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作简单介绍,供致力于研究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同行们参考,也许是会有益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黄宝龙  桂仁意  傅秋华  
在浙江省遂昌县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和方法,制定竹业参与式发展研究的工作程序。应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技术进行了调查,访谈农户839户,小组访谈45组次,分析了当前竹业参与式发展目标。主要目标概括为:提高农户参与竹业开发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林农的林地经营水平和区域管理水平;制定的主要研究计划为:发展竹林高效益经营技术,加强林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激励农民参与项目实施的新机制,提高和加强项目执行机构的能力等。图4表2参14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平宇  陈建军  
本文在整合和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背景,探讨了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治理体系。虽然产业集聚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平台,但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还须发挥相关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和核心企业三个治理主体的治理体系,其中政府主要发挥着引导治理功能、行业协会发挥着协调治理功能、核心企业发挥着网络治理功能。本文建议政府一方面严守环保红线,同时要注重营造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挥行业协会和核心企业的治理主体功能,畅通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污染治理的规模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斌  
“苏南模式”重政府作用,“温州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两种发展模式的差异既是由于两地独特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及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的,也渗透着当地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政策偏好。两种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化为“苏州模式”与“浙江模式”。在新的条件下,两种模式之间相互借鉴,但仍会保留自己的特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针对“江浙外贸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比较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浙江两省外贸发展路径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外贸发展模式。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两省外贸发展模式的成因,探讨了两种外贸发展模式的演化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施思  
本文介绍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法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方面的尝试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为今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忠裕  
民工公寓建设近年来引起了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民间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甚至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抱有浓厚兴趣。浙东、苏南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领先区域,劳动力输入量也位居全国前列。由于两地历史文化渊源、经济发展模式、行政管理方式和企业经营理念不同,在民工公寓建设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深入探讨这一有趣的社会现象,可以引发人们从更深层面和更宽领域进行反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浦文昌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时间里,苏南农村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从1976—1986年的11年间,苏锡常三市农村农副工总产值增长了8倍以上,乡镇工业总产值更猛增了17倍。从1978—1986年,苏锡常三市农村乡村工业总产值由25.93亿增长为270.26亿元,增长了9.42倍,年递增率达34%。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分别递增35%、33%、31%。创造了全国著名的“苏南速度”,同时也使这一地区成为全国乡镇工业最发达、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但是,进入80年代后期,情况起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深圳、珠海等沿海特区经济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傅秋华  吴鸿  陈鸣  邱永华  翁益明  
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和方法,对浙南山区丽水市竹业发展观念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围绕竹业增效和竹农增收目标,丽水市竹业通过观念创新,树立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从指导到引导和从指挥到服务的观念,形成以广大林农、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观念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竹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逐步明晰,竹产业取得到长足进步。参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