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5)
- 2023(8904)
- 2022(7333)
- 2021(6873)
- 2020(5238)
- 2019(11977)
- 2018(12012)
- 2017(22065)
- 2016(12156)
- 2015(13195)
- 2014(13322)
- 2013(13274)
- 2012(12593)
- 2011(11737)
- 2010(12199)
- 2009(11348)
- 2008(11212)
- 2007(10194)
- 2006(9703)
- 2005(9046)
- 学科
- 济(59651)
- 经济(59585)
- 农(49205)
- 业(37800)
- 农业(32925)
- 管理(23307)
- 地方(21158)
- 中国(20763)
- 业经(19799)
- 企(15467)
- 企业(15467)
- 制(14965)
- 发(14688)
- 农业经济(12677)
- 发展(12033)
- 展(12010)
- 方法(11670)
- 银(11282)
- 银行(11273)
- 行(11114)
- 体(11066)
- 融(10983)
- 金融(10983)
- 数学(9946)
- 数学方法(9869)
- 地方经济(9824)
- 村(9569)
- 农村(9549)
- 财(9163)
- 贸(9129)
- 机构
- 学院(173362)
- 大学(165652)
- 济(76535)
- 经济(74945)
- 研究(68765)
- 管理(62138)
- 中国(54348)
- 理学(51796)
- 理学院(51189)
- 农(50705)
- 管理学(50484)
- 管理学院(50152)
- 科学(39739)
- 农业(37906)
- 京(36601)
- 所(35508)
- 财(33844)
- 中心(31543)
- 研究所(31505)
- 业大(31048)
- 江(29578)
- 范(25986)
- 师范(25783)
- 省(24867)
- 财经(24335)
- 院(23667)
- 北京(23534)
- 州(23421)
- 发(22977)
- 农业大学(22848)
- 基金
- 项目(106290)
- 研究(85198)
- 科学(83215)
- 基金(73157)
- 家(63024)
- 国家(62268)
- 社会(54220)
- 科学基金(52186)
- 社会科(50826)
- 社会科学(50815)
- 省(44862)
- 基金项目(38600)
- 编号(37437)
- 教育(36774)
- 划(35673)
- 发(31131)
- 成果(30765)
- 农(29569)
- 自然(29150)
- 自然科(28357)
- 自然科学(28352)
- 自然科学基金(27805)
- 资助(27746)
- 课题(26448)
- 发展(25972)
- 展(25526)
- 重点(23963)
- 部(23232)
- 性(22319)
- 创(22253)
- 期刊
- 济(105794)
- 经济(105794)
- 研究(58597)
- 农(58321)
- 中国(48921)
- 农业(39385)
- 科学(25653)
- 学报(25556)
- 教育(24717)
- 业经(24583)
- 融(24014)
- 金融(24014)
- 财(22810)
- 大学(20928)
- 管理(20599)
- 学学(19674)
- 业(17792)
- 技术(15648)
- 农业经济(15243)
- 农村(15035)
- 村(15035)
- 问题(14711)
- 经济研究(13981)
- 世界(11785)
- 财经(11497)
- 经济问题(11106)
- 版(10784)
- 经(9966)
- 农村经济(9797)
- 社会(9524)
共检索到295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根宝
一提起“苏南模式”,大家自然会联想起那种由政府发动的、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乡镇工业发展形式,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从而既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又繁荣了农村经济.近年来,苏南的同志大都不爱提“苏南模式”一词了.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模式”一词似乎含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或业已完成的意思,而苏南人民的创造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的.二是苏南的社会经济无论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阶段都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矛盾,承担着新的历史性使命,因而需要作出新的探索和新的思考.为此,我们特邀朱根宝同志撰写本文.朱根宝原为无锡市委副书记,现任无锡市政协主席、苏南发展研究所理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学艺
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末曾经说过,90年代如果经济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小平同志这个积多年经验的预测,中肯深邃,语重心长。对于这个指示,各级领导都铭记在心。全党全国上下都重视农业,都比较认真地抓农业,倾注了很大精力,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像我们国家这样重视和强调农业。但是,即使这样,我国农业的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循环反复,使我们不能不探究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一)今后5到15年我国国民经济将实现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的结构转型,国民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持续扩大。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我国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来看,“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必须保持高速增长。不少专家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至少是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特别是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时,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事业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阳 马永良 宋洪远
2008年3月22~23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领导,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国外有关驻京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2008年国内首次为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矛盾与新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并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和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存祥
发展村级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搞好农村各项工作,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对发展村级经济意义的反思村级经济是当前农村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发展村级经济,不是要把承包下去的东西收回来重新“归大堆”,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新型的集体经济,目的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增强村级集体的调节能力,更好地为家庭经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从总体上来看,村级经济又是一种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经济。在组织结构上,既包括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经济,也包括农村私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温静 李伟 陶俊
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年初,青田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了包括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五方面意见二十条细则,这给青田县农村信用社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昭耀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市场农业王昭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推动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化,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发展市场农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代
依据对农村经济形势和农村改革中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目前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1985年以来出现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超常规转入常规增长的表现。进入农村第二步改革以来,农村改革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当前农村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实际上取决于城市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孤立地看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学艺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向新
由《人民日报》理论部、湖南省市场经济研究会、湖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共怀化地委、怀化地区行署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1997年6月3日—5日在湖南省怀化市召开。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及全国8省市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建设等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农村改革的深化 1.正确认识“两个飞跃”之间的关系。 与会代表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两个飞跃”理论,是他长期思考和科学总结我国农村变革历史经验的结晶,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刘江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第一,突破了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既有利于调动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书田
从1992年开始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之前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9—1984年。农村经济全面地、高速地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第二个时期是1985—1988年。农业主要是粮棉出现徘徊,而乡镇企业仍高速增长,农民收入比较高地增长。第三个时期是1989—1991年,在三年治整期间,农业有恢复性地增长,乡企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了一点,而农民人均收入处于徘徊状态。从1992年开始。特别是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么一个目标,进入了一个自觉地全面地建立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旭中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走过20年艰难曲折的摸索道路,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举世公认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改革较之后来的城市改革,来得更彻底,取得的成效也更明显。城市改革虽然在后,但它涉及到的方面更多,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遇到的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