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6)
- 2023(12654)
- 2022(10899)
- 2021(10404)
- 2020(8507)
- 2019(19607)
- 2018(19615)
- 2017(37826)
- 2016(20304)
- 2015(22993)
- 2014(22925)
- 2013(22734)
- 2012(20867)
- 2011(18807)
- 2010(18820)
- 2009(17100)
- 2008(16542)
- 2007(14521)
- 2006(12971)
- 2005(11087)
- 学科
- 济(85285)
- 经济(85115)
- 业(62696)
- 管理(52902)
- 农(50747)
- 企(41092)
- 企业(41092)
- 方法(34385)
- 农业(33720)
- 数学(29820)
- 数学方法(29509)
- 业经(23612)
- 中国(21494)
- 学(18826)
- 地方(17937)
- 财(17916)
- 制(15340)
- 发(14033)
- 贸(13634)
- 贸易(13627)
- 易(13275)
- 技术(13213)
- 农业经济(12576)
- 环境(12397)
- 理论(12221)
- 策(12218)
- 土地(11964)
- 和(11929)
- 体(11187)
- 银(11123)
- 机构
- 学院(289149)
- 大学(287836)
- 管理(119268)
- 济(113953)
- 经济(111453)
- 理学(104384)
- 理学院(103235)
- 管理学(101466)
- 管理学院(100972)
- 研究(96407)
- 中国(72138)
- 农(66383)
- 京(61553)
- 科学(61327)
- 业大(51329)
- 农业(50732)
- 财(48118)
- 所(48023)
- 中心(45039)
- 研究所(43932)
- 江(41725)
- 范(39038)
- 财经(38791)
- 师范(38746)
- 北京(38179)
- 经(35512)
- 院(34190)
- 州(33581)
- 经济管理(32957)
- 农业大学(32326)
- 基金
- 项目(203849)
- 科学(160347)
- 研究(151269)
- 基金(147868)
- 家(129015)
- 国家(127585)
- 科学基金(109388)
- 社会(95025)
- 社会科(89445)
- 社会科学(89417)
- 省(80241)
- 基金项目(79950)
- 自然(70781)
- 自然科(69052)
- 自然科学(69037)
- 自然科学基金(67795)
- 教育(67229)
- 划(66484)
- 编号(63652)
- 资助(58892)
- 成果(50654)
- 部(44942)
- 重点(44651)
- 发(43990)
- 创(42214)
- 课题(42131)
- 创新(39223)
- 国家社会(38511)
- 科研(38490)
- 教育部(37900)
- 期刊
- 济(130344)
- 经济(130344)
- 研究(81475)
- 农(69626)
- 中国(58980)
- 学报(47810)
- 农业(47687)
- 科学(45595)
- 管理(38606)
- 大学(36956)
- 学学(35051)
- 财(33117)
- 教育(30537)
- 业经(27360)
- 融(24334)
- 金融(24334)
- 技术(23552)
- 业(21674)
- 问题(18260)
- 财经(17513)
- 经济研究(17346)
- 版(16396)
- 科技(15400)
- 图书(15267)
- 农业经济(15197)
- 经(14744)
- 农村(14630)
- 村(14630)
- 资源(14549)
- 业大(14355)
共检索到418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鸿
土地保障对农村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有关农村家庭土地保障作用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够担负起全部的生活风险负荷,却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试图以土地收益为基础,估算土地保障的作用,并探讨土地保障作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 保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蓓 傅国华 赵杠
本文在对海南省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居住和生活状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家庭内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家庭内代际转移更多的表现为代际间交换关系,而非出于老年父母的需求。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是解决现行农村家庭养老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宇
农村失独家庭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对象。基本人权理论是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目前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存在立法制度不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不健全,法律援助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问题,基于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基本理论,提出解决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法律途径,解决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失独家庭 养老 政府参与 权益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申小菊 吕学静
本文分析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结论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通过降低生育率和增加家庭收入两个途径,能够促进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增加对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增加农村养老保障财政投入,增加农村教育福利。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障 教育投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东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外,其理由是农民已获得了土地提供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一方面在弱化,另一方面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与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万水
我国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由个人、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五个层面组成。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原因,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的保障均呈现弱势,目前,农村居民个人生活保障中非财政保障水平下降,财政保障力度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建起以家庭为基础、以土地为依托、以政府为主体的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凤龙 侯兵 张爱平
在乡村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凸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诉求。本文以苏南农村地区为例,运用多分类Logit回归等方法,探讨转型时期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旅游消费结构有待完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在家庭形态、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是乡村转型背景下心理、经济、文化和乡村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与家庭乡村性对旅游消费有着显著影响,感知旅游行为控制与旅游消费认同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心理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存在不同强度与方向的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敏感效应和预防效应。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消费 影响因素 苏南地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芳 何晖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面临三大挑战:总体供给不足;家庭地位变迁;家庭观念淡化。在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同时,应采取规范家庭养老制度、出台家庭养老激励政策、弘扬传统孝道、树立家庭养老保障新观念及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老龄服务产业等相关措施,以继续保持和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有效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复兴
本文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进行了探索性分期,分为形成期、促进期、强化期、维持期和争议期五个阶段,认为中国的家庭养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使然,是一种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不仅在过去、当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历史分期 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莹 梁鸿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受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制度性瓶颈约束,同时伴随着中国的不完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等外生性因素的冲击。由此可得出结论:基于土地基础上的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具有内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转向社会养老模式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及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云峰 徐书林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养老保障和有养老计划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且正向的;不同养老形式选择与家庭幸福感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己居住养老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最大;拥有养老保障和有养老计划对不同地区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养老保障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最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养老保障公平性,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强家庭幸福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应美玲 杜在超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特别是农村家庭消费倾向普遍偏低。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2009年农村家庭面板数据,立足疾病、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保障水平不足等风险因素,系统分析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的特征。本文主要结论为:(1)疾病的发生和人口老龄化明显抑制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需求。(2)基本医疗保障在2004~2009年期间对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显著刺激作用,因此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消费 基本医疗保障 人口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