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4)
2023(13474)
2022(11632)
2021(11142)
2020(9431)
2019(21446)
2018(21359)
2017(42289)
2016(22414)
2015(25408)
2014(25272)
2013(24589)
2012(21942)
2011(19586)
2010(19748)
2009(17815)
2008(17128)
2007(15077)
2006(13185)
2005(11197)
作者
(61248)
(51537)
(50906)
(48518)
(32309)
(24826)
(23130)
(20347)
(19533)
(18051)
(17635)
(17538)
(15967)
(15916)
(15595)
(15554)
(15170)
(14935)
(14797)
(14713)
(12704)
(12517)
(12501)
(12016)
(11614)
(11587)
(11258)
(11070)
(10285)
(10168)
学科
(94176)
经济(93977)
(70238)
管理(61277)
(50361)
企业(50361)
(48601)
方法(43485)
数学(37820)
数学方法(37137)
农业(32143)
业经(24751)
中国(23490)
(22855)
(18606)
地方(17657)
(17241)
理论(15630)
(14582)
贸易(14576)
技术(14279)
(14219)
(14160)
(14103)
(14027)
财务(14017)
财务管理(13985)
(13817)
企业财务(13287)
环境(12864)
机构
学院(310815)
大学(305440)
管理(127054)
(126632)
经济(124052)
理学(110832)
理学院(109692)
管理学(107503)
管理学院(106938)
研究(96715)
中国(75823)
(64261)
(63381)
科学(59683)
(55382)
业大(50971)
农业(49006)
中心(47709)
(47109)
(46121)
财经(44880)
研究所(42814)
(41109)
(40156)
师范(39810)
北京(38724)
经济学(37358)
(35914)
经济管理(35594)
(35086)
基金
项目(217393)
科学(173332)
研究(160723)
基金(159184)
(137975)
国家(136749)
科学基金(119238)
社会(104020)
社会科(97625)
社会科学(97590)
(85796)
基金项目(84609)
自然(77200)
自然科(75430)
自然科学(75414)
教育(74115)
自然科学基金(74033)
(71443)
编号(66649)
资助(64419)
成果(51903)
(48872)
重点(48447)
(46350)
(45375)
课题(44317)
国家社会(42701)
创新(42309)
教育部(41968)
科研(41792)
期刊
(139797)
经济(139797)
研究(82812)
(65407)
中国(62640)
学报(45046)
科学(44616)
农业(44166)
(42778)
管理(42489)
大学(36208)
学学(34404)
教育(31798)
业经(29945)
技术(29004)
(28076)
金融(28076)
财经(21369)
(21358)
问题(19665)
经济研究(19542)
(18325)
资源(16166)
统计(16076)
(15933)
技术经济(15665)
农村(15403)
(15403)
(14881)
农业经济(14668)
共检索到445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烽烽  李放  唐焱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讨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过程中农户福利的变化。本文首先提出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苏南农户"土地换保障"前后福利的变化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土地换保障"后农户总体福利水平明显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293上升至0.439。从功能指标看,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社会机会、农民心理均有较大程度的好转;从异质性因素看,家庭抚养人口比重、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农户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岩  李放  唐焱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改革探索目前正在国内一些地区展开,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置换模式。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的置换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置换办法的设定应因地制宜,置换范围和对象应明确;分批置换,利用承包地收益缓解财政压力;置换社保的标准保证与城镇社保一致;置换的社保项目应向城镇看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进行置换;政府在置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应配套公共服务政策。以此为这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张安录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讨论了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农民的福利变化,提出了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使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了衡量。结果显示,农地城市流转导致农户总体福利水平略有下降,模糊评价值从0.389降到0.338。其中,从功能指标看,除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外,农民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社区生活、环境、农民心理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从转换因素看,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教育程度、所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农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芳  
土地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农地还附属有丰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农地承载农民的基本就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农地收入是养老育幼的基础,农地还可以作为失业保障。依法确立农地的社会保障属性是农地制度安排的大势,为此要重点做到:建立农地物权化机制、建立农地物权化机制、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剑  陈振涛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开展以来,确权客体、确权效力和确权期限等方面规则模糊问题逐渐显现:确权客体应维持亦或变更"二轮"承包土地不明;确权效力究竟是登记生效模式亦或登记对抗模式待定;确权期限延续"二轮"承包期限亦或"长久不变"未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规则的厘清,确权客体应坚持确地以"二轮"承包土地为主,适度微调,灵活确股;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应向登记生效模式理性回归,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等处分权能提供必要的基础;应明晰承包期限与"长久不变"的本质区别,"长久不变"政策指向在于明确土地家庭承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剑  陈振涛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开展以来,确权客体、确权效力和确权期限等方面规则模糊问题逐渐显现:确权客体应维持亦或变更"二轮"承包土地不明;确权效力究竟是登记生效模式亦或登记对抗模式待定;确权期限延续"二轮"承包期限亦或"长久不变"未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规则的厘清,确权客体应坚持确地以"二轮"承包土地为主,适度微调,灵活确股;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应向登记生效模式理性回归,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等处分权能提供必要的基础;应明晰承包期限与"长久不变"的本质区别,"长久不变"政策指向在于明确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与经营方式的长久不变和赋予集体成员完整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应有期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丹  陈银蓉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构成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提出适合本研究的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的权重函数,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三个水库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前后福利的变化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安置区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明显降低,模糊评价值从0.444下降至0.347。从功能指标看,除家庭经济状况外,社会保障、政治参与、心理均较大程度地变差;从转换因素看,受教育程度是安置区居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对安置区居民的补偿不能单纯依靠货币补偿,而应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失业保障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燕  李钢  朱新华  王静  李妍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研究了集中居住过程中农民福利的变化,提出了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使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江苏江都市集中居住前后农民福利变化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集中居住使得农户总体福利水平稍有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443上升到0.471。其中,从功能指标看,农民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发展空间、心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社会保障、社区生活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转换因素看,农民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教育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农民福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燕  李钢  朱新华  王静  李妍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研究了集中居住过程中农民福利的变化,提出了农民福利构成指标,使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江苏省江都市集中居住前后农民福利变化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集中居住使农户总体福利水平稍有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443上升到0.471。其中,从功能指标看,农民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发展空间、心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社会保障、社区生活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转换因素看,农民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教育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农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务坤  叶红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身份权变动、权利转换及目的论等视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进行学理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正当性,存在诸多法理障碍,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势必影响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可能性。一言以蔽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必然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在不断地加以变革和创新,由此,长期的实践探索催发了"三权分置"的产生。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提高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目标,从农户自身条件、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等方面,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就业情况、家庭人口、劳动力人口、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机械化程度、农业土地收入、非农业收入会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加强国家土地政策在农民认知中的渗透;培育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明晰产权,提高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推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宋戈  
鼓励部分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为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并考虑到农户退地意愿同时受家庭特征和所处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和陕西省关中地区583户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村庄特征和农户特征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所处村庄特征影响;2)除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其退地意愿外,农户所处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土地流转的顺畅程度对其土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村集体是否经常举办非农技能培训对农户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许玲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农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登记效力,明确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制定《集体土地登记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权利化和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权益的保障和规范是主要问题,其中权益的保障体现在实体性、价值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其配套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结论:应该重视和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变迁带来的新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利用全国4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1 156份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数据,探讨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机制。具体研究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关系。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农户参与抵押贷款的意愿与行为既具有差异性又显著正相关;行为态度通过合作意愿完全中介农户参与行为,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直接与部分中介农户参与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