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6)
- 2023(10678)
- 2022(8789)
- 2021(7954)
- 2020(6825)
- 2019(15571)
- 2018(15751)
- 2017(30164)
- 2016(16930)
- 2015(19467)
- 2014(19756)
- 2013(19491)
- 2012(18330)
- 2011(16476)
- 2010(16742)
- 2009(15824)
- 2008(16039)
- 2007(14930)
- 2006(13110)
- 2005(12060)
- 学科
- 济(73332)
- 经济(73251)
- 管理(46968)
- 业(44563)
- 企(34745)
- 企业(34745)
- 方法(31771)
- 数学(27665)
- 数学方法(27288)
- 农(22486)
- 中国(21179)
- 学(18158)
- 财(17847)
- 地方(17424)
- 业经(15752)
- 农业(14826)
- 环境(14242)
- 制(13646)
- 贸(13022)
- 贸易(13016)
- 易(12570)
- 和(11325)
- 划(10981)
- 理论(10751)
- 务(10656)
- 财务(10625)
- 银(10610)
- 财务管理(10592)
- 银行(10574)
- 融(10192)
- 机构
- 大学(254276)
- 学院(252203)
- 济(100025)
- 经济(97701)
- 管理(90889)
- 研究(90406)
- 理学(77668)
- 理学院(76668)
- 管理学(74999)
- 管理学院(74554)
- 中国(67789)
- 科学(58755)
- 京(55322)
- 农(49198)
- 所(48553)
- 财(45931)
- 研究所(44204)
- 中心(41986)
- 业大(40410)
- 江(40334)
- 农业(38899)
- 财经(36418)
- 范(35374)
- 师范(34981)
- 北京(34785)
- 经(32874)
- 院(32067)
- 州(31945)
- 经济学(31138)
- 省(28645)
- 基金
- 项目(165863)
- 科学(128451)
- 基金(118804)
- 研究(117448)
- 家(105662)
- 国家(104807)
- 科学基金(87529)
- 社会(73300)
- 社会科(69176)
- 社会科学(69152)
- 省(64500)
- 基金项目(63119)
- 自然(57128)
- 自然科(55726)
- 自然科学(55706)
- 划(55173)
- 自然科学基金(54690)
- 教育(53667)
- 资助(48710)
- 编号(47969)
- 成果(40072)
- 重点(38299)
- 发(36754)
- 部(36239)
- 课题(33404)
- 创(33007)
- 科研(32335)
- 计划(31193)
- 创新(31016)
- 大学(30422)
- 期刊
- 济(113544)
- 经济(113544)
- 研究(73357)
- 中国(51074)
- 学报(45668)
- 农(45485)
- 科学(41217)
- 财(36350)
- 大学(33564)
- 学学(31653)
- 管理(31297)
- 农业(30124)
- 教育(26726)
- 融(21483)
- 金融(21483)
- 技术(21127)
- 业经(18235)
- 财经(18202)
- 经济研究(17503)
- 业(16470)
- 问题(15955)
- 经(15679)
- 版(14046)
- 图书(13306)
- 资源(13066)
- 技术经济(12535)
- 统计(12275)
- 贸(12188)
- 科技(11333)
- 理论(11265)
共检索到379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新
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密集区,该地区在工业化带动下的乡村城镇化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重大,隐性城市化人口多。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环境问题:耕地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降低;水污染严重,环境容量减少;工业污染物集中,小城镇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大;城镇化后生态风险增大。近期苏南乡村城镇化正处于高峰期,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特点,应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小城镇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乡镇合并,实施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城镇化过程 环境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灿 张凤荣 王枫 胡月明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视角,探索建设用地空间安全预警的思路与方法,使预警结果在空间上直观体现出来。研究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构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警情态势相对严峻,重警及其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丽营、赵全营、李桥、北务等西部和南部镇区,并且规划被打破和诸多优质耕地被侵占的警情严重。未来顺义区需加强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对城镇扩展的空间管控能力。研究结论:本文研究提出的空间预警方法与思路能够迅速发现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因素及其格局特征,能为城镇发展与规划指导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空间预警 顺义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广超 钱大胜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城镇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一个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客观上是有利于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毋庸置疑需要面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土地整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又红 李旭红
利用2016、2017年流动人口数据,从流动人口个人"农转非"承包地成本和劳动力市场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农业户籍相较于非农户籍的成本及收益,并讨论了户籍农转非的预期净收益。研究表明,农业户籍流动人口相较于非农户籍流动人口的劳动力市场表现更差,但农业户籍人口相较于非农户籍流动人口有着更多的承包地,地级市层面的承包地转租收入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如果将农业户籍与非农户籍之间的工资差异看作户籍转换的收益、将失去的承包地看作户籍转换的成本,户籍转换的流动人口个体预期将获得每年3200元的净收益。加快农业流动人口市民化,不仅有助于户籍转换个体预期收入的增加,还有助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户籍转换 户籍转换收益 城镇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宸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征收权的行使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推动外延型的城镇化发展。然而,征收权与私人产权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滥用征收权会扭曲城镇化机制,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一般来说,公共用途的概念决定着征收权的行使范围。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当用制度限制征收权的行使,合理使用征收权,推进内涵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征收权 公共用途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彦普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河南农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尽管河南农村拥有巨大的生物质能源,但家庭联产承包的小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水平,导致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随着农户承包的土地的流转,将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也为河南农村能源发展带来良好契机。抓住机遇,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将为河南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河南 城镇化 能源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岱宁 曹青 耿明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河南省人口流动规模、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河南人口流动现状的梳理和对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发现河南人口流动存在着由外围向核心聚集、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的趋势,其中人口向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城市圈流动趋势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判定河南城镇规模结构朝着中心城市比重日趋增大的方向演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朝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圈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化。未来河南新型城镇化应重点放在省辖中心城市以上大中城市,并着重培育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城市圈。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城市形态结构 城镇化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铭 汤晋
本文聚焦高铁站点如何影响城镇密集地区区域城市格局演化这一研究命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从整合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层次地揭示高铁站点影响下的区域城市格局演化机理。论文通过理论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在城镇密集地区,高铁站点在城市尺度和区域尺度内的综合可达性与高铁影响下的区域城市格局演化特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积极效应的产生还依赖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设,本文拟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两个有待验证的结论:(1)城市规模、高铁网络地位和站点区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立 刘邵权
川滇黔接壤地区经济落后,整体城镇化水平较低,采用川滇黔接壤地区2008年各区县(市)的城镇化率作为测度指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本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城镇化率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的计算,发现各区县城镇化率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性,而是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体表现为低值空间聚集。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城镇化水平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和OLS模型;相邻地区各因素的空间扩散效应对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影响,其弹性系数为0.416 1;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城镇化率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其弹性系数为0.777 7。因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陈才 甘静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不断优化完善,但省域之间差异明显,由北向南逐渐升高;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受时间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双重作用,且时间因素作用发挥强于区域因素,侧面反映了东北振兴以来区域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3耦合发展度水平接近的地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始终是热点区,黑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始终是冷点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为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政府调控作用以及社会保障因素。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耦合度 东北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威 樊胜岳
对2000~2012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7.14%,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6.42%,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6.51%,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2.81%;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及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上升联合作用,使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间接碳排放量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食品与居住消费是居民间接碳排放主导因素;城镇居民人口数量是城镇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的决定性因素;城镇生活方式相比农村具有更低的单位生活支出碳排放量;城镇化率对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分别具有0.13%和0.09%的弹性系数,初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014年7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争取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促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014年7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争取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促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亘伟 刘志强
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发展特点为基础,将城市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作为该地区农村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就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评定,同时结合现有农村分类研究内容及特点,形成体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农村建设分类标准,提出保护型、发展型、综合型、外迁型及整治型农村建设类型及建设内容。
关键词:
城镇密集地区 农村建设 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