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6)
- 2023(16354)
- 2022(13509)
- 2021(12377)
- 2020(9861)
- 2019(22668)
- 2018(22698)
- 2017(43000)
- 2016(23481)
- 2015(26282)
- 2014(26705)
- 2013(26289)
- 2012(24338)
- 2011(22200)
- 2010(22370)
- 2009(20516)
- 2008(19812)
- 2007(17728)
- 2006(15999)
- 2005(14151)
- 学科
- 济(102222)
- 经济(102109)
- 业(64009)
- 管理(62662)
- 企(47651)
- 企业(47651)
- 方法(37664)
- 农(37646)
- 中国(33282)
- 数学(32003)
- 数学方法(31678)
- 地方(28448)
- 业经(26205)
- 农业(25175)
- 财(21400)
- 学(21107)
- 制(18643)
- 发(17519)
- 银(16352)
- 银行(16310)
- 贸(16217)
- 贸易(16202)
- 环境(16189)
- 融(15748)
- 金融(15747)
- 行(15727)
- 易(15580)
- 理论(15521)
- 和(15333)
- 技术(15137)
- 机构
- 学院(336464)
- 大学(336041)
- 济(133494)
- 管理(131381)
- 经济(130272)
- 研究(118618)
- 理学(112682)
- 理学院(111347)
- 管理学(109492)
- 管理学院(108874)
- 中国(88118)
- 京(73766)
- 科学(73592)
- 农(59678)
- 所(59451)
- 财(59400)
- 研究所(53966)
- 中心(53499)
- 业大(50977)
- 江(50950)
- 范(47990)
- 师范(47573)
- 北京(46945)
- 财经(46844)
- 农业(45393)
- 院(43184)
- 经(42512)
- 州(41805)
- 经济学(39325)
- 师范大学(38421)
- 基金
- 项目(228177)
- 科学(179390)
- 研究(169561)
- 基金(163561)
- 家(141921)
- 国家(140609)
- 科学基金(120685)
- 社会(107131)
- 社会科(101190)
- 社会科学(101165)
- 省(90001)
- 基金项目(87304)
- 自然(76378)
- 教育(76247)
- 划(75233)
- 自然科(74567)
- 自然科学(74553)
- 自然科学基金(73175)
- 编号(70409)
- 资助(65495)
- 成果(57510)
- 发(52844)
- 重点(50775)
- 部(49127)
- 课题(48923)
- 创(46821)
- 国家社会(43775)
- 创新(43587)
- 科研(42604)
- 发展(42563)
- 期刊
- 济(158020)
- 经济(158020)
- 研究(103455)
- 中国(70616)
- 农(59773)
- 学报(52701)
- 科学(50342)
- 管理(47883)
- 财(42029)
- 教育(41188)
- 农业(40414)
- 大学(40357)
- 学学(37763)
- 融(32473)
- 金融(32473)
- 技术(29055)
- 业经(28868)
- 经济研究(23528)
- 问题(22170)
- 财经(21998)
- 图书(19198)
- 业(18783)
- 经(18742)
- 科技(16770)
- 版(16401)
- 理论(16190)
- 现代(16158)
- 技术经济(15952)
- 资源(15408)
- 发(15401)
共检索到509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林
乡村城市化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演变过程,笔者以苏南为分析单元,总结80年代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探讨90年代的新趋向.
关键词:
乡村城市化 非农化 隐性城市化人口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赵霜茁 张浩
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考察,分析中国农村资源现状以及城市化给乡村发展带来的问题。从城乡资源交换、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提出对乡村振兴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期望毕其功于一役;乡村振兴不是重建,无论从乡村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市场培育、产业振兴、环境发展,还是加速乡村的城市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城市的各种需求是乡村发展的基本主导力量,乡村的振兴是由城市的需求激发的。分析研究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规划农村的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关键词:
城市化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城市需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张小林
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通过乡村社区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洞察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空间特征与过程及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苏南是中国乡村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现代乡村社区的变迁。本文回顾了苏南现代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特点, 从乡村社区观念、经济、文化、聚落和保障5 个方面剖析了小城镇发展对苏南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的作用, 并系统分析了苏南现代小城镇建设与乡村社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苏南 小城镇发展 现代乡村社区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吕和 林振平 余道望
晋江市乡村城市化的发展与启示吴吕和,林振平,余道望一、晋江乡村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是促进乡村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改革开放15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外向型经济和股份合作制为突破口,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丽晶
海岸带是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带。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在著名的“温州模式”的熏陶下 ,其城镇发展具有典型的乡村城市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乐清湾沿岸的乐清市、玉环县和温岭的 2 3个建制乡镇为研究范围 ,在阐述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乡村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 ,从隐性机制和显性机制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以市场推导为主动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机制。隐性机制 ,包括农村内部的推动力、城市的拉动力和农民主体观念的转变 ;显性机制 ,包括市场激励、政策环境、资金因素、政府作用和交通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若干调控对策 ,即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优势城镇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世峰 李进军 刘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型转变的建议,并建立新型的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发展形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汉生
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农村城市化必备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城市化进程。为使乡镇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和改变我国农村城市化 严重滞后的状况,迫切要求乡镇企业实行二次创业。为此,必须沿着农村城市化的方 向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结构创新、技术 和管理以及人才创新,从而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综合素质,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奠 定更雄厚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村城市化 乡镇企业 二次创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宇
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区域结构理论是人口城市化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框架。本文在简单介绍这两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评述了它们在研究当今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问题上的局限性 ,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城市化的实践 ,论述了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在突破基于二元分析框架的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理论局限性上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税尚楠 吴希翎
马克思在考查人类社会经济演进的历史时,曾高瞻远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趋势,他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探讨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对于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中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都是有意义的。一探讨我国乡村城市化的道路,首先必须明确乡村城市化的科学含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乡村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苏雪串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各地的世界潮流。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明芳 翁一峰
首先回顾苏南乡村工业的时空演进历程,得出人园发展、融人镇区和留在乡村三种空间分化路径。接着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研究乡村工业的社会经济总体特征和三种空间乡村工业的差异及问题。从经济、社会和制度三个层面,剖析乡村工业时空演进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当前乡村工业的引导对策:一是空间差别化引导,进入园区的注重提质增效,融入镇区的甑別保留、搬迁与转型,留在乡村的分期引导和完善制度;二是留村工业多路径转型:大型优质企业集中进园,结含乡村休闲转型发展,结合增减挂钩紧凑发展。
关键词:
乡村工业 时空演进特征 发展对策 苏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华 李强
旅游发展下民族乡村社区农民实现了职业转移(非农化)、居住生活空间转变(城市化),并伴之某些思想观、行为模式、社会权利、生活方式等角色转型(市民化)。这是理论上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理想过程的展现,是对国家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村"欠城市化"的破解。这也是村镇"化"成城市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城市化 新农民市民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应杰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与问题刘应杰一农村城镇化的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1981-1982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和1983年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以及1984年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从1984年开始,农村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家重新调整了市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宇明
本文揭示了“八五”期间广西乡村──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及其地理动力机制.预测未来15—25年内乡村──城乡转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促进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城乡转型 城乡社区环境质量 广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