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9)
- 2023(7639)
- 2022(6635)
- 2021(5805)
- 2020(5145)
- 2019(11993)
- 2018(11723)
- 2017(23250)
- 2016(12478)
- 2015(14453)
- 2014(14820)
- 2013(15054)
- 2012(14524)
- 2011(13503)
- 2010(13834)
- 2009(13109)
- 2008(12894)
- 2007(12011)
- 2006(10587)
- 2005(9676)
- 学科
- 济(79959)
- 经济(79906)
- 管理(33422)
- 业(31045)
- 方法(30179)
- 数学(26933)
- 数学方法(26757)
- 企(23941)
- 企业(23941)
- 地方(19294)
- 中国(16510)
- 农(16138)
- 财(14700)
- 学(14608)
- 业经(13510)
- 地方经济(13346)
- 贸(11623)
- 贸易(11619)
- 易(11155)
- 制(11137)
- 农业(10876)
- 和(9973)
- 融(9728)
- 金融(9726)
- 环境(9498)
- 银(9308)
- 银行(9286)
- 行(8899)
- 体(8252)
- 经济学(8244)
- 机构
- 大学(198326)
- 学院(197577)
- 济(96139)
- 经济(94326)
- 管理(72697)
- 研究(72425)
- 理学(61894)
- 理学院(61158)
- 管理学(60216)
- 管理学院(59828)
- 中国(54039)
- 科学(42341)
- 京(41634)
- 财(40564)
- 所(38070)
- 研究所(34395)
- 农(33796)
- 财经(32420)
- 中心(32311)
- 经济学(31413)
- 江(30422)
- 经(29137)
- 经济学院(28166)
- 业大(28081)
- 农业(26618)
- 北京(26527)
- 范(25197)
- 师范(24989)
- 院(24962)
- 财经大学(23654)
- 基金
- 项目(122409)
- 科学(95619)
- 研究(89240)
- 基金(88687)
- 家(76723)
- 国家(76121)
- 科学基金(64207)
- 社会(58129)
- 社会科(55103)
- 社会科学(55084)
- 省(47503)
- 基金项目(46724)
- 教育(40159)
- 划(39570)
- 自然(39493)
- 自然科(38533)
- 自然科学(38519)
- 自然科学基金(37838)
- 资助(36957)
- 编号(35686)
- 成果(29567)
- 发(28251)
- 重点(27921)
- 部(27719)
- 课题(24664)
- 创(24650)
- 国家社会(24356)
- 教育部(23705)
- 科研(23292)
- 发展(23208)
- 期刊
- 济(112522)
- 经济(112522)
- 研究(62024)
- 中国(35974)
- 财(31672)
- 农(30497)
- 学报(29531)
- 科学(27189)
- 管理(26143)
- 大学(22018)
- 学学(20923)
- 农业(20137)
- 经济研究(19234)
- 融(18251)
- 金融(18251)
- 技术(17457)
- 财经(17282)
- 业经(15831)
- 教育(15188)
- 经(15055)
- 问题(14998)
- 技术经济(12514)
- 贸(12049)
- 统计(11579)
- 业(10860)
- 世界(10801)
- 国际(10394)
- 商业(10231)
- 策(9931)
- 经济问题(9628)
共检索到30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从才 晏维龙 胡荣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良军 黄渝祥
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协调发展,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简晓彬 沈正平 刘宁宁
按照2000年江苏省新的区域划分方法,从经济总量、均量、外向程度、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等方面,首先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轨迹;进而阐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立足于欠发达的苏北,提出了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石春华
地区间经济差距是中国整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政策倾向、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深度、要素市场扭曲等因素是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颇受关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拉大。为了统计需要,本文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个地区。东部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国锋 高艳春
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理论基础,来实证分析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存款余额对GDP的贡献苏北大于苏中和苏南;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顺序为苏南、苏中、苏北;投资对GDP的贡献苏南大于苏北。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江苏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笳旭
通过对全国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差距变动测度,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地区差距在2003年以后趋于缩小。全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趋同趋势,且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进一步,通过对地区差距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了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从空间范围对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对2003—2011的地区差距趋同起正向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劳动参与率对差距趋同起负向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变动趋势 趋同 成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淑兰
对外贸易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形成一个区域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扩大对外贸易。文章主要分析了苏南苏北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和原因,然后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开拓市场、消除区域壁垒等方面提出了苏北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苏南苏北 对外贸易 差距 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新华 温菊萍
农业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江苏农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民素质提高基础上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江苏农业经济组织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各类农业组织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和作用,不同地区农民对农业经济组织的偏好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民对农业经济组织的选择和参与,取决于各类组织的组织形式、方式和能发挥的作用。10个县(市)896个农户的调查显示,独资经营和合伙是基本形式,合作经济组织是过渡形式,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则是未来理想的形式。可以认为,江苏农业组织化的轨迹为:独资和合伙经营(分散化)——合作经营(一体化)——企业化经营(一元化)。在农业组织化推进过程中,应根据各地实际,从提高效果和效益的角度,选择适合的...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组织 农民意愿 农业组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劲 吴刘杰
本文基于阶层收入差距的角度,采用我国1982-2007年的基尼系数以及1979-2009年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的变化,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林榜
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因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而改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拉动物流发展;在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其间时,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江苏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徐州市,应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与苏南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苏北、苏中、苏南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关键词:
物流发展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误差修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平 王韧
基于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的双重约束,结合二元经济和国际贸易价值增值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四部门的双二元递推理论模型,力图以此来描述中国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趋势。经验数据较好地支持了这一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巨大城乡差距决定了中国收入差距变动总体上的“倒U”趋势,但这一趋势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要受经济开放的影响。从根本上看,重新审视二元结构政策,消除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有序地推动对外开放,构成了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二元结构 经济开放 收入差距 变动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差距 要素贡献 经济增长 转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开忠 顾芸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南北经济分化加剧,平衡南北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深入考察了我国新时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趋势。文章首先通过偏离-份额法分析得出2015-2020年北方经济趋弱的原因在于其三次产业差异性竞争力均处于劣势地位、失去了第二产业结构性竞争优势;其次,进一步将差异性因素划分为区位性、机制性两方面,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检验了“区位性-结构性-机制性”三大经济影响因素;另外,面向形成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北方区位将迎来发挥优势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型和发展动力转型是北方结构转型的重点;南北平衡发展更亟待制度和战略创新;最后,提出加快北方发展、促进南北均衡的若干对策建议。文章试图为挖掘缩小我国南北经济差距的可能因素提供科学分析框架,期望对平衡南北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崔悦
南北地区发展问题近年来逐渐凸显,促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方法,使用197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数据,测度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并对其时空演进趋势作出预测。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南方地区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均高于北方。Dagum基尼系数结果发现,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的地区差距主要来源均为地区内差距,考察后期南北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呈现升高态势。空间Markov链结果表明,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南方地区在人均GDP、进出口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北方地区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玉菊
通过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布状况、形成原因和变动速度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明显拉大,尽管现状基本正常,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发展趋势更不容乐观。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两极分化三种判断方法分析,到目前为止我国总体上尚未出现两极分化,但受就业、财产性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两极分化 相对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