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2)
2023(6756)
2022(5579)
2021(5604)
2020(4511)
2019(10922)
2018(11036)
2017(19995)
2016(11656)
2015(13604)
2014(14135)
2013(12917)
2012(11646)
2011(10433)
2010(11024)
2009(9353)
2008(9163)
2007(8386)
2006(7215)
2005(6510)
作者
(30735)
(25238)
(25092)
(24152)
(16165)
(12216)
(11676)
(9905)
(9667)
(9512)
(8859)
(8514)
(8363)
(8064)
(7938)
(7844)
(7712)
(7665)
(7554)
(7257)
(6592)
(6339)
(6245)
(6061)
(5942)
(5807)
(5760)
(5705)
(5298)
(5033)
学科
(39386)
经济(39349)
管理(28864)
(25067)
(21086)
企业(21086)
方法(18409)
数学(16209)
数学方法(15645)
理论(12380)
中国(11788)
教学(11583)
(11404)
教育(9833)
业经(8533)
学法(7732)
教学法(7732)
(7644)
(7568)
技术(7413)
农业(7318)
(7166)
地方(6881)
学理(6546)
学理论(6546)
(6338)
贸易(6327)
(6105)
(6102)
(5982)
机构
学院(152484)
大学(143595)
管理(53386)
(49216)
经济(47602)
研究(45386)
理学(44814)
理学院(44314)
管理学(42941)
管理学院(42685)
中国(33809)
(31288)
科学(28481)
技术(26747)
(26320)
职业(25459)
(23336)
(22824)
(22671)
(22564)
师范(22334)
(21797)
中心(21622)
业大(21313)
研究所(20287)
北京(19904)
技术学院(18652)
职业技术(18235)
财经(17784)
农业(17267)
基金
项目(94994)
研究(76356)
科学(72950)
基金(61398)
(52139)
国家(51610)
科学基金(44228)
(42336)
教育(41928)
社会(41460)
社会科(38946)
社会科学(38936)
编号(36625)
(34358)
基金项目(31306)
成果(30198)
自然(28335)
自然科(27709)
自然科学(27705)
课题(27635)
资助(27199)
自然科学基金(27148)
(24154)
重点(22346)
项目编号(21241)
(20485)
规划(20108)
(20086)
(20010)
(19148)
期刊
(58553)
经济(58553)
研究(42403)
中国(40298)
教育(39661)
技术(22548)
管理(21339)
(21293)
学报(21003)
(19350)
科学(18295)
职业(16861)
大学(16632)
学学(14704)
农业(14532)
(11876)
金融(11876)
图书(11407)
技术教育(11076)
职业技术(11076)
职业技术教育(11076)
业经(10845)
(10268)
论坛(10268)
经济研究(8341)
书馆(8240)
图书馆(8240)
统计(8211)
财经(8107)
(8079)
共检索到23652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华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开展"订单"人才培养的困境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开展校会(园)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实践这一模式,探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思考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的基础、保证、关键和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思瑶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企业合作,学校为培养适合企业所需人才,会相应采取不同的组班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各有优势。为了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实践,加大实践,规范实践,优化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桂霞  康思琦  黄保德  
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初期探索、理论构筑、实践应用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阐述了该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零距离,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实践教学的三个突破,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鸫根  陈侃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创造了"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延伸出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人才培养模式。前种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协议商谈、学生选拔、联合培养、质量监管、教学研讨等;后种模式则以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星活  陈惠静  
"动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发展、学生对职业认识的动态发展、教学内容随企业技术的动态发展等,是在"动态"中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多方合作。该模式对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培养人才有着更广泛的适应性,它即强调"订单"的重要性,又不完全依赖于"订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永良  张学琴  
从“订单式”培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讨了订单式培养有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晓春  李明惠  胡昌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能力核心+订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祎  
酒店管理"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接受职业化培训,加快成长的速度和步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炜  张跃滨  刘国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创立校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协会联系行业企业的有效渠道,实现多方合作,主动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充分利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惠贞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全过程、全方位改革,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静  刘冬梅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全过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走一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之路,逐渐进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就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秀梅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江苏大喜来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的"订单式"培养工作。主要包括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大喜来店长班"培养模式的实践,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企业积极参与选拔学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双方互为"基地"等情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贤  
本文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轴承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背景、培养模式的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玉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学院与行业企业在共议专业设置、共订课程体系、共管培养过程、共建师资队伍、共享教育资源、共融校企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