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0)
- 2023(12364)
- 2022(10456)
- 2021(9798)
- 2020(7871)
- 2019(17579)
- 2018(17367)
- 2017(32425)
- 2016(17693)
- 2015(19886)
- 2014(20087)
- 2013(20074)
- 2012(19372)
- 2011(17837)
- 2010(18517)
- 2009(17443)
- 2008(17159)
- 2007(15860)
- 2006(14980)
- 2005(14231)
- 学科
- 济(95183)
- 经济(95074)
- 农(52004)
- 业(51821)
- 管理(41115)
- 农业(35345)
- 地方(29283)
- 中国(28674)
- 企(28046)
- 企业(28046)
- 业经(24891)
- 方法(23685)
- 数学(19361)
- 数学方法(19103)
- 制(18494)
- 学(17608)
- 发(16805)
- 地方经济(15801)
- 财(15738)
- 银(15664)
- 银行(15650)
- 行(15234)
- 融(14779)
- 金融(14777)
- 贸(13562)
- 贸易(13544)
- 发展(13226)
- 展(13184)
- 易(12979)
- 农业经济(12858)
- 机构
- 学院(261339)
- 大学(256385)
- 济(116946)
- 经济(114431)
- 研究(99849)
- 管理(92894)
- 中国(79671)
- 理学(76821)
- 理学院(75878)
- 管理学(74686)
- 管理学院(74202)
- 农(61191)
- 科学(57522)
- 京(55463)
- 财(52407)
- 所(51590)
- 中心(46995)
- 农业(46116)
- 研究所(45495)
- 江(45013)
- 业大(40961)
- 财经(38948)
- 范(38683)
- 师范(38394)
- 北京(35864)
- 州(35763)
- 省(35143)
- 经济学(35021)
- 经(34921)
- 院(34161)
- 基金
- 项目(156890)
- 科学(123153)
- 研究(122626)
- 基金(110354)
- 家(94635)
- 国家(93584)
- 社会(79159)
- 科学基金(78776)
- 社会科(74366)
- 社会科学(74352)
- 省(63981)
- 基金项目(57211)
- 教育(54033)
- 编号(52487)
- 划(51822)
- 成果(45268)
- 自然(45231)
- 自然科(44078)
- 自然科学(44072)
- 资助(43737)
- 自然科学基金(43248)
- 发(41381)
- 课题(37101)
- 重点(35368)
- 发展(34374)
- 部(34238)
- 展(33807)
- 农(33663)
- 国家社会(32431)
- 性(31956)
- 期刊
- 济(157446)
- 经济(157446)
- 研究(89444)
- 中国(67646)
- 农(66492)
- 农业(44275)
- 学报(39391)
- 财(38043)
- 科学(37727)
- 融(34717)
- 金融(34717)
- 教育(34298)
- 管理(33710)
- 大学(31160)
- 业经(29446)
- 学学(29041)
- 技术(23292)
- 经济研究(22579)
- 问题(21397)
- 业(20873)
- 财经(19981)
- 经(17488)
- 世界(16633)
- 农村(16560)
- 村(16560)
- 农业经济(15934)
- 经济问题(14888)
- 版(14824)
- 图书(14471)
- 技术经济(14257)
共检索到446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伟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经济。经济发达村的文化生活是否与物质生活齐头并进发展?是否存在贫富悬殊现象?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40个经济发达村的调查表明,这些发达村的经济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也很富裕,但农民的文化生活并没有相应跟上去,人情风盏行,还存在着少许的贫困人口等问题。笔者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发达村 乡风文明 贫困户 苏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廖文梅 邱海兰 秦克清 彭泰中
本文通过识别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5种中间传导变量,构建了"健康水平——中间传导机制——贫困退出"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西省78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健康水平影响农村贫困户退出贫困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贫困户的健康水平在整体上对贫困退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会阻碍贫困退出;村庄为贫困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健康水平对贫困退出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健康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贫困户退出贫困。可见,扶贫政策若仅关注收入增长,忽视贫困户收入增长可持续机制,容易造成脱贫假象,政府扶贫政策应长期化和精准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蕾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农民贫困问题具有普遍性。在对陕西省榆林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从农民收入和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地农业生产落后,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低等现象。"资源优势陷阱效应"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据此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以"教育移民"为主要手段的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精准扶贫的"资源输入"却遭遇农户"争当贫困户"的意外性后果,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改变了农户的心态;其次,从农户自身来看,既有生计脆弱缺乏保障的客观原因,也有平均主义心态的主观原因;最后,从制度本身来讲,设计理念与实际偏离,评选机制又不够科学和公正,是引发农户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精准扶贫实践出现的"非均衡性",今后要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完善现有的入户调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党员、村民代表在精准识别中的作用,并加强督导和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精准扶贫的"资源输入"却遭遇农户"争当贫困户"的意外性后果,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改变了农户的心态;其次,从农户自身来看,既有生计脆弱缺乏保障的客观原因,也有平均主义心态的主观原因;最后,从制度本身来讲,设计理念与实际偏离,评选机制又不够科学和公正,是引发农户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精准扶贫实践出现的"非均衡性",今后要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完善现有的入户调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党员、村民代表在精准识别中的作用,并加强督导和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瑜
电商参与主体的经济获得感是评估电商发展普惠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暑期调查数据中6242户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估了电商参与对农户经济获得感的影响,并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了分组比较。具体地,"本户在村中收入水平的自评"用以度量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预期2018年家庭收入比2017年增(减)百分比"用以度量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结果表明,电商参与对样本农户横向现实和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分组比较结论有所不同:在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更大;而在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则几近于无。由此反思,电商扶贫或同样面临扶贫进程中强外部政策性、弱内生动力性的普遍矛盾,贫困户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的可持续性及其质量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而如何破解贫困户的发展预期困境以提升其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则是包括电商扶贫在内的各类扶贫措施所需面对的普遍而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电商参与 经济获得感 贫困户 非贫困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钊阳 徐鲲 李敬
本文以重庆市三类48个贫困村1998~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例,分析了重庆市不同类别贫困村农民消费结构的差异,研究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多方面原因,并就优化贫困村农民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村农民 消费结构 差异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桑植县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信贷支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经济 信贷支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凤昆,孔凡信
一部分人为何没富起来──对响水县农村贫困户和富裕户的调查与思考赵凤昆,孔凡信党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江苏省响水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告别贫困,解决温饱,部分农民率先致富奔了小康,达到富裕。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贫困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瑛 朱美 张驰
本文利用对黔、渝2个省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76份社员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社员个体特征和合作组织特征两个方面,对影响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行权、是否任职等个体特征变量,以及合作社服务宽度、年底分红与否、财务信息公开与否等合作组织特征与合作社促农减贫增收效果显著正相关。此外,相较于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大户带动型合作社更有助于社员增收减贫;相较于"一人一票"型决议方式,"一股一票"型决议方式并不利于合作社社员增收减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伏绍宏
基于彝区237户贫困农民的调查数据,以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为考察指标,通过案例和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贫困户脱贫的影响。研究发现,"内轻外重"的收入增长态势、指标化的绩效约束和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造成了劳务推动脱贫的双重悖论:一方面,转移就业能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和非农收入,促使其能在短期内实现脱贫,但却很难通过非农就业促进农业经营,进而推动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另一方面,转移造成贫困户建房滞缓、适龄学生辍学现象加剧、老人健康风险增加等问题,但其对改善农民的形象贫困、教育质量和人居环境有积极效应。最后提出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完善脱贫考评机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及多元筹资机制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司可
本文针对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情况,就农村贫困退出机制框架体系和贫苦农户的需求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退出机制不灵活,缺乏动态管理;贫困退出机制实施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缺乏有效衡量标尺;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容易被忽视;贫困退出机制依然面临严峻的返贫形势。应基于实际扶贫情况构建科学的贫困退出机制衡量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检测,并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实施主体适当加入约束、惩罚机制,提高贫困退出机制的运行效率,保护扶贫果实,维护精准扶贫的公平性。
关键词:
贫困 退出机制 农村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德余 方志权
本文选择了上海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中远郊区作为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地点,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价乡村进步的标准上,农民尤其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而社会广为关注的经济收入增长并没有被农民优先考虑。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在文化精神生活领域却明显"缺位"。市场化和乡村发展在引发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消解上述问题的"积极因素"。政府政策响应的内容通常也是农民呼声或愿望表达最强烈的方面,例如对农民的收入、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关注最为突出,农村环境治理次之,而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则容易被社会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则田
欠发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环境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较大影响,迫切要求制度创新。国家级贫困县封丘县青堆树莓合作社成功组建和健康发展的原因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完善的制度机制等。要更好发展需尽快延伸树莓产业链,继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原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思峰 朱永达 李炳军
通过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监测户和农户随机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低收入户的主要特征和原因,提出了尽快使农村低收入户脱贫致富的措施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贫困户,基本特征,深层原因,对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
贫困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霍山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为案例
农村脱贫攻坚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秦巴山区某县B村2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
欠发达地区兴办职业教育与消除贫困的思考——来自贵州的调查报告
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农民市民化意愿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户家庭贫富的影响及对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农民民生问题的一种研究视角
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
关于中国农村文化性贫困的若干思考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调查思考
贫困村互助资金瞄准贫困户了吗——来自全国互助资金试点的农户抽样调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