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2)
- 2023(13162)
- 2022(11327)
- 2021(10225)
- 2020(8662)
- 2019(19722)
- 2018(19255)
- 2017(36531)
- 2016(20357)
- 2015(22912)
- 2014(23321)
- 2013(23059)
- 2012(21702)
- 2011(19878)
- 2010(20347)
- 2009(18915)
- 2008(18865)
- 2007(17442)
- 2006(15659)
- 2005(14254)
- 学科
- 济(101494)
- 经济(101397)
- 管理(58052)
- 业(53682)
- 企(42649)
- 企业(42649)
- 方法(39018)
- 数学(34339)
- 数学方法(33970)
- 农(24844)
- 中国(23654)
- 地方(22724)
- 财(22652)
- 学(21504)
- 业经(20134)
- 制(17649)
- 贸(17361)
- 贸易(17353)
- 易(16779)
- 农业(16603)
- 环境(14327)
- 地方经济(14246)
- 银(14179)
- 银行(14115)
- 务(13625)
- 财务(13593)
- 财务管理(13544)
- 融(13433)
- 金融(13431)
- 行(13385)
- 机构
- 学院(307173)
- 大学(306337)
- 济(132928)
- 经济(130204)
- 管理(110871)
- 研究(108987)
- 理学(94476)
- 理学院(93337)
- 管理学(91634)
- 管理学院(91074)
- 中国(82082)
- 科学(68713)
- 京(64555)
- 农(60720)
- 财(59280)
- 所(58250)
- 研究所(52709)
- 业大(49803)
- 中心(49507)
- 江(48854)
- 农业(48043)
- 财经(46897)
- 经(42218)
- 经济学(41675)
- 北京(40731)
- 范(39301)
- 师范(38786)
- 州(38371)
- 院(37962)
- 经济学院(37490)
- 基金
- 项目(196224)
- 科学(151488)
- 基金(140133)
- 研究(137861)
- 家(124521)
- 国家(123431)
- 科学基金(103262)
- 社会(87400)
- 社会科(82757)
- 社会科学(82728)
- 省(78351)
- 基金项目(74178)
- 自然(67321)
- 自然科(65729)
- 自然科学(65703)
- 划(65549)
- 自然科学基金(64535)
- 教育(63368)
- 资助(57657)
- 编号(55064)
- 重点(44931)
- 成果(44887)
- 发(43578)
- 部(42493)
- 创(40416)
- 课题(38989)
- 科研(37973)
- 创新(37909)
- 计划(37285)
- 大学(36214)
- 期刊
- 济(155385)
- 经济(155385)
- 研究(92242)
- 中国(60385)
- 学报(55008)
- 农(54802)
- 财(47591)
- 科学(47107)
- 管理(40421)
- 大学(39973)
- 学学(37977)
- 农业(36102)
- 教育(29660)
- 融(28435)
- 金融(28435)
- 技术(26782)
- 经济研究(25635)
- 财经(24377)
- 业经(24356)
- 经(21164)
- 问题(20655)
- 业(18997)
- 技术经济(17269)
- 贸(16540)
- 版(15736)
- 统计(15240)
- 商业(14960)
- 理论(14043)
- 国际(13803)
- 世界(13756)
共检索到46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慧
工业是推动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苏北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与苏南相比有较大差距。江苏工业经济梯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苏北工业经济的问题,从地理区位、人才禀赋、要素投入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苏北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苏北工业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苏北 工业经济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民 王劲屹 薛文博
本文运用1980~2006年全国22个代表性省市工业经济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R&D投入对中国工业经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工业规模与人力资本则表现出负面阻滞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隐藏在规模背后的国有因素对效率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计量指标的局限性导致了模型估计的偏误,对工业人力资本与效率的影响关系有待进一步实证。相对而言,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轴的制度变革因素对中国工业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辉 计军平 马晓明
运用自上而下碳计量模型核算了中国水泥工业2002~2012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并运用STIRAPT扩展模型分析了其增长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轨迹背向而行,碳排放总量直线上升,而排放强度逐年下降;(2)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的因素有4个,按单位拉动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率、人均GDP,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0.2133、0.1892、0.1877、0.1771;(3)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减排作用的因素有3个,按单位减排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水泥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率,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15...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本文构造了反映中国工业实际情况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污染型、粗放型,且各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逐步拉大;环境规制强度和全国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倒"U"型走势关系,全国与三大地区目前尚处于该倒"U"型曲线的左侧;外资因素、技术水平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资本深化、能源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形成阻碍作用,产权制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分地区而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继术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寻求最快的经济增长途径,以达到最显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还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行业。柳州钢铁工业对柳州乃至广西工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以柳州钢铁工业经济为案例的灰色关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柳州钢铁工业与广西国民经济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促进作用,柳州钢铁工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对此,提出了促进柳州钢铁经济的几项有力措施,加大柳州钢铁工业的发展力度,挖掘其发展潜力,以促进柳州工业经济乃至广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 苗长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延爱
工业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的差距经过了先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过程。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一星 杨齐
一、目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和城市发展战略应该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在探讨我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中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城市工业经济效益有上升的总趋势,但城市的工业产出水平和城市规模之间只是一种相关性不强的弱相关关系,影响城市经济效益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城市工业经济效益在宏观上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问题。木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巍 何彬 王文成 谢淑萍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非参数方法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绍健
一、总产值指标仍然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历来是反映工业生产情况最常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价值量指标。近年来,在统计指标体系改革中,社会各界对这个指标议论颇多,其中不乏公允之说,但也确有偏激之词,甚至大有“口诛笔伐”之势。笔者认为应把这个指标摆在恰如其份的位置上。这一指标在过去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今后也是难以取代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玥
文章根据绿色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结合"简、轻、薄、短、小"的产品开发,分析探讨了工业经济和生态经济结合的产品开发特性和经济效益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对提高绿色工业产品开发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绿色工业 生态设计 绿色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健 王春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工业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其产业结构转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或地区在1996年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引人注目。其次,从新兴工业经济体自身的特性入手,提出了新兴工业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新兴工业经济体要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所必须注意的问题。文章指出其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既有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也是它们自身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1996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只是一种相对下降,它并没有验证克鲁格曼命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伟
文章以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A县为研究对象,在比对2019年至2021年工业生产主要指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该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工业经济总量占比偏小、工业强县支撑作用不足,工业企业成本高位运行、利润侵蚀风险逐步加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慢、借新技术赋能作用不足等主要现实困境,提出因势利导挖掘自身优势、积极突破发展制约瓶颈,多措并举打好降本组合拳、扩大工业企业利润成果,推进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县域工业企业发展等应对策略,以期能为同类县域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全国产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大16开本,160页整,整个设计简洁、大气、厚重。《中国工业经济》栏目对接学科,设置:应用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栏目: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以及工商管理1个二级学科栏目:企业管理。这里,关于财政、金融、贸易、投资等问题都要结合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企业管理进行阐述。其文体有逻辑推导、案例研究、数理模型、实证分析等,倡导多元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