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5)
2023(4459)
2022(3869)
2021(3461)
2020(2800)
2019(6740)
2018(6355)
2017(11873)
2016(6470)
2015(7074)
2014(7180)
2013(7150)
2012(6437)
2011(6061)
2010(6176)
2009(5716)
2008(5653)
2007(5040)
2006(4694)
2005(4099)
作者
(20069)
(16569)
(16454)
(15696)
(10692)
(8159)
(7504)
(6611)
(6395)
(5934)
(5815)
(5622)
(5430)
(5216)
(5213)
(5187)
(5024)
(4992)
(4845)
(4734)
(4078)
(4015)
(3982)
(3900)
(3830)
(3829)
(3646)
(3558)
(3438)
(3362)
学科
(31660)
经济(31638)
管理(16824)
(14757)
(13013)
企业(13013)
方法(12896)
中国(10401)
数学(9713)
数学方法(9556)
地方(9336)
业经(7772)
理论(6667)
城市(6240)
(6192)
(5870)
环境(5676)
(4959)
(4910)
农业(4697)
(4659)
城市经济(4490)
(4479)
(4142)
经济理论(4100)
(4049)
贸易(4044)
(3848)
(3773)
地方经济(3602)
机构
学院(98507)
大学(97129)
管理(39286)
(36363)
经济(35275)
研究(34589)
理学(33688)
理学院(33210)
管理学(32599)
管理学院(32403)
中国(24324)
科学(23467)
(22096)
(16958)
(16127)
师范(15995)
研究所(15619)
(15358)
中心(15036)
(14640)
北京(13972)
(13734)
业大(13642)
(13304)
师范大学(13291)
财经(12437)
(12149)
(11249)
(11035)
(10926)
基金
项目(68173)
科学(54440)
基金(49092)
研究(47763)
(43155)
国家(42830)
科学基金(37494)
社会(30947)
社会科(29457)
社会科学(29447)
(27675)
基金项目(27090)
自然(24927)
自然科(24323)
自然科学(24318)
自然科学基金(23832)
(23109)
教育(21048)
资助(20178)
编号(18222)
(15619)
重点(15228)
(13769)
课题(13440)
(13366)
成果(13276)
国家社会(12762)
计划(12722)
科研(12657)
创新(12476)
期刊
(42068)
经济(42068)
研究(26744)
中国(17037)
科学(14692)
管理(13301)
学报(12993)
(11116)
(10160)
大学(9650)
学学(9146)
技术(8709)
教育(8606)
农业(8082)
问题(7238)
资源(7171)
(7159)
业经(7073)
城市(6895)
(6591)
旅游(6591)
(6591)
(6339)
经济研究(5633)
统计(5340)
学刊(5307)
旅游学(5294)
游学(5294)
(5187)
财经(4951)
共检索到140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凡  张曼  徐海英  
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业持续发展和竞争的基础。江苏省苏北五市均为中国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但在旅游业发展水平上,与苏中和苏南比较仍旧存在明显差距。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比分析江苏省苏北5个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以期对苏北旅游业发展提出有益建议。研究发现:苏北五个城市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内部差异,其中徐州市的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最高,淮安市和盐城市居中,宿迁市和连云港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最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泽锋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浙江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含旅游发展实力(0.682)、旅游资源潜力(0.236)、旅游支持能力(0.082)三大类指标。在此基础上,收集11个地级市相关指标数据,并形成最终各个城市竞争力得分。结果显示,浙江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可分为4个层次:城市旅游竞争力强、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强、城市旅游竞争力一般、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提出品质型旅游发展城市、商旅型旅游发展城市、协调型旅游发展城市、生态型旅游发展城市4种旅游发展定位。并在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明耀  
基于江苏省各省辖市景区要素条件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以及部分旅游大省的比较研究,得出江苏省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结果及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晓强  李双元  
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因子分析方法从时间上刻画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近10年的发展轨迹,同时在空间上与西部其他省区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并对未来6年青海省旅游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得出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联兵  米文宝  刘小鹏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分析对于各地科学、有序地发展旅游业,合理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区特征,构建了由政府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实力、旅游业及第三产业效益、科技实力、开放程度等5个子系统共4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PSS12.0大型统计软件和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了宁夏旅游业在整个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研究得出宁夏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处于有序样本第3类型区。进一步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了宁夏旅游业近期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礼  蒋金亮  
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索,最后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旅游吸引指数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城市旅游竞争力受到城市发展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和支持竞争力影响,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对旅游竞争力贡献最大。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整体较高。2长三角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显著。旅游空间结构呈现以上海、苏州和杭州为中心,南京、无锡、宁波和绍兴为副中心的圈层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差异明显。3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旅游吸引指数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海   王亚辉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加目的地国际旅游收入、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用于衡量世界经济体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类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变异系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等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等15个城市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竞争力存在异质性。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杭州5个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西安、南京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接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短板比较突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博  王洁平  
模糊综合评判是将综合评判过程中的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称为评判集v),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语言)价值变量对其进行权重分配,经过模糊数计算(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值。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结合三角模糊数,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到旅游管理体系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胡亚光  
运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法对湘赣两省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各类公因子得分系数为聚类变量,依次对样本城市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湘赣两省城市存有鲜明的区域发展异质性,并形成旅游产业发达领先型、相对优势型、成长积累型以及提升赶超型四类区域格局。最后文章立足于长江中游湘赣两省城市,从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现状出发,以区域竞合关系为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胡亚光  
运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法对湘赣两省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各类公因子得分系数为聚类变量,依次对样本城市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湘赣两省城市存有鲜明的区域发展异质性,并形成旅游产业发达领先型、相对优势型、成长积累型以及提升赶超型四类区域格局。最后文章立足于长江中游湘赣两省城市,从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现状出发,以区域竞合关系为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丽粉  
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归纳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勇  
本文在厘清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将二者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适当的测度体系对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包含了竞争绩效、产业潜力和技术效率三个维度;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及其维度基本呈现出东部较强、中西部较弱的态势,这一分布状态也基本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状况的分布态势相吻合;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三个维度中,技术效率对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挖掘和未来发展具有最为突出的推动性和影响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法林  尹立杰  张郴  
传统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过度强调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发展业绩,已无法满足旅游发展转型、旅游政策改革、产业提档升级的战略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当前转型发展需要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指标突出强调城市旅游的发展力和创新力,包括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4个方面。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由传统模型得出的结果具有相对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证实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在新形势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志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的课题,其研究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明城市综合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综合经济竞争力、交流开放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等4个方面,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4个核心指标,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函数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测算出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并对各个城市的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为科学制定城市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