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3)
2023(4270)
2022(3404)
2021(3068)
2020(2426)
2019(5358)
2018(5058)
2017(9416)
2016(5222)
2015(5737)
2014(5734)
2013(5660)
2012(5395)
2011(5164)
2010(5048)
2009(4655)
2008(4476)
2007(4022)
2006(3533)
2005(3559)
作者
(14794)
(12350)
(12126)
(11782)
(7947)
(5916)
(5647)
(4703)
(4676)
(4490)
(4194)
(4140)
(4027)
(3995)
(3910)
(3846)
(3655)
(3599)
(3562)
(3506)
(3013)
(2953)
(2925)
(2874)
(2871)
(2837)
(2764)
(2538)
(2462)
(2347)
学科
(22675)
经济(22649)
管理(13059)
(12492)
(11119)
企业(11119)
方法(6844)
中国(6716)
业经(5969)
地方(5937)
(5540)
数学(5046)
(4971)
数学方法(4958)
(4774)
理论(4456)
(4437)
(4192)
贸易(4186)
教育(4070)
(4035)
(4035)
金融(4035)
(3943)
银行(3921)
(3800)
(3678)
(3560)
地方经济(3443)
产业(3210)
机构
大学(73091)
学院(72044)
(30952)
经济(30335)
研究(30191)
管理(25105)
中国(22588)
理学(21257)
理学院(20908)
管理学(20552)
管理学院(20395)
科学(17194)
(16115)
(15691)
研究所(14155)
(13725)
中心(12902)
(11432)
(11390)
(11109)
师范(11036)
(11012)
北京(10469)
财经(10391)
经济学(9608)
(9490)
师范大学(9106)
业大(9072)
(8924)
科学院(8920)
基金
项目(44373)
科学(34868)
研究(32922)
基金(32037)
(28142)
国家(27930)
科学基金(23503)
社会(21186)
社会科(19986)
社会科学(19977)
基金项目(16570)
(16413)
教育(15262)
自然(14728)
(14506)
自然科(14392)
自然科学(14389)
自然科学基金(14156)
编号(13162)
资助(12722)
成果(11656)
重点(10434)
(10220)
(9799)
课题(9413)
(9394)
教育部(8801)
创新(8799)
(8750)
国家社会(8621)
期刊
(38516)
经济(38516)
研究(25537)
中国(17005)
管理(12624)
学报(11273)
教育(10952)
(10584)
科学(10310)
(10256)
大学(8509)
(7829)
金融(7829)
学学(7741)
农业(6805)
经济研究(6545)
技术(5592)
财经(5220)
业经(4906)
(4731)
(4587)
(4559)
国际(4544)
图书(4417)
问题(4359)
世界(4113)
科技(3697)
现代(3478)
(3455)
论坛(3455)
共检索到120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涂龙德  
2019年4月,执政近30年的巴希尔政权倒台,苏丹从此进入了过渡期政治转型阶段。两年多来,苏丹国内各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分配及后过渡期长远利益,既激烈斗争又互相妥协,共同推动苏丹政治转型取得了一些成果。后巴希尔时代的苏丹呈现出政治民主化、政治倾向多元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去极端化等三大趋势。在民主化方面,苏丹民运人士寄希望通过民主选举实现政权更迭;在多元化方面,苏丹传统右翼阵营的相对衰落和左翼力量的崛起是一大亮点;在去极端化方面,突出表现为对前伊斯兰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解构和清算。但是,苏丹保守派势力希望通过政治转型"软着落"来维护其既得利益,致使苏丹过渡政权出现了右倾的态势,加之经济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外部大国干涉以及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未来苏丹政治转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发展设置了五年的过渡期,并明确了我国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三大选择。本文梳理了"五年过渡期"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纪新  
比较优势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基础。尽管近20年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整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在世贸组织过渡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现良性增长。本文认为,质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技术性壁垒,我国出口农产品正由成本优势型向质量优势型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菲   王博钊  
随着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到来,我国主要产业的过渡保护将陆续到期。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也将经历保护期满后的真正考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年来服务业受冲击的情况,可以估计未来服务业各行业将会面临不同层次的竞争态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吴嘉仪  
碳中和将深度改变未来能源系统,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转型的三大趋势:一是能源系统电气化,到2050年一次能源电能转化的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预计将分别提高到80%和60%左右;二是电力系统低碳化,预计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由当前的三分之一提高到2050年的84%-90%;三是能源电力系统去中心化,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将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能源系统形态将发生深刻变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祥民  
新员工由于性格特征、工作方式、业务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原因,在新岗位上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某企业老板刚招了一名新职员,板凳还没坐热,就急着向人家要业绩,甚至还责问:"这些问题为啥还没解决呢?""下滑的绩效指标为啥还没改观呢?"失望感随之而来,匆忙扔下一个"不能胜任"的结论,便决定放弃使用。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出在新职员身上,而是恰恰出在了老板身上,是他不知道新员工都有一个"过渡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桂晶  黄荣怀  张进宝  江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扩散为主要形式;(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元真  
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特征,是以产权明晰为运行基础,以政企分开为运行条件,以产权流动为运行方式,以权责明确为运行制约,以管理科学求运行质量。我们知道:现代企业制度的物质基础是以电子控制为特征的现代高技术,而它的经济基础则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本文拟就当代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发表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晓慧  
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北京物资学院)欧阳晓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三大趋势∶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步入了新的里程,由过去经营分散、粗放的传统落后的经济向着现代化分工协作、集约经营的规模经济迈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颖  李淑霞  
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业领域的互动既能获得短期的反危机效应,又能提升两国农业在更广阔的全球经济空间中长期的竞争能力。中俄两国食品贸易特别是有机食品贸易、水产业和林业领域的合作、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趋势。中俄农业合作要求两国共同构建一个动态而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在该框架下,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优化两国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促使生产、贸易、投资结构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型,实现食品、生态、经济等多层目标的兼容;同时,要完善对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金融等相关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锡光  
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健康的象征。在我国外贸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内在质量如何将关系到我国外贸,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外贸规模入手,以详尽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外贸额之表象分析,深入剖析商品结构和外贸主体等内在质量的运行状况。最后就我们应如何以优化外贸核心竞争力为抓手,全面提高外贸内在质量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  陈群博  
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入世过渡期消费政策的目标取向以及消费政策的实施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洪燕  龚坚  
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这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加入WTO的五年过渡期,完全兑现了入世的承诺。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虽然已经在入世的过渡期中体现出来,然而我们认为真正的较量应该是在全面兑现承诺的过渡期后,全面履约会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过渡期后的发展趋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