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4)
- 2023(10550)
- 2022(9287)
- 2021(8581)
- 2020(7228)
- 2019(16970)
- 2018(16936)
- 2017(32017)
- 2016(17448)
- 2015(19705)
- 2014(20052)
- 2013(19858)
- 2012(18645)
- 2011(16939)
- 2010(17152)
- 2009(15846)
- 2008(15917)
- 2007(15137)
- 2006(12956)
- 2005(11507)
- 学科
- 济(74501)
- 经济(74437)
- 业(54033)
- 管理(53808)
- 企(45190)
- 企业(45190)
- 方法(32087)
- 数学(27255)
- 数学方法(27002)
- 农(21212)
- 技术(19278)
- 中国(19111)
- 地方(18509)
- 业经(18080)
- 财(17673)
- 学(14365)
- 制(14160)
- 农业(14121)
- 贸(13607)
- 贸易(13598)
- 理论(13182)
- 易(13128)
- 技术管理(12601)
- 产业(12338)
- 和(11866)
- 银(11317)
- 银行(11293)
- 务(10805)
- 财务(10776)
- 财务管理(10738)
- 机构
- 学院(254728)
- 大学(250665)
- 济(103354)
- 经济(101059)
- 管理(99046)
- 理学(84794)
- 理学院(83853)
- 管理学(82483)
- 管理学院(81985)
- 研究(81180)
- 中国(61317)
- 京(52611)
- 科学(50411)
- 财(46807)
- 所(41127)
- 农(41087)
- 江(40854)
- 中心(39128)
- 研究所(37083)
- 财经(37006)
- 业大(36671)
- 范(33650)
- 师范(33338)
- 州(33252)
- 经(33132)
- 北京(33021)
- 农业(32182)
- 经济学(31255)
- 技术(29497)
- 院(28872)
- 基金
- 项目(165243)
- 科学(129775)
- 研究(124583)
- 基金(116048)
- 家(99897)
- 国家(99007)
- 科学基金(85273)
- 社会(77350)
- 社会科(73289)
- 社会科学(73267)
- 省(68436)
- 基金项目(62344)
- 教育(57965)
- 划(55954)
- 自然(53517)
- 编号(52728)
- 自然科(52264)
- 自然科学(52250)
- 自然科学基金(51339)
- 资助(46051)
- 成果(42950)
- 创(39683)
- 发(37343)
- 重点(37117)
- 课题(36688)
- 创新(36195)
- 部(35596)
- 项目编号(31977)
- 国家社会(31218)
- 大学(30939)
- 期刊
- 济(116876)
- 经济(116876)
- 研究(72210)
- 中国(53895)
- 财(37890)
- 农(37465)
- 管理(36634)
- 学报(36407)
- 科学(34237)
- 教育(32524)
- 大学(27174)
- 技术(25683)
- 学学(25232)
- 农业(24962)
- 业经(21293)
- 融(21156)
- 金融(21156)
- 经济研究(18091)
- 财经(17831)
- 经(15517)
- 问题(15511)
- 图书(14752)
- 技术经济(14695)
- 业(14350)
- 科技(14232)
- 商业(13291)
- 策(12578)
- 坛(12418)
- 论坛(12418)
- 统计(12328)
共检索到379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远强
培育区域产业创新网络是江苏省苏中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针对苏中地区的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应构建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联盟创新网络、以集群联动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以区域共生发展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创新网络三种模式。同时,从创新制度安排、创新扩散战略、创新分工战略以及创新共生系统角度建设苏中产业创新网络综合试验区,打造苏中协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
创新网络 苏中地区 产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光辉 甘德安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在提升区域竞争力、获得区域竞争优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和特点,并在对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积极创建创新型文化,不断更新创新观念,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武汉新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 武汉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辉 夏光
文中首先阐释"三区联动"创新网络的内涵,然后对城市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接着通过模型分析"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提高"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腾 贾荣言 刘权乐 宋景华
以1998-2015年CSSCI引文数据库中的创新网络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CiteSpaceⅢ工具对我国创新网络研究团队、创新网络研究演进脉络以及前沿热点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新网络研究有3条基本路径,并从研究背景、对象、方法、主题4个方面探讨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现状。最后,分析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为未来创新网络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前沿热点 共被引网络 共词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小强
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出发,运用生态学、创新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以生态平衡和生态链思想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创新集聚优势,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创新网络系统的内涵,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生态性特征与其内在生态链结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慧 曹兴 李星宇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6个省的面板数据,从创新目标、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等方面测度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协同创新水平较低,且6个省的协同度差异较大。湖北省和安徽省的协同度呈现有序增长趋势,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协同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是制约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创新网络中主体之间合作研发资源的投入和整合,规范协同创新主体间合作模式,加速新兴技术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再创造,进而提升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目前,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信任机制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对创新网络的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方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产业集群要依靠本地企业与其他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的集聚构建区域网络创新系统,不断持续创新,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
信任机制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红燕
升级作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问卷调研、量表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组织间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辽吉 马廷玉
以创新利益为核心,由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和创新机制等要素构建的多功能农业创新网络,整合了农业发展中的生产性要素与非生产性要素,具有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以辽宁省大梨树村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创新利益与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和创新机制等要素的关系,探讨多维要素构成的多功能农业创新网络理论框架。结果表明,以生态体验旅游为切入点形成的多功能农业创新网络构建路径,为产业创新发展与土地多样化利用奠定了复合引导机制。社会管理创新是多功能农业网络构建的重要触发力量;产业发展要素与社会管理要素、环境保护要素之间存在的正向作用与反馈关系是创新网络构建的耦合机制。通过实施土地流转...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正锋 叶金福
在分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模型。从资源要素、管理要素、组织要素和战略要素等4个方面分析了系统集成商在创新网络中的领导角色和核心作用,探讨了协作商、用户与系统集成商在技术知识共享、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对政府在创新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支持作用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分布式创新 创新网络 知识协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分布式创新 创新网络 知识协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健 程瑞
区域创新网络为我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落后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其关键点就在于政府提供合适的制度安排。但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长期的和动态的。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地区差距 制度安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毛加强 崔敏
通过量表的开发、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集群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也说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网络的价值;规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信任、合作的群内氛围;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增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英子 覃正
本研究基于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探索了创业板企业间基于非正式联系的创新网络构建方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9~2014年我国创业板企业间的非正式创新网络。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股东多元投资行为构建创业板"企业-股东"2-模网络,并经数学映射得到创业板企业单模创新网络;创业板企业创新网络的节点中心性度大小介于2-模网络中的企业节点和股东节点中心度之间;企业网络的结构洞特性比股东单模网络更显著,且存在大量的内部联系紧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子群结构。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创业板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制定企业合作战略和利用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依据。
关键词:
创业板 创新网络 非正式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