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4)
- 2023(15702)
- 2022(12781)
- 2021(11459)
- 2020(9562)
- 2019(21745)
- 2018(21361)
- 2017(41001)
- 2016(22177)
- 2015(25146)
- 2014(25564)
- 2013(25458)
- 2012(24032)
- 2011(21910)
- 2010(22562)
- 2009(21335)
- 2008(20565)
- 2007(19058)
- 2006(17145)
- 2005(15743)
- 学科
- 济(102928)
- 经济(102834)
- 业(58779)
- 管理(56919)
- 企(44387)
- 企业(44387)
- 中国(36920)
- 方法(36774)
- 农(31975)
- 地方(31639)
- 数学(30807)
- 数学方法(30571)
- 融(28285)
- 金融(28282)
- 银(27137)
- 银行(27104)
- 行(26274)
- 业经(25488)
- 财(23042)
- 农业(21926)
- 制(21161)
- 学(18910)
- 贸(17840)
- 贸易(17822)
- 易(17166)
- 发(16213)
- 产业(15962)
- 地方经济(15937)
- 理论(15684)
- 环境(15053)
- 机构
- 学院(322842)
- 大学(318779)
- 济(135188)
- 经济(132100)
- 研究(117328)
- 管理(116323)
- 理学(97397)
- 理学院(96157)
- 管理学(94510)
- 管理学院(93883)
- 中国(93827)
- 科学(70977)
- 京(69872)
- 财(62739)
- 所(60453)
- 农(58208)
- 中心(55298)
- 研究所(54413)
- 江(52647)
- 财经(48375)
- 业大(46480)
- 范(45888)
- 师范(45416)
- 农业(45123)
- 北京(44971)
- 经(43580)
- 州(42820)
- 经济学(42094)
- 院(41936)
- 经济学院(37997)
- 基金
- 项目(204591)
- 科学(159362)
- 研究(153618)
- 基金(143488)
- 家(124416)
- 国家(123289)
- 科学基金(104185)
- 社会(96634)
- 社会科(91523)
- 社会科学(91498)
- 省(83168)
- 基金项目(76084)
- 教育(69271)
- 划(68554)
- 编号(63867)
- 自然(63660)
- 自然科(62064)
- 自然科学(62047)
- 自然科学基金(60922)
- 资助(58513)
- 成果(52618)
- 发(51473)
- 重点(46911)
- 课题(45872)
- 部(44004)
- 创(42625)
- 发展(41885)
- 展(41194)
- 创新(39916)
- 国家社会(39530)
- 期刊
- 济(162019)
- 经济(162019)
- 研究(99915)
- 中国(73985)
- 农(55635)
- 学报(48526)
- 财(47767)
- 科学(45627)
- 融(44784)
- 金融(44784)
- 管理(42570)
- 教育(38949)
- 农业(36832)
- 大学(36664)
- 学学(34165)
- 技术(29334)
- 业经(28204)
- 经济研究(25055)
- 财经(24005)
- 问题(21942)
- 经(20837)
- 业(19644)
- 图书(16691)
- 贸(16412)
- 技术经济(16324)
- 商业(15579)
- 理论(15051)
- 版(14921)
- 世界(14751)
- 国际(14744)
共检索到514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与苏南相比,苏中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家庭经济薄弱,农村人口就业问题突出,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应以地方旅游业为拉动力,把握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镇,利用特色农业资源,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及生态建设,从经济、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苏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涛 查志刚 宿爱云
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旅游业。近年来,常州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两者呈现出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经过对常州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结论,重点探讨了促进常州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旅游业 城镇化 融合发展 路径探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涛 查志刚 宿爱云
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旅游业。近年来,常州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两者呈现出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经过对常州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结论,重点探讨了促进常州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旅游业 城镇化 融合发展 路径探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蔡平
文章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指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大部分省区协调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域旅游有利于推进城镇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城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曦 柳思维 张闻 汤春玲
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本研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变量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了全国30个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而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了具体研究。实证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高度关联性,而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商贸流通业发达的程度、人口城镇化率的稳定程度等。因而,要从顶层设计、政策推动以及产业协同等方面推动商贸流通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杨 许宁
文章利用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相邻地区新型城镇化也会形成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能够显著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是信息化水平、技术创新、市场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旅游产业集聚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社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尚不明显。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季红颖 侯明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和老工业基地,发展速度及质量亟待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之一,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障碍,如文化管理体制落后、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对特色文化资源重视不够等。应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以特色文化品牌为突破口打造特色城镇文化,以冰雪文化为突破口夯实特色文化,以此走出一条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东北三省 新型城镇化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大湘西地区 旅游 城镇化 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崴
旅游产业,是一个被誉为和平产业的新型综合性产业,一个不分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可以利益共享的产业,一个不受民族及地域限制广受青睐的无国界产业,当其与文化产业达成完美融合之时,一定会成为一个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文化修养与精神享受的幸福产业。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多元文化 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文章通过建立全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产业能够对新型城镇化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产业对城镇综合水平的影响高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服务产业的影响低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环境能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关键词:
旅游 新型城镇化 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建军 王丽芳
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经济与城市发展不断融合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现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旅游城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加快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仅能打造出城市旅游功能板块,还能提高城市知名度。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三类风格迥异又独具特色的新型旅游城市,旅游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富民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机理 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赵文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新时代的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顺应这些要求,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托创新驱动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市群高质量集聚,把城市群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与先行区;全面推进县城高质量发展,将县城和小城镇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区;深度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方向;依托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别,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综合区划,因地制宜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正确处理好中国式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路径依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逐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晨 连漪 韦家华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新思路、新理念,对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开发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度测量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描述性数据分析和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证明了所开发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依托AMOS20.0软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问卷中涉及的选址、交通、用地、产业、就业和居住等6个产城融合协同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