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2)
- 2023(9804)
- 2022(8727)
- 2021(8306)
- 2020(6974)
- 2019(16278)
- 2018(16347)
- 2017(31953)
- 2016(17428)
- 2015(19361)
- 2014(19294)
- 2013(19052)
- 2012(17359)
- 2011(15310)
- 2010(15086)
- 2009(13568)
- 2008(12984)
- 2007(11076)
- 2006(9499)
- 2005(8129)
- 学科
- 济(66604)
- 经济(66534)
- 管理(48523)
- 业(46986)
- 企(40008)
- 企业(40008)
- 方法(32817)
- 数学(28464)
- 数学方法(28133)
- 农(17064)
- 财(16454)
- 中国(16435)
- 学(16324)
- 业经(14902)
- 地方(13817)
- 理论(11654)
- 制(11590)
- 贸(11453)
- 贸易(11447)
- 农业(11378)
- 和(11118)
- 易(11107)
- 务(10892)
- 财务(10828)
- 财务管理(10811)
- 技术(10526)
- 环境(10348)
- 企业财务(10290)
- 划(9248)
- 教育(9217)
- 机构
- 大学(241829)
- 学院(239442)
- 管理(98568)
- 济(91266)
- 经济(89238)
- 理学(86671)
- 理学院(85714)
- 管理学(84189)
- 管理学院(83771)
- 研究(78068)
- 中国(55583)
- 京(51281)
- 科学(51220)
- 财(39877)
- 所(38881)
- 农(38484)
- 业大(37906)
- 研究所(36013)
- 中心(34764)
- 财经(33049)
- 江(32896)
- 北京(32183)
- 范(31786)
- 师范(31445)
- 农业(30175)
- 经(30139)
- 院(28849)
- 州(27144)
- 经济学(26636)
- 师范大学(25528)
- 基金
- 项目(173054)
- 科学(135552)
- 基金(125449)
- 研究(125067)
- 家(109587)
- 国家(108693)
- 科学基金(93543)
- 社会(77082)
- 社会科(72998)
- 社会科学(72978)
- 省(67883)
- 基金项目(67748)
- 自然(62598)
- 自然科(61131)
- 自然科学(61114)
- 自然科学基金(60020)
- 划(57130)
- 教育(57072)
- 资助(51748)
- 编号(51091)
- 成果(40800)
- 重点(38522)
- 部(37574)
- 发(36424)
- 创(35989)
- 课题(34696)
- 创新(33532)
- 科研(33421)
- 大学(32185)
- 教育部(32051)
共检索到330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春耕
为了寻求苎麻栽培的科学管理依据及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苎麻纤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苎麻纤维细胞壁具有 6个层次 ,其中初生壁 1层 ,次生壁 5层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 ,发现苎麻纤维次生壁具 3个不同的螺旋层次 ,即外层、中层和内层 ,内、外层纤维素微纤丝近横向排列 ,中层微纤丝近轴向排列 ;结节处纤维素微纤丝出现断裂、缺损或附加 ,这些是影响苎麻纤维长度、强力、光泽等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细胞壁 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加跃 吴明亮 吕江南 林崟 谢伟 罗海峰
为了给整骨式苎麻剥制机设计提供力学参数,利用自制夹具,在SANS-CMT6104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苎麻韧皮纤维撕裂试验,探究撕裂角度、撕裂部位、撕裂方式(单侧与双侧撕裂)对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撕裂角度为135°180°时,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随撕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撕裂角越接近于180°,撕裂力越小;同一试样双侧反向撕裂的撕裂力约为单侧反向撕裂的2倍;同一苎麻植株不同部位的韧皮纤维撕裂力变化幅度约17%,但节点处撕裂力会急剧增大。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撕裂力 试验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霄云 武跃通 张颖力 燕玲 韩浩 王瑞平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因不同的生育阶段、麻株茎段而异,表现明显的遗传和位置效应;亚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经历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麻株韧皮纤维细胞群体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
关键词:
亚麻 形态与结构 韧皮纤维发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伍波 周静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再新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2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韧皮纤维细胞的发育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苎麻新品系R057横切面韧皮纤维细胞壁厚与直径的大小具有季别差异,纤维强力与细度性状均优于对照;离析单纤维结节数较少、壁腔比、节间距离较大,明显大于其余对照;其分株能力强,有效株数多,高达22株/m2,明显优于对照,具有高产优质品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R057 纤维细胞 发育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新梅 何绍江 刘冰玉
利用亨氏厌氧技术从沤麻塘底泥等厌氧生境中分离筛选到Clostridium属的N2、Y4、Z2-83株厌氧细菌。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pH为7.0~7.4,最适温度为3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N2、Y4、Z2-8的果胶酶活分别为913u、973u、927u,半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37u、140u、170u,纤维素酶活分别为0u、3u、0u,产酶高峰时间在72h左右。3个菌株混合发酵红麻皮、构皮等韧皮纤维,5d可成浆。打浆后做手抄片,红麻皮浆手抄片白度为40.5,裂断长为3529m;构皮浆手抄片白度为22.7,裂断长为2998m。
关键词:
厌氧细菌 韧皮纤维 生物制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平 金晓萍 张训蒲 赵雅心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关键词:
鳜鱼 表皮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陈刚 魏志敏 张吉科 贾建明 王新玉
通过直接测量沙棘次生根鲜质量和吸水后质量以及次生根直径和皮层厚度,并与小叶杨做对照研究了沙棘次生根皮层贮水功能,结果表明,沙棘根系贮水组织主要是沙棘次生根皮层。还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的中央液泡化是蓄贮水分的场所,具活力的细胞质环带是水分蓄释的调控中心,庞大的线粒体群是水分蓄释的动力,质膜与胞间层的液泡系与吞噬泡以其表面特有的功能单位为信号调控着水分、物质的胞间交换,细胞中某些不明贮藏物可能起着渗透调节功能。沙棘耐旱的机理是次生根生理贮水,节约用水,耐旱程度与根部蓄水量有关。沙棘是一种生活型的适应旱生植物。
关键词:
沙棘 根系 皮层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都金丹 孙霁宇 佟金
详细描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苹果果皮样品在不同时 间段的超微结构,分析其粗糙度的变化,并对AFM在果皮结构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苹果果皮 原子力显微镜 超微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伟 张旭光 郭弘艺 宋佳坤
通过对褐菖鲉发声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发声肌形态、小清蛋白含量和肌纤维超微结构等特征,发现褐菖鲉发声肌和白色肌肉中小清蛋白分子量均为10~14 ku。在白色肌肉肌纤维显微结构中,三联体(一个T小管+两个肌质网终池)仅处于Z膜,而在发声肌纤维中,三联体不仅在Z膜处,也在A带与I带交联处。与白色肌相比,发声肌超微结构中的肌质网更宽,肌膜更发达。在发声肌细胞中,线粒体多且聚集;而白肌细胞中,线粒体相对少且分散。结果显示:在褐菖鲉发声肌的快速收缩中,小清蛋白可能没有起重要作用,而是发达的肌膜、三联体和肌质网结构确保了该特殊肌肉快速收缩和放松的发声功能与行为,同时,大量聚集的线粒体保证其发声肌的持续工作能力...
关键词:
褐菖鲉 发声肌 小清蛋白 三联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刘新富 赵明 倪娜
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条斑星鲽精子的超微结构。条斑星鲽精子全长45.57±3.23μm,主要包括三部分:头部、中段和鞭毛。头部呈圆形,主要结构为近圆形的细胞核;中段不发达,主要包括线粒体和中心粒复合体两部分,具有多个未分化的圆形小线粒体;鞭毛细长,结构为典型的"9+2"型双联微管结构,无侧鳍。这些特征表明,条斑星鲽的精子属于简单的原始类型。条斑星鲽精子不具顶体,但具有开口于核前端稍偏处呈不规则状的核前部凹陷及核内核泡结构,核前凹陷与染色质区无界膜分隔,部分精子在凹陷前端存在由核膜构成的凸起。凹陷区的前部及其开口处常有多个小的具单层界膜的囊泡,这些结构可能是顶体的遗迹,但也不排除其是...
关键词:
条斑星鲽 精子 超微结构 核前凹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萍 张训蒲 杨秀平 周竹君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鳜鱼的味蕾主要由暗细胞、明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明细胞被暗细胞所环绕,而整个味蕾与周围的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区别。暗细胞、明细胞约占味蕾的4/5。暗细胞多为不规则形状,且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明细胞的形状则较规则,核多为卵圆形,细胞质中分布着内质网及细长形的线粒体;基底细胞位于味蕾的基部,细胞核大。在暗细胞和明细胞的顶端(游离面)有绒毛状的突起,而在基底面则与大量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关键词:
鳜鱼 味蕾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霍淑芳 刘润中 许华曦 洪水根
应用光镜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Leach))复眼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中国鲎复眼表面覆盖角膜层,外形呈半球形,由800~1 200个小眼组成,组成复眼的小眼面均为椭圆形。每个小眼包括透光和感光两部分。透光部分由透光锥体和透光孔径组成;感光部分包括小网膜细胞及色素细胞。小网膜细胞分R-区和A-区,R-区是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A-区是没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但A-区的表面覆盖着色素细胞,色素颗粒主要分布于A-区和R-区的交界处。8个小网膜细胞排列成的桔瓣状结构组成1个小眼的感光部分。[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17-52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杰 张秀梅 高天翔 姜明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大菱鲆仔鱼皮肤的发育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大菱鲆早期仔鱼鱼体两侧皮肤结构完全对称。变态前仔鱼的皮肤发育缓慢,1~25d仔鱼的皮肤由1~2层表皮细胞和不发达的真皮层组成。变态开始后,皮肤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至变态结束(60d左右),仔鱼的皮肤由3~4层表皮细胞和发达的皮下胶原层组成。随着变态发育,大菱鲆仔鱼有眼侧皮肤与无眼侧皮肤结构上出现差异。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大菱鲆的表皮包括3种表皮细胞:含微丝细胞,黏液细胞和氯细胞。有眼侧表皮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空泡结构,表皮结构较疏松,仅有1种含微丝细胞。无眼侧表皮细胞胞质密度较高,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两种结构和电子密度各异的含微丝细胞...
关键词:
大菱鲆 仔鱼 皮肤 发育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 粘虫 中肠肠壁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扬汉 黄建中 姚东瑞
寄生杂草五角菟丝子(Cuscuta Pentagona)是重要的检疫对象。它主要分布美国,对豆类作物造成危害。其种子大小,色泽和外形,与菟丝子(C.chinensis)、欧州菟丝子(C.europaea)、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田野菟丝子(C.campestris)、沼泽菟丝子(C.gronouii)等种相似,用常规方法,难以作出正确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为微小种子的特征鉴定,提供了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