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9282)
2022(8283)
2021(7890)
2020(6523)
2019(15342)
2018(15388)
2017(29707)
2016(16283)
2015(18334)
2014(18339)
2013(18139)
2012(16402)
2011(14678)
2010(14376)
2009(13039)
2008(12459)
2007(10618)
2006(9088)
2005(7785)
作者
(47138)
(38729)
(38590)
(36681)
(24710)
(18646)
(17414)
(15502)
(14879)
(13740)
(13518)
(12965)
(12225)
(12172)
(11991)
(11764)
(11749)
(11560)
(11081)
(10911)
(9680)
(9346)
(9315)
(8730)
(8679)
(8642)
(8641)
(8530)
(7808)
(7799)
学科
(61907)
经济(61837)
管理(46106)
(43811)
(37330)
企业(37330)
方法(30944)
数学(26520)
数学方法(26204)
(16040)
中国(15205)
(14632)
(14417)
业经(14304)
地方(13223)
理论(11334)
(11286)
贸易(11278)
(11029)
(10949)
农业(10844)
技术(10215)
环境(10139)
(9702)
(9453)
财务(9389)
财务管理(9374)
(9220)
教育(9099)
企业财务(8873)
机构
大学(227688)
学院(225658)
管理(94246)
(84134)
理学(82737)
经济(82192)
理学院(81838)
管理学(80398)
管理学院(80013)
研究(72886)
中国(51700)
(48445)
科学(48055)
(36490)
(36294)
(36270)
业大(36150)
研究所(33600)
中心(32451)
(31088)
北京(30447)
财经(30198)
(30050)
师范(29788)
农业(28475)
(27524)
(26903)
(25841)
师范大学(24229)
技术(24129)
基金
项目(163472)
科学(127608)
研究(118692)
基金(117755)
(102688)
国家(101841)
科学基金(87563)
社会(72433)
社会科(68552)
社会科学(68534)
(64337)
基金项目(63689)
自然(58612)
自然科(57230)
自然科学(57218)
自然科学基金(56170)
(54010)
教育(53915)
编号(48951)
资助(48321)
成果(39010)
重点(36033)
(35142)
(34151)
(33978)
课题(33090)
创新(31562)
科研(31487)
项目编号(30478)
大学(30224)
期刊
(87876)
经济(87876)
研究(63425)
中国(38238)
学报(38047)
科学(34607)
管理(33679)
(32396)
大学(28464)
学学(26759)
教育(25817)
(25654)
农业(23400)
技术(19441)
业经(14974)
(14918)
金融(14918)
图书(13561)
财经(13560)
经济研究(13428)
科技(12242)
理论(12010)
(11733)
问题(11525)
(11368)
实践(11357)
(11357)
技术经济(10808)
情报(10571)
(10495)
共检索到31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加跃  吴明亮  吕江南  林崟  谢伟  罗海峰  
为了给整骨式苎麻剥制机设计提供力学参数,利用自制夹具,在SANS-CMT6104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苎麻韧皮纤维撕裂试验,探究撕裂角度、撕裂部位、撕裂方式(单侧与双侧撕裂)对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撕裂角度为135°180°时,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随撕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撕裂角越接近于180°,撕裂力越小;同一试样双侧反向撕裂的撕裂力约为单侧反向撕裂的2倍;同一苎麻植株不同部位的韧皮纤维撕裂力变化幅度约17%,但节点处撕裂力会急剧增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春耕  
为了寻求苎麻栽培的科学管理依据及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苎麻纤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苎麻纤维细胞壁具有 6个层次 ,其中初生壁 1层 ,次生壁 5层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 ,发现苎麻纤维次生壁具 3个不同的螺旋层次 ,即外层、中层和内层 ,内、外层纤维素微纤丝近横向排列 ,中层微纤丝近轴向排列 ;结节处纤维素微纤丝出现断裂、缺损或附加 ,这些是影响苎麻纤维长度、强力、光泽等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伍波  周静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再新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2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韧皮纤维细胞的发育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苎麻新品系R057横切面韧皮纤维细胞壁厚与直径的大小具有季别差异,纤维强力与细度性状均优于对照;离析单纤维结节数较少、壁腔比、节间距离较大,明显大于其余对照;其分株能力强,有效株数多,高达22株/m2,明显优于对照,具有高产优质品种的基本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霄云  武跃通  张颖力  燕玲  韩浩  王瑞平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因不同的生育阶段、麻株茎段而异,表现明显的遗传和位置效应;亚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经历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麻株韧皮纤维细胞群体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新梅  何绍江  刘冰玉  
利用亨氏厌氧技术从沤麻塘底泥等厌氧生境中分离筛选到Clostridium属的N2、Y4、Z2-83株厌氧细菌。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pH为7.0~7.4,最适温度为3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N2、Y4、Z2-8的果胶酶活分别为913u、973u、927u,半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37u、140u、170u,纤维素酶活分别为0u、3u、0u,产酶高峰时间在72h左右。3个菌株混合发酵红麻皮、构皮等韧皮纤维,5d可成浆。打浆后做手抄片,红麻皮浆手抄片白度为40.5,裂断长为3529m;构皮浆手抄片白度为22.7,裂断长为2998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蓉  田志坚  黄丽华  刘峰  郭清泉  张学文  
运用克隆的苎麻纤维素合成酶(BnCesA1)基因cDNA及植物表达载体pWM101,构建了35S启动子控制的苎麻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反义融合表达载体(pWM-BnCesA),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至模式烟草WS38,获得了转基因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的分子检测和初步组织学研究表明,转反义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对纤维素的合成产生干扰,植株叶柄切片初生组织细胞较野生烟草松散,其基本组织细胞涨大,间隙也相应增大,证实BnCesA1基因的纤维素合成功能,表明BnCesA1基因在植物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细胞壁合成中都发挥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洁   黄子洋   康婕   崔祺   任梓铭   马斯   楼建华   夏宜平   吴昀  
植物韧皮部卸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概述了韧皮部卸载的主要途径,并重点综述了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韧皮部运输的主要糖分物质;(2)韧皮部卸载方式;(3)韧皮部卸载研究方法;(4)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酶与蔗糖转运蛋白等需得到更深入地阐释,进一步助力解析植物韧皮部卸载参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有望为更多的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图1表1参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刘其宁  吴学英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亚麻纤维断裂强力与锌、铜、硼、锰和钼肥5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断裂强力与5项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断裂强力数据与所采用的二次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对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检验,最终在2155个组合方案中,农艺组合方案最优为667 m2喷施锌肥(X1)442.0~471.5 g、铜肥(X2)387.0~413.0 g、硼肥(X3)303.6~320.9 g、锰肥420.0~445.0 g、钼肥17.6~18.8 g,可获得较高的断裂强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慧琴  揭红东  揭雨成  邢虎成  温圣贤  
为探明镉在不同细度苎麻种质体内的积累与富集性差异,对20个苎麻种质进行镉污染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的变幅为0.971.58,富集系数较高的分别是中细度种质‘新1号’‘中苎1号’和高细度种质‘湘饲纤兼用苎麻1号’,富集系数依次为1.58、1.55、1.54,属于镉高富集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0.97)最小的是高细度种质‘黄平青麻’;供试苎麻种质镉转运系数的变幅为0.661.41,转运系数最高的是中细度种质‘耒阳青麻’,其转运系数为1.41;供试苎麻种质年镉积累量的变幅为10.2421.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爱军  苏华楠  王雪峰  唐科志  李中安  周常勇  
目的亚洲韧皮部杆菌是柑橘黄龙病病原。通过筛选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分析中国境内亚洲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群体结构。方法根据已报道亚洲韧皮部杆菌基因组上的25个SSR位点,使用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样品,对报道的SSR位点进行筛选,找出其中适宜进行中国样品群体结构分析的位点。应用PCR的方法,对收集的中国境内的285个亚洲韧皮部杆菌相应SSR位点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得电泳图导入软件Quantity One 4.5.0读取产物的碱基数。通过Pop Gen version1.31软件评估选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军  贺再新  孙焕良  李罗先  孟桂元  孙传清  
以中苎一号、湘苎三号、Tri-1和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和以常规扦插苗为对照,对打顶后的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的生长发育及其纤维产量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扦插苗移栽的前期,低位分枝扦插苗的单株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数量、根长度、根粗、茎分枝数、比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系数、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大于常规扦插苗,且差异达极显著,说明相对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根系活力的增强为其贮藏积累养分供地上部分生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地上部分具有旺盛的分株力且分株时期早有利于多收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在纤维产量上都略高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不同品种在株高、茎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猛  魏朔南  胡正海  
漆树所产生漆是从其树干韧皮部采割而来。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对陕西的3个漆树品种的韧皮部进行结构及其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漆树品种韧皮部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差别,次生韧皮部由垂直系统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石细胞、乳汁道以及径向系统的韧皮射线组成。在当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中,筛管发育成熟,具输导功能,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尚处于幼嫩期,乳汁道也在分化发育中,此部分称具功能韧皮部。具功能韧皮部外侧为往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其中的筛管萎缩,失去输导功能,称为无功能韧皮部,占据韧皮部大部分区域;无功能韧皮部薄壁细胞的体积增大,进而挤毁筛管;乳汁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生漆,韧皮射线可增至3~5列细胞。此外,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垚  陈虎  康爱红  
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其粗集料骨架及细观介质成分(FAM)等内部结构组成的差异又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纤维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为了有效表征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瞬时损伤演化并评估其断裂特性,开发了一种新型测试方法,通过原位动态拉伸(ISDT)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断裂性能进行表征。为了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与宏观断裂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添加和不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宏观半圆弯拉(SCB)及细观ISDT试验,定义荷载-位移曲线的特征参数表征其抗裂性能,并实时观测细观裂纹密度扩展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和FAM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有相当的增加趋势,且沥青混合料及FAM的裂纹萌生及扩展存在滞后效应。因此,ISDT试验是评价纤维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断裂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国贤  李宗道  
苎麻不同基因型在钾吸收、累积、分配、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苎麻不同基因型单株平均的干重变幅为10.40g—34.58g,钾含量变幅为1.670%—2.690%,吸钾量变幅为0.253g—0.741gK,钾利用效率变幅为37.18g—59.88g(DM)/gK,钾收获指数变幅为0.177—0.33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龙涛  喻春明  陈平  王延周  陈继康  温岚  郑建树  熊和平  
目的研究苎麻自交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探究自交纯合进度,对自交后代群体的纯合趋势进行判断。方法以中苎1号为材料,采用筛选出的多态性高的31对SSR引物和48对SRAP引物对3个自交后代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DNA位点纯合率和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用Structure、NTSYS和AMOVA软件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并用标记指数来比较SSR和SRAP标记方法的标记效率。结果 SSR和SRAP标记得到的多样性指标变化明显,从S3代到S5代,平均扩增出57条和157条多态性条带,DNA位点纯合率上升了5.2%和4.61%,多态性位点减少了13个和4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