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4)
- 2023(5835)
- 2022(5406)
- 2021(4947)
- 2020(4602)
- 2019(10802)
- 2018(10883)
- 2017(21166)
- 2016(12166)
- 2015(14090)
- 2014(14456)
- 2013(14513)
- 2012(13750)
- 2011(12407)
- 2010(12703)
- 2009(11933)
- 2008(12056)
- 2007(11160)
- 2006(9468)
- 2005(8361)
- 学科
- 济(51364)
- 经济(51311)
- 管理(32868)
- 业(31932)
- 方法(27195)
- 企(25472)
- 企业(25472)
- 数学(24270)
- 数学方法(24082)
- 农(13936)
- 财(13197)
- 中国(12547)
- 学(12295)
- 地方(10406)
- 贸(10262)
- 贸易(10261)
- 易(9917)
- 制(9234)
- 业经(9206)
- 农业(8948)
- 和(8286)
- 务(8153)
- 财务(8129)
- 财务管理(8103)
- 银(8002)
- 银行(7961)
- 理论(7873)
- 企业财务(7613)
- 融(7583)
- 金融(7581)
- 机构
- 大学(180002)
- 学院(178930)
- 济(71272)
- 经济(69586)
- 管理(66648)
- 研究(62389)
- 理学(57300)
- 理学院(56616)
- 管理学(55488)
- 管理学院(55180)
- 中国(46603)
- 科学(41025)
- 京(38340)
- 农(36827)
- 所(34057)
- 财(32653)
- 研究所(31245)
- 业大(30342)
- 农业(29541)
- 中心(28636)
- 江(28014)
- 财经(26091)
- 北京(24176)
- 经(23485)
- 范(23341)
- 师范(23024)
- 院(22338)
- 州(22178)
- 经济学(21726)
- 技术(20224)
- 基金
- 项目(117696)
- 科学(89920)
- 研究(83282)
- 基金(82598)
- 家(73372)
- 国家(72745)
- 科学基金(59981)
- 社会(50138)
- 省(47367)
- 社会科(47337)
- 社会科学(47320)
- 基金项目(44077)
- 划(40034)
- 自然(39661)
- 教育(39089)
- 自然科(38698)
- 自然科学(38678)
- 自然科学基金(37990)
- 资助(35033)
- 编号(34441)
- 成果(28629)
- 重点(26988)
- 部(26206)
- 发(25236)
- 课题(24462)
- 创(23891)
- 科研(23164)
- 计划(22984)
- 创新(22353)
- 教育部(21626)
共检索到26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立军 王绪霞 汪波 彭定祥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苎麻自交无性繁殖系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40份自交无性繁殖系(8份来自巴西,32份来自中国5个主产省)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30条ISSR引物对40份材料的DNA模板进行扩增和电泳检测,扩增总条带数为116条,多态性达78.45%,Nei's平均遗传距离为0.2405,平均Shannon指数为0.3679,每条引物扩增2—10条条带。根据材料的地理位置来源,将40份自交无性繁殖系分为6个类群,多态位点百分率(pp)在23.28%—67.24%。Nei's遗传距离在0.0...
关键词:
苎麻 自交无性繁殖系 ISSR 遗传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秀玉 王明怀 魏龙 徐斌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51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ISSR适用于木麻黄无性系遗传分析,22个ISSR引物在供试无性系中共扩增出19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4 1 0.389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73 20.556 0,相似系数为0.467 3 0.995 0,平均为0.743 0,表明供试无性系的遗传基础已相对比较狭窄。ISSR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并不能按来源地各自单独聚为1类,无性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来源相关不大;在相似系数为0.678时,可将所有供试...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张乃燕 王东雪 江泽鹏 曾雯珺
为了解决油茶良种生产上种苗品种混乱的问题,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岑溪软枝油茶1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108条条带,8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占75%;根据引物扩增的ISSR图谱条带,建立了10个‘岑软系列’无性系的ISSR鉴定识别卡,其中3条引物可独立对区分所有供试品种;聚类分析表明,岑软系列无性系间遗传距离为0.083~0.448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411处可较明显将10份供试材料可分为2类。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简单序列重区间 指纹图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黎蕾 吴毅 杨柳 田野 唐洁 汤玉喜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等12个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对杨树无性系个体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opGen 32、SPSS 16.0及NTsys 2.10e等软件分别计算多样性指数、进行表型性状间的方差分析以及对各无性系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侧枝数、单株叶片数、叶片干质量、叶面积以及地径的变异系数均达到了10%以上,叶柄长、叶长、苗高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8%以上的水平。利用5条ISSR引物检测到62份杨树无性系多态性谱带百分率平均为89.04%,基因多样度平均为0.407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530 4。采用UPGMA法构建的形态和分子标记聚类图将供试材料聚成的类群均有家系内聚为一类的趋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主要是根据叶片的相关性状相似度越高的被聚为一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主要呈现出亲缘关系越近的无性系越容易聚为一个类群的聚类规律。【结论】供试的杨树无性系间表型性状分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杨树种质资源的改良、种质创新及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龙 汪娅梅 揭红东 马玉申 杨奕涵 丁俊 唐艳仪 吕雪莹 刘小春 揭雨成
苎麻(Boehmeria nivea)杂交F_1代的性状分离变异十分复杂,为掌握其杂交后代遗传规律,本研究将‘中苎1号’和‘湘饲纤兼用1号’杂交,构建1 012个子代F_1代无性扩繁的群体,并对其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_1代遗传多样性丰富,各性状的遗传性在正反交中基本一致,属于细胞核遗传。对F_1代杂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株高、茎粗、皮厚、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更倾向于高值亲本‘中苎1号’遗传,鲜皮出麻率、单纤维细度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更倾向于低值亲本‘湘饲纤兼用1号’遗传,除单兜原麻干重的超亲优势较强外,其他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向,以单纤维细度的负向最为显著;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株高、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单纤维细度的遗传可能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效基因控制,茎粗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相等的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皮厚、鲜皮出麻率的遗传可能受1对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苎麻F_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苎麻杂交育种和后代优良单兜选育提供工作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岚 喻春明 王延周 陈平 陈继康 谭龙涛 熊和平
为分析苎麻多胚苗的遗传多样性,以靖西青麻和中苎1号杂交收获F1代种子,从中筛选出21对双胚苗、3株三胚苗和1株单胚苗,用SRAP标记对这些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9个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组合6.8个;48份材料中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0.876,在遗传相似系数0.51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C、D四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86处,A类群又可以分为Ⅰ、Ⅱ和Ⅲ3个亚群;多胚苗与亲本没有出现扩增条带完全一致的情况,本研究中苎麻多胚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无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王龙强 边黎明 姚俊修 施季森
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各4株成年个体作为交配亲本,进行8×8全双列交配设计,以各交配组合子代的出苗率来评价各亲本的雌、雄繁殖性能,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父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母本交互作用效应、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各交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同时,利用11个SSR位点信息估算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繁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繁殖性能主要受母本效应影响,父本效应可以忽略;繁殖性能的一般配合力亲本间差异较大,且雌性大于雄性;种内交配的特殊配合力远高于种间杂交。尽管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亲和性二者间相关不显著,但仍存在如下趋势:种内杂交的亲和性随遗传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霖 陈大庆 史建全 祁洪芳 鲁成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青海湖裸鲤的3个洄游繁殖群体-黑马河(HM)、布哈河(BH)及沙柳河(SL)群体各30个个体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用13个引物在三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8个。青海湖裸鲤群体总的DNA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0%。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3个群体总的Nei基因多样性为0.3395,Shannon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4861,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青海湖裸鲤3个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788,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070,表明3个繁殖群体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通过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HM群体和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迎辉 林志华 柴雪良 陆荣茂 肖国强 刘保忠
利用fAFLP技术研究了文蛤山东种群与江苏种群的杂交子代(SJ,JS)和自繁子代(SS,JJ)群体的遗传差异。3对荧光引物组合在4个F1群体96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55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高达97.65%。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显示,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SJ>SS>JS>JJ,而且两杂交组的变异度都大于自繁组,说明杂交增加了文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程度。fAFLP扩增位点分析表明,SJ和JS的显性基因频率有所增加,并且正、反杂交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特征。从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来看,JS与JJ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6 1),而与SS间的遗...
关键词:
文蛤 杂交 遗传差异 地理种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萍 马丹炜 王贵侠 石建明 陈放
该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的药用植物天麻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传统的中药材天麻的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用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大小在200~1 600 bp清晰的谱带,其中97条具有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83%,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水平的多态性相对较低,多态百分率在17.5%~40.83%,平均25.56%.用POPGENE软件计算各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He)为0.042~0.153,平均0.07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
关键词:
天麻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占兵 粟建光 陈基权 戴志刚 王凤敏 龚友才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48份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青麻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检测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在48份青麻种质资源中,9条ISSR引物扩增出8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8.8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1~3.0kb。基于UPGMA聚类,将青麻分为3大类。【结论】中国青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实验结果支持青麻起源于中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朱松林 李悦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
关键词:
油松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性状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健晖 王以红 陈学政 蔡玲 朱高浦
以桉树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及不同繁殖代数的幼树叶片为材料,对其光合代谢、氮代谢、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桉树不同繁殖方法及繁殖代数衰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①除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外,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及不同繁殖代数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质膜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均具显著差异.②随着衰老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呈下降的趋势;SOD活性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处理降到最低点的树龄不同;POD活性变化...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繁殖 繁殖代数 衰老 生理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鹏 秦召文 王永明 谷建才 王桂真
旨在研究张家口坝上地区不同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状况,以张家口坝上张北、沽源的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收割的方法获取插条、断根和埋桩造林的小黑杨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利用SPSS18.0拟合3种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的生物量模型,其结果表明:(1)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都大于0.96,D1.3和D1.32H能够很好解释各器官生物量。(2)分别建立了插条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断根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幂函数模型和埋桩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殿轩 马月红 苏方宏 孙世祯 郭建伟 王米贵 石敬彩
把玉米自交系繁殖纳入回交群体模式,设计了玉米自交系选型留雄(确立轮回亲本群)保纯繁殖程序,在Mo17保纯繁殖实践中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优越性突出。运用群体遗传学原理,通过回交群体遗传分析,揭示了群体基因与基因型及其频率等参数取决于基因型的基因对数与世代数,总趋势是随世代的推移,逐步回归最终同一于其轮回亲本群的规律,对玉米自交系选型留雄保纯繁殖程序予以有力的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