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346)
- 2022(10831)
- 2021(10146)
- 2020(8521)
- 2019(18972)
- 2018(19023)
- 2017(36332)
- 2016(19840)
- 2015(22315)
- 2014(22468)
- 2013(22323)
- 2012(20754)
- 2011(18880)
- 2010(18932)
- 2009(17121)
- 2008(16514)
- 2007(14420)
- 2006(12825)
- 2005(11414)
- 学科
- 济(84099)
- 经济(84016)
- 管理(54332)
- 业(52864)
- 企(42462)
- 企业(42462)
- 方法(33644)
- 数学(28611)
- 数学方法(28307)
- 中国(25062)
- 地方(23424)
- 农(23069)
- 业经(19688)
- 学(18436)
- 财(17518)
- 农业(15824)
- 贸(14537)
- 贸易(14523)
- 易(13990)
- 制(13825)
- 环境(13797)
- 和(13758)
- 技术(13596)
- 理论(13361)
- 银(13339)
- 银行(13296)
- 融(13014)
- 金融(13012)
- 地方经济(12824)
- 行(12820)
- 机构
- 大学(280816)
- 学院(280483)
- 管理(111450)
- 济(109239)
- 经济(106706)
- 研究(98471)
- 理学(95886)
- 理学院(94770)
- 管理学(93216)
- 管理学院(92719)
- 中国(72592)
- 科学(62489)
- 京(61648)
- 所(50250)
- 财(48613)
- 农(47385)
- 研究所(45804)
- 中心(43818)
- 业大(42768)
- 江(41483)
- 北京(39541)
- 范(39146)
- 师范(38762)
- 财经(38551)
- 农业(36931)
- 院(35992)
- 经(34983)
- 州(34479)
- 师范大学(31297)
- 经济学(31176)
- 基金
- 项目(191836)
- 科学(149869)
- 研究(141615)
- 基金(136517)
- 家(118840)
- 国家(117763)
- 科学基金(100594)
- 社会(86786)
- 社会科(82119)
- 社会科学(82099)
- 省(76319)
- 基金项目(73042)
- 自然(65482)
- 教育(64255)
- 划(64008)
- 自然科(63915)
- 自然科学(63902)
- 自然科学基金(62719)
- 编号(58861)
- 资助(56213)
- 成果(47857)
- 发(44958)
- 重点(42776)
- 部(41328)
- 课题(40970)
- 创(39902)
- 创新(37121)
- 科研(36331)
- 项目编号(35926)
- 发展(35848)
- 期刊
- 济(126058)
- 经济(126058)
- 研究(85442)
- 中国(57124)
- 学报(44667)
- 农(43883)
- 科学(41644)
- 管理(41630)
- 教育(35415)
- 财(34252)
- 大学(33307)
- 学学(31106)
- 农业(31099)
- 融(25070)
- 金融(25070)
- 技术(24921)
- 业经(22222)
- 经济研究(19427)
- 财经(17808)
- 图书(16934)
- 问题(16214)
- 业(15562)
- 经(15055)
- 科技(14548)
- 理论(14367)
- 技术经济(13605)
- 实践(13339)
- 践(13339)
- 现代(13121)
- 商业(12819)
共检索到420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波 王团老 陆家云
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菌株在利马豆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的卵孢子,用KMnO_4和 H2O_2处理,在 S+L 培养基上诱导萌发(25℃).结果表明,用 KMnO_4和 H_2O_2处理卵孢子均能刺激其萌发.在一定时期内卵孢子萌发率随卵孢子保存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保存35d 的卵孢子用0.3%H_2O_2处理2min 和保存45d 的卵孢子用0.1%KMnO_4处理20min,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和92%.卵孢子萌发时给予光照对萌发有明显刺激作用,卵孢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以黑光灯连续照射效果最好,日光灯连续照射效果较差.所测定的4种培养基中以...
关键词:
苎麻疫霉 卵孢子 萌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波 王源超 陈庆河 陆家云
在 V_6C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β-谷甾醇、卵磷脂、天冬氨酸均可刺激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产生较多的卵孢子。基于上述结果确定的 SLA 培养基,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所测定的恶疫霉、大雄疫霉、橡胶疫霉野生型菌株和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的卵孢子产量。SLA 培养基配方为:β-谷甾醇2mg,卵磷脂50mg,天冬氨酸1mg,V_6C 培养基100ml。
关键词:
同宗配合疫霉菌 卵孢子 产量 营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继志 郑小波 陆家云 道家纪志
马铃薯和洋葱水溶性成分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收稿日期:19950725蒋继志1,郑小波1,陆家云1,道家纪志2(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原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95;2日本国名古屋大学农学部)EFFECTSOFWATE...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源超 郑小波 顾沁雪 陆家云
测定了引起中国棉花疫病病菌──苎麻疫霉(同宗配合种)菌株ECSZI-8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同宗配合等生物学性状在游动孢子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无性和有性后代均可稳定地遗传,认为苎麻疫霉ECSZI-8菌株控制上述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富 毛昆明
以2种蓖麻KM1和KM2为材料,在镉浓度为0.0、0.1、0.3、0.5、1.0和2.0 mmol/L的溶液处理下研究了镉胁迫下蓖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KM1在镉离子浓度为0.1 mmol/L时出芽率就降到10%,与对照(0.0 mmol/L)90%出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KM2则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在镉离子浓度为2.0 mmol/L时仍有30%以上的出芽率。通过对KM2幼苗的根、茎长度及侧根的数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镉对蓖麻主根长、侧根数、茎长表现低浓度时促进,高浓度时抑制,且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关键词:
种子 蓖麻 镉污染 耐性 出芽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延红 宋桂全 李孔栋 姜倩倩 李光耀 孟迎迎
[目的]探究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小孢子发育过程及液体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明确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及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组分,为郁金香杂交育种及胚胎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郁金香品种“阿帕尔顿”种球为材料,用体积分数0.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后,剥出种球内大小不同的花芽,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荧光染色,确定小孢子发育时期;将郁金香种球定植于花盆内,按常规方法培养8周后取新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200 mg/L磷酸二氢钾+200 mg/L硫酸镁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蔗糖(0,50,100,150,200,250 g/L)、硼酸(0,60,80,100,120,140 mg/L)、氯化钙(0,100,300,500,700,900 mg/L),在1,3,5,7 h取花粉镜检确定各组分最合适的质量浓度;再在筛选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下培养1,3,5,7 h,确定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时间。[结果]郁金香小孢子发育历经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胞花粉时期,其中以四面体型四分体居多,偶见左右对称型;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发育不同步、异常花粉等现象;蔗糖、硼酸和钙对郁金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显著,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为基础培养基(200 mg/L磷酸二氢钾+200 mg/L硫酸镁)+150 g/L蔗糖+100 mg/L硼酸+500 mg/L氯化钙,在此条件下培养5 h,花粉萌发率高达69.60%,花粉管长度为439.12μm。[结论]郁金香小孢子发育过程中以四面体型四分体居多,偶见左右对称型。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郁金香花粉萌发情况及花粉管生长状态最好。
关键词:
郁金香 小孢子发育 花粉萌发 培养基组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延红 宋桂全 李孔栋 姜倩倩 李光耀 孟迎迎
[目的]探究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小孢子发育过程及液体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明确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及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组分,为郁金香杂交育种及胚胎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郁金香品种“阿帕尔顿”种球为材料,用体积分数0.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后,剥出种球内大小不同的花芽,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荧光染色,确定小孢子发育时期;将郁金香种球定植于花盆内,按常规方法培养8周后取新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200 mg/L磷酸二氢钾+200 mg/L硫酸镁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蔗糖(0,50,100,150,200,250 g/L)、硼酸(0,60,80,100,120,140 mg/L)、氯化钙(0,100,300,500,700,900 mg/L),在1,3,5,7 h取花粉镜检确定各组分最合适的质量浓度;再在筛选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下培养1,3,5,7 h,确定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时间。[结果]郁金香小孢子发育历经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胞花粉时期,其中以四面体型四分体居多,偶见左右对称型;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发育不同步、异常花粉等现象;蔗糖、硼酸和钙对郁金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显著,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为基础培养基(200 mg/L磷酸二氢钾+200 mg/L硫酸镁)+150 g/L蔗糖+100 mg/L硼酸+500 mg/L氯化钙,在此条件下培养5 h,花粉萌发率高达69.60%,花粉管长度为439.12μm。[结论]郁金香小孢子发育过程中以四面体型四分体居多,偶见左右对称型。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郁金香花粉萌发情况及花粉管生长状态最好。
关键词:
郁金香 小孢子发育 花粉萌发 培养基组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静 李国华 周明 许丽月 肖春云
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湿度和碳源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8℃,最适温度25℃;适宜的pH范围为6~8;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的湿度对分生孢子的萌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麦芽糖中萌发率最低。在保湿和自然条件下,测定白粉菌分生孢子在4、10、20、23、28℃存活时间,结果表明,保湿条件下白粉菌孢子存活时间较自然条件下长,温度对孢子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4℃下白粉菌分生孢子9 d后还有存活的孢子,而28℃下白粉菌分生孢子6 d后就全部死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蔡忠杰 关天舒 吕振环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条件对木霉菌Tr01菌株孢子萌发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5 ̄30℃及高湿环境是木霉菌Tr0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pH值6 ̄5的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碳源中,麦芽糖能极大地促进孢子萌发,蔗糖、葡萄糖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的蛋白胨对孢子萌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无机氮源中NH4Cl、NH4NO3也能较好地促进孢子萌发,KNO3、NaNO3等则对萌发无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一定浓度的MnSO4.4H2O、ZnSO4.7H2O能够明显地促进孢子萌发。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萌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蕊 马永清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当地种植的大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大麻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的根际土、根、茎及叶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效果。结果表明:根际土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大于向日葵列当。大麻植株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茎>叶,其中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率高于水提取液。根与茎的甲醇提取液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均显著相关(R2=0.833 6,P<0.05)。植株的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在快速生长期最强(45.2%),而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则在苗...
关键词:
大麻 列当 种子 萌发 捕获作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韩红宾 韦章良 霍元子 陈群芳 张建恒 何培民 于克锋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Ulva prolifera)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影响,来探究适合浒苔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浒苔孢子/配子放散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180~300μmol·m~(-2)·s~(-1)。在温度25℃、光照强度240μmol·m~(-2)·s~(-1)时,浒苔孢子/配子的放散量最大。浒苔孢子/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15~25℃和40~160μmol·m~(-2)·s~(-1),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0℃和120μmol·m~(-2)·s~(-1)。本实验揭示了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繁殖与生长的环境响...
关键词:
浒苔 温度强度 光照 放散 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艳 祝云 徐成东 谢美华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蜈蚣蕨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无污染萌发的条件进行探索,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肿柄菊提取液对蜈蚣蕨孢子萌发和假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孢子进行4%次氯酸钠、0.1%升汞消毒8 min,50 mg/L赤霉素1 mL处理2 min,接种于pH值为6的1/2Ms培养基上,效果最好。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肿柄菊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浓度为3%时,不同部位的提取液均使孢子不能萌发。对蜈蚣蕨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根水浸液,而对假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叶提取液。结论:不同植物、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生长对同种化感作用的敏感度不同,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化感作用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孢子萌发 假根生长 正交实验 化感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王舒婷 甘林 杜宜新 阮宏椿 陈福如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 d的分生孢子数量最高(4.19×106个.mL-1).然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菌丝干重、孢子数量和pH明显下降,培养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在15-33℃和13-23℃自然变温条件下培养48 h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81.79%和44.20%,而4℃存放168 h后能使分生孢子在28℃条件...
关键词:
稻曲病菌 生物学特性 分生孢子 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 李庆梅 刘广全 刘勇 侯龙鱼 李国雷
栎属(Quercus)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陆,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周浙昆,1992)。在过去的30多年,亚洲、东北美洲、欧洲及地中海沿岸等均出现栎林的衰退现象(Giertychetal.,2010;Bonneretal.,1987),自然更新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导致更新成功率低,种子的自然更新远远抵不上栎林的减少量(Houetal.,2010)。因此,栎类容器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容器育苗要求种子快速整齐地萌发和生长,因为如果萌发延续时间较长,最先长出的叶片会遮住临近的幼苗,并阻挡水分的运输(Giertychetal.,2011)。
关键词:
机械处理 冷藏 内源抑制物质 种子 麻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