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2)
- 2023(11252)
- 2022(9858)
- 2021(9265)
- 2020(7722)
- 2019(17979)
- 2018(17676)
- 2017(34375)
- 2016(18432)
- 2015(20745)
- 2014(20614)
- 2013(20334)
- 2012(18416)
- 2011(16441)
- 2010(16566)
- 2009(15374)
- 2008(13808)
- 2007(11877)
- 2006(10376)
- 2005(9006)
- 学科
- 济(69377)
- 经济(69304)
- 管理(51738)
- 业(50910)
- 企(43461)
- 企业(43461)
- 方法(33269)
- 数学(28976)
- 数学方法(28632)
- 融(26250)
- 金融(26249)
- 银(24221)
- 银行(24175)
- 中国(23986)
- 行(23358)
- 财(19132)
- 农(17943)
- 地方(16781)
- 业经(16599)
- 学(15469)
- 制(15389)
- 务(13504)
- 财务(13442)
- 财务管理(13423)
- 理论(13045)
- 企业财务(12836)
- 农业(12450)
- 贸(12213)
- 贸易(12201)
- 易(11873)
- 机构
- 大学(252975)
- 学院(251657)
- 管理(102330)
- 济(96856)
- 经济(94571)
- 理学(89258)
- 理学院(88319)
- 管理学(86757)
- 管理学院(86329)
- 研究(82195)
- 中国(66401)
- 京(53242)
- 科学(52260)
- 财(44425)
- 所(40926)
- 农(40375)
- 中心(39126)
- 业大(38400)
- 研究所(37700)
- 财经(36323)
- 江(35174)
- 北京(33612)
- 经(33027)
- 范(32261)
- 师范(31882)
- 农业(31734)
- 院(30266)
- 州(29779)
- 经济学(28695)
- 财经大学(27357)
- 基金
- 项目(178705)
- 科学(139513)
- 研究(130558)
- 基金(128748)
- 家(112009)
- 国家(111055)
- 科学基金(95525)
- 社会(80352)
- 社会科(76227)
- 社会科学(76206)
- 省(70701)
- 基金项目(69261)
- 自然(63085)
- 自然科(61602)
- 自然科学(61586)
- 自然科学基金(60440)
- 教育(59157)
- 划(59127)
- 编号(53612)
- 资助(53510)
- 成果(42840)
- 重点(39669)
- 部(38669)
- 发(38031)
- 创(37513)
- 课题(36549)
- 创新(34940)
- 科研(34463)
- 项目编号(33598)
- 大学(33413)
- 期刊
- 济(100301)
- 经济(100301)
- 研究(73149)
- 中国(45224)
- 学报(40516)
- 科学(36812)
- 管理(36121)
- 农(35777)
- 融(34390)
- 金融(34390)
- 财(32320)
- 大学(30283)
- 学学(28602)
- 教育(27034)
- 农业(24656)
- 技术(21216)
- 财经(16917)
- 业经(16440)
- 经济研究(15704)
- 经(14210)
- 理论(14077)
- 图书(13504)
- 实践(13199)
- 践(13199)
- 问题(12714)
- 科技(12514)
- 业(12085)
- 技术经济(11667)
- 现代(11363)
- 版(10903)
共检索到361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定祥 刘立山
苎麻为雌雄同株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种子小,数量大,繁殖系数高。到目前为止的新选品种均为杂合体,生产上不宜用种子繁殖,而无性繁殖速度慢、成本高、易带病虫,使新品种难以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利用自交系间杂种优势,也因自交系难以纯合而困难较大。因此,诱导其...
关键词:
苎麻 无融合生殖 诱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卫平 孔振兰 唐明远
为了探明 TAM诱导剂诱导水稻无融合生殖所形成的籽实的胚和胚乳起源 ,对其进行了胚胎学研究 .结果表明 ,胚可能起源于卵细胞和一个助细胞融合所形成的细胞 .两级核融合成次生核 ,由次生核分裂形成胚乳核 ,最终形成正常胚乳 .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胚胎学 TA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得田 陈冬玲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材料。在中国,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经历了活体诱导、离体诱导、材料筛选和杂交选育三个阶段。从多胚水稻、雄性不育单性结实材料以及杂交后代中已发现了不定胚发生、胚和胚乳自发形成、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其中对SAR-1、C1001、HDAR的特性予以了介绍,并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诱导 选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建华 强胜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无融合生殖概念是指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即发生在被子植物胚珠中的不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而产生种子的生殖方式。尽管目前已在被子植物52个科的4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植物,但作物中普遍缺乏无融合生殖特性。本文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发生类型,对无融合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无融合生殖种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了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学控制和分子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对无融合生殖在农业中的应用和生态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旭东 周开达 吴先军 严志彬
本文着重报道了四川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并对国内有代表性的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得田 陈冬玲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意义、研究趋向及进展进行了评论。植物无融合生殖是生物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给常规育种带来革命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十分重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成立了国际无融合生殖研究协作网,把作物无融合生殖作为重点之一,但是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者提出了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4个基本条件和策略,以多胚水稻为材料进行胚胎学、育种学、遗传学等一系列研究,发现了水稻无融合生殖现象,确定了不定胚起源,并且选育出一些新的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建议加强研究,侧重显性、专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选育,结合开展一些...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固定杂种优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家琳 蔡得田 马平福 王灶安 祝虹
对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HDAR002六个株系的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6个株系无融合生殖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囊内胚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卵细胞的孤雌生殖和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此外珠心细胞可直接分裂形成不定胚。无融合生殖胚的启动分裂时期为开花前2~3d,其胚胎发育过程基本同正常水稻,部分材料的胚在形态上与正常水稻有差异。同时还观察到HDAR002胚胎发育中的多极核现象与无胚乳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滕文涛 薛国宾 刘丽娟
本试验通过对北农大高油 (BHO)与 Stock6 F1的自交后代、BC1和 BC2 后代分离群体单株单倍体诱导率的分布趋势分析发现 ,在 3个群体中均以诱导率最低的类型占绝大部分 ,诱导率较高 (相对于 Stock6 )的类型所占比率很小 ,而诱导率突出的类型所占比率更小。在 F1自交后代系统中出现了诱导率大大超出高亲的极端类型 ,而在 BC1和 BC2 的后代系统中未见有诱导率超高的跳跃性分布类型。随着 Stock6回交次数的增加 ,后代中分离出诱导率超亲类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 BHO中可能存在不同于 Stock6的诱导单倍体基因。与 BC1和 BC2 后代相比 ,BHO/ Stock...
关键词:
玉米 孤雌生殖 诱导系 选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宏刚 李烨 陈成彬 王春国 陈力 宋文芹 白艳玲 张金红 刘方
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Dio和DiI对细胞进行标记,使细胞膜可以发出绿色或红色荧光;然后选择合适的条件,使用细胞融合仪诱导2个细胞融合成为1个细胞;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融合的细胞可以同时观察到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击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细胞融合 电击法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夏连军 王建钢 陆建学 罗海忠
初步研究了黄鲷(Dentex tumifrons)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产卵。根据养殖记录并辅以鳞片的年轮鉴定,可催产的初次性成熟最小雌性黄鲷为2龄,体长14 cm,体重110 g。按体长区分,20 cm以下的黄鲷雌雄比为1∶0.15;20 cm以上的黄鲷雌雄比为1∶0.45。每年有二个产卵期分别在3~5月和11月。黄鲷属卵巢发育不同步、分批产卵类型鱼类。黄鲷每个产卵季节的个体怀卵量为5 400-27 000粒,平均15 000粒左右。经催产后产出的黄鲷受精卵平均卵径886μm,平均油球径184μm。受精后围卵周隙约16μm。在水温20.0~22.0℃、盐度34的条件下,历...
关键词:
黄鲷 繁殖特性 诱导产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菊 张友德 李和平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子房整体透明法 ,在光学水平上对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Retz)C .E .Hubbard作了细胞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 ,龙须草生殖方式为无融合生殖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珠中没有大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其无孢子生殖胚囊原始细胞是由胚珠深处的珠心细胞分化而来的。胚囊原始细胞多产生于珠心表皮下 5~ 7层处的珠心细胞 ,数目在 3~ 8个之间。未见单胚囊现象。通常由靠近珠孔端的 1个胚囊原始细胞迅速增大 ,经过 2次核分裂形成四核胚囊 ,并进一步分化为成熟胚囊 ;而其它胚囊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退化 ,偶有 2~ 3个胚囊分化为成熟胚囊。初步结果显示龙须草...
关键词:
龙须草 无融合生殖 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赵钟志
为探明韭菜无融合生殖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一籽多胚性状的关系。以9个韭菜品系为试材,鉴定各品系的多胚苗和无融合生殖发生频率;蕾期去雄后用0.6%DMSO和失活花粉进行处理,诱导获得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多胚苗和无融合生殖材料的继代选择,提高了多胚苗发生频率和无融合生殖的诱导率;2次继代选择后使多胚苗发生率和无融合生殖诱导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与原品系相比,无融合生殖后代的多胚苗发生率有明显提高。可见,多胚苗及无融合生殖的可诱导性是可以遗传的,多胚苗特性与无融合生殖有关。
关键词:
韭菜 无融合生殖 多胚苗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仇松英 许钢垣 武计平 逯腊虎 孟兆萍
经过10余年研究,从上万份不同类型小麦亲本及杂交后代中,鉴定、筛选、培育出5种具有小麦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基因型材料,分别是:多苗材料,表现兼性无融合特点的材料,表现专性无融合生殖特点的材料,孤雌生殖材料,具多雌蕊材料。
关键词:
双苗 兼性无融合生殖 孤雌生殖 多雌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德 李和平 杨小菊 秦天才 张君芝
采取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刚露出花序至成熟的颖果样,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系统观察,未发现通常的胚囊母细胞和减数分裂现象。观察到多个方位的胚囊原始细胞于珠心中,形成了3~7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胚囊。材料中可见由卵器和1个极核或2个极核组成的4胞胚囊,也可见到3胞或1~2胞,甚至中空的胚囊。同一胚珠中,形成了多个幼胚或拟胚,但完熟颖果中只剩下1个成熟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吴志刚 刘文毅 董文轩 赵鑫 宁伟
以丹东蒲公英为研究材料,利用常规压片法对去雄切柱头和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种子根尖染色体进行观察,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丹东蒲公英胚珠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为二倍体,人工去雄切柱头后的丹东蒲公英子房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二分体的形成,一个退化,另一个经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卵细胞逐步发育为成熟胚,表明丹东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类型为二倍体孢子生殖。此外,丹东蒲公英去雄切柱头后的结籽率高达90.34%,发芽率为84%。
关键词:
蒲公英 无融合生殖 石蜡切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