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5)
- 2023(13001)
- 2022(11250)
- 2021(10478)
- 2020(8588)
- 2019(19823)
- 2018(19841)
- 2017(37689)
- 2016(20747)
- 2015(23281)
- 2014(23444)
- 2013(23199)
- 2012(21535)
- 2011(19558)
- 2010(19638)
- 2009(17770)
- 2008(17165)
- 2007(15025)
- 2006(13322)
- 2005(11842)
- 学科
- 济(85619)
- 经济(85533)
- 管理(55866)
- 业(54536)
- 企(43847)
- 企业(43847)
- 方法(34365)
- 数学(29165)
- 数学方法(28827)
- 中国(25534)
- 农(23778)
- 地方(23679)
- 业经(20211)
- 学(19413)
- 财(17844)
- 农业(16326)
- 贸(14720)
- 贸易(14707)
- 技术(14246)
- 易(14170)
- 制(14144)
- 和(14062)
- 环境(14043)
- 理论(13908)
- 银(13558)
- 银行(13498)
- 融(13230)
- 金融(13226)
- 行(13022)
- 发(12938)
- 机构
- 大学(292578)
- 学院(292091)
- 管理(114032)
- 济(111622)
- 经济(109022)
- 研究(102877)
- 理学(98131)
- 理学院(96957)
- 管理学(95262)
- 管理学院(94749)
- 中国(75067)
- 科学(66655)
- 京(64227)
- 所(52960)
- 农(52023)
- 财(49724)
- 研究所(48385)
- 业大(46411)
- 中心(45724)
- 江(43524)
- 北京(41006)
- 范(40872)
- 农业(40597)
- 师范(40450)
- 财经(39469)
- 院(37508)
- 州(36017)
- 经(35809)
- 技术(33030)
- 师范大学(32551)
- 基金
- 项目(201027)
- 科学(156436)
- 研究(146276)
- 基金(142728)
- 家(125153)
- 国家(124040)
- 科学基金(105428)
- 社会(89248)
- 社会科(84410)
- 社会科学(84387)
- 省(80511)
- 基金项目(76291)
- 自然(69380)
- 自然科(67743)
- 自然科学(67728)
- 划(67517)
- 教育(66720)
- 自然科学基金(66463)
- 编号(60457)
- 资助(58649)
- 成果(49323)
- 发(46846)
- 重点(45187)
- 部(42827)
- 课题(42452)
- 创(41745)
- 创新(38869)
- 科研(38235)
- 项目编号(36946)
- 发展(36935)
- 期刊
- 济(128518)
- 经济(128518)
- 研究(87644)
- 中国(59859)
- 学报(49834)
- 农(48500)
- 科学(45398)
- 管理(42953)
- 教育(37439)
- 大学(36919)
- 财(35150)
- 学学(34640)
- 农业(34138)
- 技术(25876)
- 融(25399)
- 金融(25399)
- 业经(22731)
- 经济研究(19836)
- 财经(18319)
- 业(17335)
- 图书(17307)
- 问题(16532)
- 科技(15626)
- 经(15509)
- 理论(14558)
- 技术经济(13964)
- 版(13615)
- 实践(13518)
- 践(13518)
- 现代(13419)
共检索到437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伍波 周静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再新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2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韧皮纤维细胞的发育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苎麻新品系R057横切面韧皮纤维细胞壁厚与直径的大小具有季别差异,纤维强力与细度性状均优于对照;离析单纤维结节数较少、壁腔比、节间距离较大,明显大于其余对照;其分株能力强,有效株数多,高达22株/m2,明显优于对照,具有高产优质品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R057 纤维细胞 发育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桂元 孙焕良 周清明 伍波 贺再新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1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新麻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R057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具有优势,其根系体积、萝卜根和龙头根数量均优于对照;2)新品系R057具有较强的分株力,高达28株/m~2,明显高于对照;生长速度前期较快,黑脚期后生长基本停止;3) R057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R057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霄云 武跃通 张颖力 燕玲 韩浩 王瑞平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因不同的生育阶段、麻株茎段而异,表现明显的遗传和位置效应;亚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经历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麻株韧皮纤维细胞群体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
关键词:
亚麻 形态与结构 韧皮纤维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春耕
为了寻求苎麻栽培的科学管理依据及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苎麻纤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苎麻纤维细胞壁具有 6个层次 ,其中初生壁 1层 ,次生壁 5层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 ,发现苎麻纤维次生壁具 3个不同的螺旋层次 ,即外层、中层和内层 ,内、外层纤维素微纤丝近横向排列 ,中层微纤丝近轴向排列 ;结节处纤维素微纤丝出现断裂、缺损或附加 ,这些是影响苎麻纤维长度、强力、光泽等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细胞壁 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加跃 吴明亮 吕江南 林崟 谢伟 罗海峰
为了给整骨式苎麻剥制机设计提供力学参数,利用自制夹具,在SANS-CMT6104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苎麻韧皮纤维撕裂试验,探究撕裂角度、撕裂部位、撕裂方式(单侧与双侧撕裂)对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撕裂角度为135°180°时,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随撕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撕裂角越接近于180°,撕裂力越小;同一试样双侧反向撕裂的撕裂力约为单侧反向撕裂的2倍;同一苎麻植株不同部位的韧皮纤维撕裂力变化幅度约17%,但节点处撕裂力会急剧增大。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撕裂力 试验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新梅 何绍江 刘冰玉
利用亨氏厌氧技术从沤麻塘底泥等厌氧生境中分离筛选到Clostridium属的N2、Y4、Z2-83株厌氧细菌。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pH为7.0~7.4,最适温度为3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N2、Y4、Z2-8的果胶酶活分别为913u、973u、927u,半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37u、140u、170u,纤维素酶活分别为0u、3u、0u,产酶高峰时间在72h左右。3个菌株混合发酵红麻皮、构皮等韧皮纤维,5d可成浆。打浆后做手抄片,红麻皮浆手抄片白度为40.5,裂断长为3529m;构皮浆手抄片白度为22.7,裂断长为2998m。
关键词:
厌氧细菌 韧皮纤维 生物制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建雄 朱玉琴 虢利钢 王志成
棉纤维细胞是由胚珠的部分表皮细胞经分化突起发育而成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棉纤维细胞只生长不分裂,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植物细胞生长发育机理的模式材料.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已经分离出一批对棉纤维初生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功能基因,并阐明了这些基因的表达及调控特征.这些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不仅有助于阐明植物细胞分化和伸长发育的分子机理,而且还可以促进棉纤维品质改良遗传工程的开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再东 徐国旗 毕延震 肖红卫 华文君 刘西梅 郑新民
为研究供体细胞不同处理方法对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分别用血清饥饿不同时间和传代次数的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重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发现,饥饿0、2、4、8d的核供体细胞,重组胚在卵裂率上没有表现显著的差异,而饥饿2d和4d试验组的囊胚率却显著高于其他组;以传代0、2、4、8代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未经传代的细胞直接作为核供体卵裂率为57.69%,明显低于经过传代的细胞;细胞的传代次数在重组胚卵裂率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但传至第4代细胞构成重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86.29%和23.36%).试验选取饥饿处理2d、传4代的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的供体,挑选发育良好的重组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通 王恒 李运生 张运海
为研究克隆黄淮白山羊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cGSF)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块接种培养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均可以获得原代cGSF,但在接种培养24 h后,组织块法收获的细胞贴壁率和细胞量要明显高于胰酶消化法。就生长特征而言,cGSF的生长曲线也呈现典型"S"型,到达指数增长期、平台期的时间分别为第3,6天,早于普通黄淮白山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GSF),后者分别为第4,8天。cGSF原代(P0)、第2代(P2)、第8代(P8)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率均高于相同代数的GSF。在相同转染条件下,cGSF在转染p EGFP-N1后,再经G418筛选亦可形成克隆点,扩增获得阳性细胞系。总之,源自克隆...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山羊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萍 谢献胜 王子玉 孙永成 丁晓麟 武杰 许丹 王锋 丁玉华
为给体细胞核移植提供更多的G0/G1期供体细胞以提高克隆的成功率,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时间及含羞草酸(m imosine)不同浓度和时间3种方法对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期化处理,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接触抑制24 h G0/G1期比例可达91.95%;血清饥饿24 h有89.42%的细胞处于G0/G1期,当处理时间超过144 h细胞凋亡和异常聚集的比例会增加;适宜浓度(0.4 mmol.L-1)的含羞草酸处理24 h能使麋鹿成纤维细胞同步化至G0/G1期,但易引起细胞损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猛 魏朔南 胡正海
漆树所产生漆是从其树干韧皮部采割而来。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对陕西的3个漆树品种的韧皮部进行结构及其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漆树品种韧皮部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差别,次生韧皮部由垂直系统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石细胞、乳汁道以及径向系统的韧皮射线组成。在当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中,筛管发育成熟,具输导功能,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尚处于幼嫩期,乳汁道也在分化发育中,此部分称具功能韧皮部。具功能韧皮部外侧为往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其中的筛管萎缩,失去输导功能,称为无功能韧皮部,占据韧皮部大部分区域;无功能韧皮部薄壁细胞的体积增大,进而挤毁筛管;乳汁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生漆,韧皮射线可增至3~5列细胞。此外,在...
关键词:
漆树 韧皮部 乳汁道 结构 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军 贺再新 孙焕良 李罗先 孟桂元 孙传清
以中苎一号、湘苎三号、Tri-1和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和以常规扦插苗为对照,对打顶后的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的生长发育及其纤维产量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扦插苗移栽的前期,低位分枝扦插苗的单株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数量、根长度、根粗、茎分枝数、比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系数、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大于常规扦插苗,且差异达极显著,说明相对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根系活力的增强为其贮藏积累养分供地上部分生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地上部分具有旺盛的分株力且分株时期早有利于多收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在纤维产量上都略高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不同品种在株高、茎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萍 张寒莹 王子玉 许丹 孙永成 王锋 丁玉华
为获得适合于克隆麋鹿的供体细胞,本试验对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生长特征、核型分析和冷冻保护剂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胰酶轻度消化后传代3~4次可得到较纯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并经过免疫荧光鉴定;麋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核型式为2(M)+64(A),XY(A,M);含10%NCS的DMEM培养基最适宜细胞生长;复苏后可获得87.78%的贴壁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枝 陈倩 代琳心 马建锋
木质纤维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具网络结构的木质素交联形成的高度有序的三维立体结构,是植物最基本的力学承载单元。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木质纤维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结构大分子的模量、强度等微力学特性,其次就纤维素-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半纤维素-木质素大分子间的交联结构、分子间的有序组装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光学显微成像、电子显微成像、原子力显微成像、显微红外光谱、线偏振显微拉曼光谱和频振动光谱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在细胞壁大分子取向研究过程中的异同点。重点讨论通过分子光谱化学成像技术揭示的木质纤维原料不同类型细胞以及同一类型细胞不同亚层中3种结构大分子取向排列规律。最后,展望了木质纤维原料大分子取向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系统表征木质纤维细胞壁纤维素超分子结构、三大组分间连接键类型、纤维素构象对半纤维素糖苷键及木质素芳香环有序组装的影响机制;在纳米尺度揭示木质纤维发育过程中,各类细胞壁中纤维素纤丝聚集体结构、取向及微力学变化规律;在细胞壁水平非破坏性的对木质纤维大分子取向进行三维立体成像和定量研究;基于分子结构表征、分子模拟和三维成像研究结果实现针、阔叶及禾本科植物纤维细胞壁骨架模型构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娟 孙毅 程龙 宋孚阳 李敏 刘晓明 李勇
【目的】以滩羊胎儿皮肤组织为材料,获得符合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基本要求的供体细胞系。【方法】取滩羊胎儿皮肤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获得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观测其形态和生长情况,鉴定其性别,并对其染色体核型和红色荧光报告基因质粒(pmCherry-N1)转染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组织块法成功获得了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48h;5代、15代、25代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核型分析表明,各代细胞染色体均为2n=54,未见异常;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较高,约为50%,对最终获得的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证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结...
关键词:
滩羊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体外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